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8 11:27:56
封面
前言
第1讲 读出《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
不止“狂”中有“醒”,还弥漫寂寞与悲哀
就当它是一篇寓言或者诗歌来读
多重叙述产生的“反讽场”
第2讲 创造了“共名”的《阿Q正传》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阿Q为何特别讨厌而又惧怕“假洋鬼子”?
鲁迅担心《阿Q正传》搬上舞台将“只剩了滑稽”
第3讲 《伤逝》为“五四”式爱情唱挽歌
细读:在意那些被忽略的缝隙
“潜隐叙述者”对涓生的批评
第4讲 《野草》是“苦闷的象征”
是“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死火》与鲁迅的“自剖”
《腊叶》的自况自虐与常人的哀愁
第5讲 《朝花夕拾》:思乡的蛊惑
比较难读的两篇
鲁迅原来这么“好玩”
为何读鲁迅会有些“隔”?
雍容、幽默与简单味
第6讲 《尝试集》开新诗风气之先
用白话写诗,当时是“造反”行为
“作诗”能和“作文”一样吗?
古典诗词从未有过的特别味道
第7讲 《女神》中的“五四摇滚”
“两极阅读现象”与“三步阅读法”
《天狗》分析:理解“五四”的阅读行为
如何判断一首诗的好坏?
怎么会“立在地球边上”?
第8讲 “冰心体”有“不可重复之美”
刚露头,作品就被推为新文学的典范
能让年轻的心“定格”的“小诗”
《寄小读者》: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她爱浸些旧文学的汁水进去”
冰心的清婉是“流于做作”吗?
第9讲 郁达夫创作的真性情
“模拟的颓唐派”
《沉沦》正视作为人性的情欲矛盾
《零余者》中的“情绪流”
《故都的秋》与《水样的春愁》
第10讲 闻一多:“戴着镣铐跳舞”
回归理性节制的古典美
《红烛》与《死水》
《口供》与《静夜》
第11讲 徐志摩:“跳着溅着的一道生命水”
“诗化”的人生与创作合体
一说徐志摩,仿佛就是说浪漫、潇洒和青春
美好的东西总是带点忧愁的
赏析《再别康桥》不必套用“三美”
第12讲 象征派“诗怪”李金发
《弃妇》的阅读分析
把握意象与暗示,别强加索解
客家话与“翻译腔”
第13讲 周作人散文的涩味和简单味
提倡“人的文学”是要“重新发现人”
“叛徒”“隐士”与“名士派”
简单味、涩味与闲话体
第14讲 最受语文课“青睐”的朱自清
《匆匆》与《春》:感悟与直觉思维
《背影》是写“爱”与“被爱”的隔膜
《荷塘月色》中的“独处”与“冥想”
第15讲 “莎菲女士”面对的“世俗”难题
一篇“心理成长小说”
相爱应当是找到“可诉心肺的朋友”
欲望与理性的纠缠
向青涩的浪漫告别
第16讲 被遮蔽了的《子夜》的丰富性
1930年代中国都市的浪漫故事
吴荪甫是一个“新人”
结构、语言与创作模式
第17讲 《家》与“青春型”书写
无政府主义给了巴金创作的动力
要写一部旧家族的衰变史
两种性格,两种人生道路
不一定深刻,但很感人
第18讲 《骆驼祥子》对现代文明病的忧思
人性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异化了
祥子命运的“旅程结构”
如何看待“女一号”虎妞
“京味儿”牵动了老舍复杂的感情
第19讲 “情欲”是《雷雨》的重要主题
评论家把主题说得很明白,但曹禺不认可
被删去的“一头一尾”其实重要的
“带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很多,周朴园只有一个
蘩漪演好了,《雷雨》就成功一大半
第20讲 《边城》与文学的“白日梦”
把“自然”与“蛮性”看作正常生命形式
《边城》悲剧故事为何并不令人悲恸
文学的“白日梦”与心理疏导
第21讲 《呼兰河传》与“越轨的笔致”
《生死场》的“场”是什么?
《呼兰河传》的民俗纪实与童年回忆
乡村女性悲惨无告的命运
靠感觉与情绪在“自动书写”
第22讲 “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林语堂
双语创作:给外国人讲述中国文化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小品文的“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