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张宝玺、周祥、刘祥(刘洋)、张同吾等作家
张宝玺是通州多产的业余作家。1949年生于北京通州漷县镇苏庄村。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通县马头公社党委副书记,台湖公社党委书记、主任,共青团县委书记、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主任,通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及工业公司总经理,通州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通县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通州区文化委员会主任、文联主席等职。北京市第六届政协委员。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爱之梦》《运河恋》《雪梦》《大河惊梦》《野神》《沧桑》《盼你早回家》《潜流》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和月亮》《鲜花送给你》;选集《沉重的爱》《三生梦》以及戏剧、散文等。《信念》(合作)获北京市文联纪念建党70周年征文优秀奖。《沧桑》获“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佳作奖”。
他的小说《盼》收录于“运河文库”《通州作家群》一书里。这篇小说写一个山里的姑娘对在城里的心上人的思念。笔触灵动,描写细腻,富有文采。通过“兰花姑娘”的梦想——“承包果园”把黄山变成花果山的细节,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人们内心涌动的激情和梦想,以及改革开放产生的变迁带给普通人的心理变化。
他是浩然在20世纪70年代通县“文艺绿化”工程中扶植的青年作家之一。从早期的《翠绿的秧苗》,张宝玺经历十八年历练,创作逐渐成熟起来。“十八年他圆了作家梦,十八年就是这棵文学小苗成熟的过程,是艺术细胞在他身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58]第一本小说集《女人和月亮》标志着他创作的成熟,从中篇小说《不会流泪的女人》到1994年长篇小说处女作《爱之梦》出版,从第二部长篇小说《野神》到1995年秋天的长篇新作《运河恋》问世,他的成熟也来自一位业余作家的高产。他的《运河恋》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新的探索的运河文学作品。
周祥,1946年生于北京通州徐辛庄镇尹各庄村。1965年于通县师范学校毕业,曾就职于通县少年之家、县委机关、县文化馆。1976年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3年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第七期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运河滩上儿女情》、短篇小说集《死岛》,以及散文随笔集等。新时期以来,在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任编辑、总编室主任。他的小说《龙树》收录在“运河文库”《通州作家群》一书里。
周祥的文学作品主要写他的家乡温榆河平原发生的故事。温榆河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源头,也是唯一发源于北京境内、四季水量充沛的河流,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是真正发源于北京本土的河流。温榆河贯穿昌平、海淀、顺义、朝阳、通州等5个行政区域的山林和平原。周祥以家乡冀东温榆河平原为故事发生地,用质朴语言,描述了这片土地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编织了一个个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平凡人故事。他的小说《龙树》记叙了冀东温榆河平原上的尹各庄村里生长着的几百年的“龙树”,这是一棵有故事的树,见证历史的树,也是村人的祖传之宝、精神的图腾。但龙老爷子用生命悉心呵护的“龙树”,却被孙子视为解决住房问题的阻碍,多次试图砍掉或者卖掉它,后来目睹爷爷对“龙树”的感情后,他幡然悔悟,决定留下“龙树”。这篇作品的人物、对话、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通州地方色彩,如主人公喜爱喝的通州老窖一般散发出独特魅力。
刘洋,本名刘祥。北京通州张家湾村人。据资料显示,刘洋“其远祖为江南紫溪人,自高祖溯运河而上,落户通州”[59],他1951年出生于辽宁锦州,两年后随父母回通州生活。1970年后在通县文艺宣传队、通县文化馆、通州区博物馆工作。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作家协会会员,通州区作家协会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刘洋散文选》《少女的运河》,长篇纪实文学《热血人生》、《大地的回声》(合作)、《孽阉录》(合作),评论集《通州作家群》《曹雪芹与通州》,以及电视、广播剧、音乐(歌词)等作品。歌词《运河组歌》(5首)获1986年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二等奖,歌词《大顺斋糖火烧》获1993年文化部第三届群星奖创作优秀奖、大运河沿线(七省市)农民歌手大赛创作二等奖,广播剧《红河东去》(4集,合作)获1999年文化部等七部委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广播剧奖三等奖、首届老舍文学创作奖提名奖。
刘洋的成长、文学创作、工作都与通州这个典型的北方运河城市融合在一起,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作为生长在运河边上的通州人,他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性:运河码头、商业要地、军事重镇,水源充沛、风景如画、船帆点点、蒲柳人家,拥有曹雪芹的人文气息,刘绍棠的运河文韵。作为文学创作者,他受到水边城头夜唱的兄长的熏染、老师的文学启蒙,通过20世纪70年代初时代文艺宣传队的磨砺、浩然创办的文学创作班的写作学习,感受到改革开放释放出的生机活力,他经历了文学刊物《运河》从创办到停刊的波折、通县文联的成立和《运河》期刊的恢复出版,一路走来,刘洋的文学创作之路与通州文学事业联系在了一起。
他的《刘洋散文选》里的散文也好,小说《渔谣》也好,都与刘绍棠有相似的艺术风格——“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他的作品紧紧围绕北方运河小城来书写,写运河风光、运河人家、小城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每篇独立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的神韵和精神指向,“在一个成长的乡村孩子的眼中,摇移出古老乡镇漫长演进的镜头片段”[60],带着深深的眷恋。小说《渔谣》是典型的运河文学,收录于“运河文库”《通州作家群》一书。
刘洋自身是一位文学创作者,他的本职工作又与通州作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致力于创建“通州——中国文学之乡”,主持通州区文联刊物《运河》、“运河文库”编辑工作。其中“运河文库”是研究通州当代作家作品的珍贵资料,“运河文库”里的《通州作家群》是一个集文本创作与评论于一体的文集,不仅收录了通州作家群的文学作品,还附上了其他通州作家对作品或者作家的评论,让研究者对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通州作家群的创作有了系统认识,可以作为研究通州作家的重要资料参考。
楚学晶,1945年生于通州马驹桥镇大白村。1972年后在通县文艺宣传队、文化局、文化馆等单位工作。198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5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七月放河灯》,报告文学《落地生根》,编写通俗历史著作《京畿丛书·通州卷》,编写了电视剧《秋风秋雨》、曲艺小品等。其中曲艺文学作品《大路朝阳》《丑末寅初运河篇》等获省市级创作奖。楚学晶小说集《七月放河灯》就是写通州地区农村原汁原味的生活。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通州地域色彩,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州的地名、民俗谚语、婚丧嫁娶、年节礼俗,都被他融入故事。他的文学作品,带有时代气息,时代变迁、社会的变革带来的人们心理的变化都表现在对故事人物的刻画上。
孟宪良,1945年生于北京通州西集镇小沙务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通州镇文教组、通县文化馆、县(区)文化文物局工作。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后加入北京写作学会、北京文艺学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孟宪良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也有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主要著作有《诗旅人生》,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的春天》、《新时代的道德楷模孟宪峰》(合作),《京畿丛书·通州卷》(合作)等,并参加了《北京百科全书·通州卷》的编撰工作。其中,诗作《我呼唤生命的羽翎》《运河的桨声》等获省、市(北京)级的创作奖。
孟宪良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他也是喝运河水长大的。北运河的船帆和桨声,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记忆里,北运河的哺育之恩,流淌在他的血脉里。他对通州和运河的故乡情洋溢在他澎湃、激昂的诗作里。他的诗集《诗旅人生》有“青春诗稿”“阳春之歌”“诗旅行踪”“故乡抒情”四辑,其中“故乡抒情”是表现家园风光和故乡情感的运河诗作。
刘康达,致力于戏剧创作。1948年出生于北京通州镇。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82年调河北省东光县文化馆,1986年调沧州地区戏剧研究室,1990年调通县文化馆。1985年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他一直致力于戏剧创作。他的广播剧《运河人》《红庙村》《山里娃的老师,儿的娘》《共和国赤子》《大河谣》《向天歌》等多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广电部门“广播剧奖”等;戏曲作品《花为桥》《任尚仁外传》等获文化部、河北省、北京市授予的多项荣誉。出版过戏剧集《运河人》以及传记文学《孽阉录》(合作)等。他的戏剧作品《重逢》收录于“运河文库”《通州作家群》一书。他的戏剧作品《运河人》歌颂了新时期的运河人开拓进取、自强奋斗的精神,是运河文学代表作品。
郑建山,致力于群众文学创作和研究。他1953年生于北京通州西集镇肖林村。198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在通县文化局工作,后调县文化馆,担任文化馆文学室主任。多年来他致力于群众文学创作辅导、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工作。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旧语新说》、长篇报告文学《大地的回声》(合作)等;专题片《献给大运河的歌》《在绿色的田野中腾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还有剧本、论文、小品等作品。他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群众文化学会会员,通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小说《夜》收录于“运河文库”《通州作家群》一书中,是一篇有关运河题材的作品。
郑建山也是在北运河边上长大的作家,古老的大运河留给他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他的散文集《旧语新说》收录了写童年趣事的散文、当代人物记录、通州区文教领域的研究。他的作品有对生命的关注,有对人生的思索,也有深沉的故乡情结。在第一部分写童年趣事的散文作品里,运河情怀扑面而来,蕴含一个游子既渴望远方又对故乡充满依恋的情愫。正如作家王梓夫在为郑建山散文集《旧语新说》所作的序言里说的,“故乡情结是一张突不破的网,童年便是网上的结”[61]。但是这个童年已经不是真实的童年,而是心灵的寄托,是想象中的精神家园。
孙宝琦,是通州作家里“迟开的花儿”。孙宝琦是北京通州镇人,1935年出生。1948年在甘肃省平凉市读书时就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过连队文化教员、团政治处宣教干事。1957年,转业到通州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辅导、文学创作工作。1982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飞天侠女》,中短篇小说《魔鬼热布》《盗马贼和他的半个妻子》《傻柱子的桃花运》《选民赵老栓》,以及报告文学《来自天堂河劳改农场的报告》等。
孙宝琦十三岁就开始创作,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创作经验,但是五十多岁才“开花结果”,被浩然称为“迟开的花儿”。相比20世纪70年代的其他通州作家,他的年龄大得多,但他一直对创作保持热情和勤奋,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他的作品题材比较丰富,既表现旧的世界又写新社会,既有西藏牧场的古老故事又有运河平原新农村新人物,他以通俗的艺术手法呈现笔下独特的艺术世界。收录于“运河文库”《通州作家群》一书中的小说《师傅偷艺》,用京腔京韵和充满地方色彩的语言,敏锐地捕捉落后保守的大木匠于老三在改革开放大潮兴起后的生活和思想变化。
生于河北、长在通州的作家刘亦索虽然所从事的工作离文学很远,且衣食无忧,却钟情于文学创作,殚精竭虑,痴心不改。刘绍棠和王梓夫曾为他的报告文学作序。他的报告文学集《农民的儿子》由王梓夫作序,记录了奋战在不同战线的成功人士的事迹。其中的《绿林好汉》,就记录了通县西集镇果品公司经理和林业站站长与风沙搏斗三十个春秋,为全乡筑起最富生命力的绿色林带的事迹。
生于哈尔滨、长于通州的诗歌评论家张同吾虽然没有专注于运河文学创作,而是在诗歌评论上成绩卓著,但是通州这块土地留下了他16年的脚印,就如他所说,“从23岁到39岁,我在通州工作和生活了16年,尽管那是缺乏诗意和梦幻的年代,却是人生最好的年华”[62]。另外还有生于上海、长于通州的作家钱立言,祖籍辽宁、擅长散文创作的刘维嘉,以及其他在通州生活过的作家,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
20世纪7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通州代表作家,大部分受过正规的教育,有系统的知识储备;或多或少参加过文学创作学习,比如参加过文学研习所,接受过写作训练;有文艺或者与文艺相关的基层工作经验,这些基层工作经历,让作家们间接地认识生活,积累生活和工作经验,让作品更贴近生活。通州作家队伍可谓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兼具,有很多有专业水准的业余作家,在不同行业从事着管理工作,甚至所从事的职业与文学相隔很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文学的钟爱,对创作的热爱;他们重视同辈交流,彼此既为同乡又为文友,互相认识,有合作有交叉,有鼓励有批评,有扶持有提携,形成了有利于作家成长的好风气。就创作风格而言,他们的创作虽然题材多样,体裁不同,但是作家们在创作上有着共同的烙印:题材以农村题材为主,同时又进行多元题材的探索;反映新时期新生活新事物带来的心理变化,具有时代感;对故乡的书写从热衷风土人情的具体描摹升华为对乡情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