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1-05 17:44:36
封面
版权信息
自序
大学之道——传统书院与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
一、书院之远逝
二、借鉴书院的努力
三、书院在21世纪
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
一、办“研究院”,为什么都是“国学”?
二、是“四大导师”,还是“五大导师”
三、众弟子的表现
四、“神话”是怎样形成的
五、答清华学生问
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
大学历史与大学叙事
三闾大学与西南联大
两个北大的纠葛
故事化了的“老大学”
设议院与开学堂
从新教育到新文学
书法的北大
北大边缘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一、媒体中的大学
二、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
三、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
四、大学的类别以及个性
五、民办大学的崛起
六、“师道”有无“尊严”
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
一、关于大学排名
二、关于大学精神
三、关于大学故事
四、关于大学教授
五、关于师道尊严
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答《人民日报》记者徐怀谦问
大学三问
一、人文有无用处
二、管理是否万能
三、榜样如何获得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我的大学观
我看北大百年变革
小引
1903年,大学章程与学生运动
1910年,分科大学与学科建设
1917年,高深学问与社会责任
1931年,科学进步与救亡图存
1938年,三校融合与民主堡垒
1952年,院系调整与北大迁校
1970年,“上管改”与工农兵学员
1983年,“国际水平”与学位制度
1989年,新生军训与传统重构
1993年,“拆南墙”与面向市场
为大学校长“正名”
我看“大学生就业难”
我的“八十年代”——答旅美作家查建英问
“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
博士论文只是一张入场券——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
学院的“内”与“外”——答《读书时报》记者问
学者与传媒——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许燕问
接触媒体的习惯
新闻从业人员的形象
“传媒里大力宣传的作品,不太被文学研究者关注”
“以公众的常识来肢解专家的智慧”
中国传媒没有强大的专家背景支持
事业心·道德感·文体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一、读书的定义
二、读书的成本
三、读书的姿态
四、读书的乐趣
五、读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