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5-06 15:39:06
封面
版权信息
序言
缩略语说明及对照表
序篇 股权激励诉讼风险评估体系
一、为什么提出“股权激励—诉讼风险评估体系”
二、“股权激励—诉讼风险评估体系”的四位一体
第一步:股权激励—诉讼风险识别
第二步:股权激励—诉讼风险分析
第三步:股权激励—风险系数评估
三、如何使用“股权激励诉讼风险评估体系”
上篇 股权激励案例篇
第一章 股权激励退出机制之痛
股权激励,史上最贵离职案,最高院判离职高管赔偿1233万
退出机制有漏洞,高管离职后股权无法收回
总经理被调岗后,是否依旧可以享受股权激励
退休时的退出机制不完善,高管退休后股权难收回
员工未实际出资的激励股权,离职时可以收回吗
高管自己开公司,公司是否可以拒绝其行权激励股份
研发工程师泄密,公司可以解聘并不授予激励股权吗
总经理被罢免,离职后激励股权为何无法收回
用境外公司进行股权激励,员工离职后,境内公司能否回购激励股权
高管在境外公司的激励股权被没收,高管能否要求境内公司赔偿
激励员工在离职后,还可以要求分红吗
激励员工离职退出时,退股价格如何计算
购股权激励中,慧聪网能否对离职高管限制行权
公司回购离职员工激励股权,是否须经其配偶同意
激励股东拒绝支付股权转让款,公司能否无偿收回股权
技术入股的股权激励,员工是否需要出资
技术股认购后,员工是否可以获得激励股权
第二章 名为股权赠与,实为股权激励
最高院:退出条款模棱两可,高管离职后赠与股权难收回
退出机制有疏漏,高管离职后,赠与的股权无法收回
高管干私活,大股东能否撤销全部赠与股权
受赠股权后跳槽至竞争对手,大股东怒而起诉
高管未满服务年限就离职,公司能否撤销赠与的股权
第三章 股权激励的出资——大股东借款
大股东借款给激励对象出资,离职后却拒不归还借款
公司借款给高管出资,仍难留人心,最终“人走股走钱难回”
股权激励方案有疏漏,“阴阳合同”险遭败诉
第四章 绩效考核是矛,还是盾
公司以绩效考核不合格为由取消分红权是否合法
因股权激励绩效考核设计有疏漏,佰草集一审、二审均败诉
第五章 期权激励,想说爱你不容易
违反阿里巴巴商业行为准则,被取消上千万股票期权,得不偿失
行权条件过低,离职工程师要求确认期权获胜
以提前解聘高管的方式,逃避股票期权的兑现,构成违约
海天:股权激励案打了5年官司,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
激励股东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公司能否取消给予的期权收益
入职offer给予的期权,为何入职后灰飞烟灭
第六章 限制性股权,到底是谁限制了谁
新东方宁波校长的股权激励之诉,谁才是最后赢家
富安娜:“天价”股权激励索赔案,谁是最后的赢家
总经理离职后,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该何去何从
第七章 股权激励协议该和谁签
员工和创始股东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有效吗
公司是否可以向激励对象授予自身的股权
以公司名义与激励对象签署的认股协议是否有效
下篇 股权激励概念篇
第八章 常见股权激励的模式
一、虚拟股权激励
二、股权增值权
三、账面增值权
四、期权股权激励
五、限制性股权
六、业绩股
七、延期支付
八、员工持股计划
九、期股
十、在职分红
第九章 股权激励“十定法则”
步骤一:定目标
步骤二:定人员
步骤三:定模式
步骤四:定数量
步骤五:定来源
步骤六:定价格
步骤七:定时间
步骤八:定载体
步骤九:定规则
第十章 股权激励的持股平台
一、激励对象直接持股的方式隐藏风险
二、设立有限公司作为持股平台
三、设立有限合伙作为持股平台
第十一章 股权激励实施流程
第一步:与公司决策者进行访谈
第二步:对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尽职调查
第三步:确定股权激励对象
第四步: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并起草股权激励协议
第五步:搭建持股平台
第六步:与激励对象签订股权激励协议
第七步:激励对象履行出资义务并进行工商变更
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一、对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实行递延纳税政策
二、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适当延长纳税期限
三、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实施选择性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