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狂”中有“醒”,还弥漫寂寞与悲哀
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是第一篇用白话文写成的现代体式小说,也是作者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作品,被视为现代文学发轫的界碑。
狂人形象的契机,可能得之于对晚清维新派学者“章疯子”(章太炎)违世抗俗、追求革命的器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听过章太炎讲学。鲁迅去世前10天,还曾经写过两篇文章为“章疯子”辩护,追慕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精神。2而据周作人回忆,鲁迅一个表兄弟得了迫害狂的病,总怀疑有人要追杀他,逃到北京来找鲁迅,鲁迅留他住在会馆里。清早起来就敲窗户,说今天就要被杀了,声音非常凄惨,眼神充满恐怖。鲁迅找人把他护送回乡,后来就好了。周作人认为这也可能是鲁迅写《狂人日记》的一个缘由。当然,促成这篇小说创作的动机很复杂,确定写一个“疯子”来表达自己的忧思,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包括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3
《狂人日记》借鉴了俄国果戈理同名小说的写法,不过那个主人公是个“花痴”,原来是个打杂的小秘书,单相思恋慕上司的女儿,得了精神病,小说就写这位狂人的日记。果戈理自己也得过严重的忧郁症。鲁迅晚年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他明确说自己写《狂人日记》是受到果戈理的启发。鲁迅又非常赞赏德国哲学家和作家尼采,他也是一个死于精神病的“怪才”,鲁迅翻译过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是愤世嫉俗而又带有很强哲理性的散文诗。鲁迅《狂人日记》里边很多句式,都有“尼采味”。4鲁迅的《狂人日记》像寓言,又像诗,就是不怎么像中国读者熟悉的小说。难怪发表后很多人看不懂,说影响大,是后来的事。
这篇小说的内容是“日记”,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无非是一个疯子有些颠三倒四的“意识流”似的说话,乍读起来,简直不知所云。当然,小说所写的“狂人”症状给人印象颇深。比如他的幻觉,包括幻听、幻视与妄想。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肠连肚的吐出。
鲁迅曾经学医,他以医学的知识融入创作,笔下“狂人”的病态是写得很真实的。从“日记”可以看出,“狂人”患的是“迫害狂”,属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时刻都在怀疑周围的人在暗算自己,要把自己“吃掉”。这种妄想反复出现,贯穿整部日记,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但鲁迅写这篇小说并不是要展示精神分裂症,而是另有深意。读下去,“吃人”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眼前,读者就越来越发现鲁迅是要借“狂人”之口,毫无遮拦地、痛快地揭示历来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发出“铁屋子里的呐喊”!5“狂人”的“日记”中还不时跃出一些类似诗歌而又令人惊悚的句段,类似哲学家、诗人尼采的“警句”,就更加让人意识到这是一篇不同寻常的小说,不宜用通常欣赏情节和人物的办法去读,而是一边读,一边猜度“话中有话”,特别是那些发人深思的句子。比如: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细加玩味,感觉到这既是“疯话”,又是“实话”,是对传统礼教的犀利攻击。而鲁迅借“狂人”的所思所感,凝聚到“吃人”这个词,就把整个历史“打发”了,虽然偏激,却也入木三分。我们的确从《狂人日记》中感受到鲁迅对于传统,特别是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发现”,并为此而震惊。小说中写的最多的是“狂人”对于“吃人”的恐惧心理,这本是感知障碍,是“起病”的刺激点,但关于“吃人”的恐惧频频出现,如同诗歌的复叠重章,形成一种特别的旋律,贯穿全篇,甚至缠绕着读者,迫使他们一边阅读,一边去猜想和思考。阅读《狂人日记》的这种类似体验,很多人都会有,即使“五四”过去一百多年了,新一代读者也能获得这种阅读的“第一印象”。要理解这部经典作品,这就是“入口”,非常重要。
有了这些“印象”,知道《狂人日记》“话中有话”的特点之后,我们很自然会调动和联系到自己所了解的关于“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深入领会《狂人日记》的思想意义,是必要的支持。如果能把鲁迅《呐喊·自序》,以及他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导言找来读一读,对《狂人日记》写作的“缘由”,就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原来鲁迅写这篇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6“狂人”的“日记”混乱而荒诞,仔细琢磨却是“狂”中有“醒”,“狂”中有“暴躁凌厉”7的情绪宣泄。至此,我们就逐步理解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所代表的“五四”反传统的精神,理解为什么这篇小说成为现代文学辉煌的开篇。
有些人以前也读过《狂人日记》,也大抵是从反传统、反礼教等角度理解了其主题和思想意义的。但这部经典的思想艺术含量非常丰厚,归纳理解它的主题,只是一半功夫,只有再深入体味隐含其中的情绪与氛围,理解鲁迅的心情,才能更完整欣赏其艺术精髓。
因为认定了《狂人日记》是反传统、反礼教的,是批判性的,我们容易想到鲁迅“战斗”的姿态。其实鲁迅最初动笔写《狂人日记》,心情是寂寞和悲哀的。鲁迅年轻时也曾做过许多改革社会的梦,后来经历许多艰难世事,加上生活的挫折,鲁迅成熟了,不再相信“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理想,心情是非常落寞的。写小说对鲁迅而言,也无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8鲁迅参与了《新青年》反对旧礼教提倡新文化的阵线,但不是那么热烈。事实上,写《狂人日记》时的鲁迅,不见得如后来许多论者所想象和描述的那样斗志昂扬,充当“反封建”的旗手。鲁迅并不像《新青年》前驱者们那样对未来抱有确信的希望,他要更深刻沉稳一些。这心情其实也反映在《狂人日记》之中。
我们除了读出《狂人日记》的愤怒与痛快,还要读出寂寞、无奈与悲哀。例如,“狂人”对于不能和外界沟通,是寂寞与无奈的;他想象自己无意中也“吃过人”,是无奈与忏悔的;“狂人”渴求“救救孩子”,是悲哀的!诸如此类的描写很多,当然是“狂人”的心理言行,但整个作品所酝酿的那种寂寞与悲哀,又有谁说不是鲁迅心态的折射呢?
《狂人日记》所表达的情绪很复杂,既有抗争与批判,又有寂寞与悲哀,这一切融和一起,造成特有的氛围与底色,可以用“忧愤深广”9这四个字来表述。只有读出《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才真“懂”这篇博大深奥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