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21 17:30:46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扉页
作家语录
序言
引言
一 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二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与“当代”
第一节 从历史书写到文化镜像
第二节 当代通州作家与运河文学
一 通州作家刘绍棠——当代运河书写的旗帜
二 当代通州作家群与运河文学
三 当代通州作家的精神母体与赤子情怀
第二章 “前世”与“今生”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一 “凌云一羽,心系家乡”——刘白羽
二 “大运河之子”——刘绍棠
三 “通县当成自己的生活基地”——浩然
四 李希凡、高占祥、房树民、王保春等作家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一 王梓夫——新时期运河文学代言人
二 张宝玺、周祥、刘祥(刘洋)、张同吾等作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一 红孩:不尽乡愁滚滚来
二 张凤军、刘正刚、梦阳、张果珍、李东等作家
第四节 “网络文学+”时代让运河文学发展迎来新契机
一 当代通州作家的新时代
二 当代通州作家传统书写热情不减
三 “网络文学+”时代,运河文学迎来新契机
第三章 “浸润”与“书写”
第一节 通州的风土人情,浓郁的运河情怀
一 谱写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二 “蒲柳人家”的世俗日常
二 讲述了运河人的风习
三 “粗手大脚的乡亲父老”的精神气质
四 运河风味的通州老味道、老字号
第二节 通州人民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
第三节 时代变迁下通州人民的社会现实生活
一 反映新社会新风俗、新风尚、新追求
二 反映农村改革运动现实
三 反映改革开放下的新生活
三 对当下生活的审视与反思
第四节 多面立体、厚重的漕运历史文化画卷
一 艺术地再现通州的漕运历史
二 反映漕运流弊下的民生疾苦
三 多面立体的漕运文化图鉴
四 漕运赋予通州人的精神气质
第五节 感恩与反哺,抹不去的乡愁
一 感恩反哺之心
二 名人文库捐献,造福桑梓
三 浓郁的乡愁,审视中的关切
第四章 “丰富”与“重塑”
第一节 “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一 蕴含在北运河风土人情中的生命力量
二 运河女性的生命色彩和生命意识自觉
三 运河文化气脉永存
第二节 “融”:超越阶层、地域、时代的包容性
一 南北货物的集结、流通
二 南北商业文化的交融
三 跨地域“人”的接纳、融合
第三节 “情”:侠肝义胆里的家国情怀
一 铭记保家卫国的历史
二 爱国精神,迷茫中的激励
三 乡土书写中的家国情怀
四 文学之用,爱国当先
五 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精神气
六 文人风骨,民族精神的担当
七 爱国教育和文化自信
第四节 “民”:乡土书写的民间立场
一 土著:不变的民间立场
二 土事:不变的乡土书写
三 土人:以人为本的真性情
四 土气: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风味
第五节 “正”:北京文化基因的“雅乐正声”
一 京腔京味京韵
二 京东首邑的天然优势
三 沉潜的北京文化基因
四 自觉追寻“京味”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机遇
一 关于北京新的发展定位——彰显古都文脉传承
二 关于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
三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文化是通州主要文化基因
四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二节 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维度、新视角
一 利用三个文化带建设契机,促进运河文化资源开发
二 促进学术研究,打造文化智库品牌
三 以全球视野,打造运河城市共享平台
四 以运河文化为依托,创新通州文旅品牌
五 运河文化与教育联合,进学校进课堂
六 增加公共文化资源投入,提供公众广泛参与的平台
第三节 当代通州作家的新使命、新担当
一 保护和利用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文化价值
二 当代通州作家书写新时代新使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