更新时间:2020-08-19 15:24:39
封面
插图
编者的话
儒家思想早期在欧洲的传播
一、 全球化初期的东方与西方
二、 高母羡:儒家思想的最早翻译者
三、 罗明坚:儒家经典西译的开创者
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与翻译
一、 已知最早的“四书”西文译本
二、 国内外对此“四书”手稿的研究
三、 “四书”手稿作者考证
四、 罗明坚《中庸》译本的结构特点
五、 《中庸》译本对儒家心性论的解释与转述
结语
调和孔子的鬼神:耶稣会翻译者如何对待《中庸》的无形力量
一、 经典中的儒家:不可知的多神论
二、 耶稣会翻译的儒家经典
三、 《中庸》的翻译和鬼神的调和
结论
利玛窦与早期耶稣会士的三个《论语》译本
一、 《罗马手稿》中《论语》翻译的特点
二、 《罗马手稿》作者的问题
三、 鬼神:从偶像到天使
四、 对古代中国宗教的理解:从偶像崇拜到一神教
五、 孔子的形象:从模棱两可到万世师表
张居正《四书直解》的宇宙观与宗教观
一、 对耶稣会传教士译介儒教的诸研究
二、 耶稣会士的《中庸》译文和解说中的鬼神
耶稣会士《论语》翻译(1687年)中的“古学”倾向
一、 文字训释
二、 典籍互证
三、 生活经验
四、 综合运用
初探利玛窦《天主实义》对于“至善”与“全善”的理解与论述
一、 前 言
二、 早期来华传教士理解“善”概念的转向
三、 柏应理对“至善”的理解与诠释
四、 利玛窦《天主实义》中关于“至善”与“全善”的论述
哲学家与“印迹”
一、 形式:译介与臆解
二、 方法:“哲学家”与“印迹”
结语:传统与神学
“大帆船航海线”上的儒学初传
一、 明季儒学外传的“东洋”路线
二、 “东洋”路线上的人员往来与儒学传播概况
三、 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对儒学的初识
小结
《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的接受:伯尼尔的法语版翻译
一、 伯尼尔的生平与东方主义
二、 《孔夫子》的出版
三、 对《孔夫子》的负面与正面的反应
四、 《孔夫子》的两个法文摘要本
五、 伯尼尔对普遍主义的观念
六、 伯尼尔的翻译编辑原则
七、 理性的普遍性或者道成肉身的普遍性
八、 政治基础
《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及欧洲汉字兴趣的肇端
一、 汉字在欧洲的足迹
二、 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
三、 中国热
四、 傅尔蒙的印刷项目
音译与意译的竞逐:“麒麟”、“恶那西约”与“长颈鹿”译名本土化历程
一、 “麒麟”、“祖剌法”和“徂蜡”
二、 没有雄性特征的“恶那西约”
三、 音译“支列胡”、“知拉夫”和“奇拉甫”
四、 晚清音译与意译的对抗:“之猎猢”、“及拉夫”与“鹿豹”
五、 意译名“长颈鹿”的首创与流行
利类思和汉语中的法律
一、 法律的重要性
二、 《圣经》和基督宗教的法律精神
三、 汉语传统中的法律思想
晚明耶稣会士对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解读
一、 《灵言蠡勺》与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的注释传统
二、 论亚尼玛之体
三、 论亚尼玛之灵能
四、 论亚尼玛之尊和目的
五、 《灵言蠡勺》与晚明的陆王心学
张星烺与《欧化东渐史》
一
二
三
学死之士
一、 李九功的生平与著作
二、 灵魂观
三、 死亡观
四、 生命价值观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