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何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故事化了的“老大学”

关于“大学叙事”,就体例而言,可以是历史,也可以是文学;就立场而言,可以是官方,也可以是民间;就趣味而言,可以是开新,也可以是怀旧。

1988年,两本有关大学的“怀旧”图书问世。中国文史出版社刊行的《笳吹弦诵情弥切》,副题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不用说,所收都是回忆文章[1];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精神的魅力》,专门为北大校庆90周年而编撰,全书65则短文,最叫座的是第一辑,也就是解放前老北大或西南联大学生的感怀与追忆。季羡林的“代序”《梦萦未名湖》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值得仔细玩味:

一个大学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书面的记载里,在建筑的实物上,当然是的。但是,它同样也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相对而言,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时间是有限的,但它毕竟是存在,而且这个存在更具体,更生动,更动人心魄。[2]

本来只是“等因奉此”的校庆纪念,因老人们的回忆文章实在太精彩了,无意中开启了世人对于“另一种大学”的想象,以及“另一种叙事方式”的追求。10年后,以北大百年校庆为契机,出现了一大批“老大学的故事”,其“大学想象”既迥异于官修正史,也不同于小说家言。

随着《北大旧事》以及《老北大的故事》的出版与热销,众多零散的关于老北大的私人记忆被集合起来,而且被作为一种“大学叙事”,加以辨析、阐释与发挥。借助若干老北大的人物和故事,来呈现所谓的“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这种编撰策略,效果很不错。于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和辽海出版社紧接着组织了“老大学故事丛书”和“中国著名学府逸事文丛”。[3]随后出版的“中华学府随笔”丛书以及“教会大学在中国”丛书[4],走的也是这条路子——谈论大学的历史,从硬邦邦的论说与数字,转向生气淋漓的人物和故事。笔者讨论这一出版现象时曾指出:

此举起码让大家意识到,大学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由有血有肉、有学问有精神的人物组成的知识共同体。关于大学历史的讲述,不一定非板着面孔不可,完全可以讲得生动活泼。从“故事”入手来谈论“大学”,既怀想先贤,又充满生活情趣,很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一时间成为出版时尚。[5]

其实,中国各著名大学,大都有自己的校史编纂队伍,也出版过相关著述。若逢五十大庆或百年盛典,更是推出系列出版物。可这些作品,或近于招生广告,或类似工作总结,除了校友及少数教育史专家,很少有人关注。由各大学校长办公室编纂的“中国著名高校丛书”[6],偏于大学现状的介绍,只能作为学生择校的参考;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推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丛书[7],学术水平不错,但也仅在学界流通。倒是80年代初在台北刊行的《学府纪闻》丛书[8],有史有文,雅俗共赏,接近日后风行大陆的“老大学的故事”。

谈论大学的历史,为什么选择“讲故事”?表面的理由是: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流传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大学四年,即便没有专门的校史教育,单是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也能让你对这所学校有所了解,有所认同。[9]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撰写正史的权力,掌握在官方手中,没有足够的档案资料(以北大为例,1950年代以后的人事档案不能查阅),民间很难从事这项工作。而一旦成为官修正史(即便只是“大学史”),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必定收敛锋芒,回避矛盾。[10]这样的写作,既不尽心,也不尽兴。于是乎,让开大路,自居边缘,摆起八仙桌,全凭嘴一张,讲述那五光十色的“老大学的故事”,既不触犯时忌,也符合现代人“不听教训,自有主张”的阅读习惯。正所谓讲者别有幽怀,听者心领神会。

讲故事可以,为什么专挑“老大学”?总共只有百余年的现代中国大学史,以1949年为界,分为新、老两大部分。关于大学故事的讲述,基本上集中在“老大学”;就连表彰大学校长,也都以老大学的为主。1988年,中国文化书院接受王瑶先生的建议,编写并出版了《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11],其基本思路是借一个人看一所大学、借一所大学看一个时代。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996年推出的“名人与名校丛书”[12],以及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刊行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13],也都是这个思路。除了解放后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其他大学所表彰的,全都是“老大学”的校长。如此扬老抑新,蕴涵着对于当代中国大学发展道路的批评。其实,民国年间的大学,有好也有坏(借用小说家言:既有风光明媚的西南联大,也有乌烟瘴气的三闾大学),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像张中行说的,既然是追忆往事,不妨只写好的,不写坏的,目的是创造理想的大学形象。如此“大学叙事”,不无想象、虚构的成分;可具体人事的真伪其实不太重要,关键是借助老大学故事的讲述,体贴并领悟真正的大学精神,接续那曾经中断的教育及学术传统。

与目前各大学普遍存在的重实用轻理论、重理工轻人文的大趋势恰好相反,讲述“老大学的故事”,必定偏于人文学者。理由很简单:

讲“故事”,注重的不是权势,也不是成就,而是北大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以鉴赏的眼光,而不是史家的尺度,来品鉴人物,人文学者因其性格鲜明、才情外显,比较容易获得好评。[14]

当然,这也与老北大等之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主要在思想文化,而不是具体的科学成就有关。这样一来,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重科学管理的,动辄摆“数据”;讲人文修养的,则喜欢说“故事”。别看故事玄虚,故事里边有精神。

“老大学”里多“故事”。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在大学校园里广泛流播,而且代代相传,越说越神奇,越说越有趣。将各种已经变成“神话”的校园传说(比如“老北大”或“清华国学院”)[15],加以认真的清理、甄别、剖析、阐发,对于建构意蕴宏深的“大学叙事”,防止其蜕变成茶余酒后的“闲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可惜时至今日,这样的工作仍然做得很不够。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两千万在校大学生,需要无数精彩的“大学叙事”来滋养,帮助他们驰骋想象,调整步伐,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在这方面,“随笔”与“小说”,各有其无可替代的功能。与随笔作家之追怀“老大学”不同,小说家依旧关注当代校园生活。80年代中期的《你别无选择》《穆斯林的葬礼》等,隐约可以读出《未央歌》的回声(虽然二者毫无瓜葛);而近年出版的《丽娃河》《桃李》等,则显然更愿意追摹钱锺书的讽刺笔墨[16]

描述大学生活,无论是讽刺,还是讴歌,是怀旧,还是幻想,都可能同时被文学史家与教育史家所关注。在这个意义上,众声喧哗的“大学叙事”,其实是很幸运的。希望幸运的“大学叙事”,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005年11月11日于哈佛大学客舍
(原刊《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2期)

[1] 此前两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刊行了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合编的《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体例与《笳吹弦诵情弥切》相似,只是影响不如后者。这两个书名,借用的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罗庸词、张清常曲的《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2] 季羡林:《梦萦未名湖》(代序),《精神的魅力》第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3]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推出的“老大学故事丛书”,包括《老清华的故事》《老复旦的故事》《老交大的故事》《老中大的故事》《老武大的故事》等五种;(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9月推出的“中国著名学府逸事文丛”,包括《清华逸事》《复旦逸事》《南开逸事》《浙大逸事》《北师大逸事》等五种。

[4]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推出“中华学府随笔”丛书,包括《走近北大》《走近清华》《走近复旦》《走近南大》《走近中大》《走近武大》等六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004年出版的“教会大学在中国”丛书,共七册,以轻松的笔调,图文并茂地描述以下学校: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华中大学、辅仁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

[5] 参见拙文《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教育学报》2005年1期。

[6] 各著名高校每校一册的“中国著名高校丛书”,1999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7] 已刊“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丛书包括:黄福庆《国立中山大学(1924—1937)》,1988年;苏云峰《私立海南大学(1947—1950)》,1990年;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1996年;《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1903—1911)》,1998年;《抗战前的清华大学(1928—1937)》,2000年。

[8] 1981—1982年南京出版有限公司(台北)刊行的《学府纪闻》丛书,包括《学府纪闻·国立北京大学》《学府纪闻·国立西南联大》《学府纪闻·国立交通大学》《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学府纪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学府纪闻·私立燕京大学》《学府纪闻·私立辅仁大学》《学府纪闻·私立大夏大学》等。

[9] 参见拙文《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教育学报》2005年1期。

[10] 时至今日,《北京大学校史》仍只写到1949年;当代中国部分,只是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北京大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的《北京大学纪事》(1998)中有所体现。

[11] 参见三联书店1988年版《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的序一《希望看到这样一本书》(王瑶)以及编者所撰《后记》。

[12] “名人与名校丛书”共六册,分别谈论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张伯苓与南开大学、盛宣怀与上海交通大学、马相伯与复旦大学、吴玉章与中国人民大学。

[13]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共十册,表彰的对象,包括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等。

[14] 参见拙文《老北大的故事》(代序),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第21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5] 参见拙著《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和拙文《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现代中国》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6]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李劼:《丽娃河》,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张者:《桃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