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陪伴: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型依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个“S”简介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这四个“S”,但在那之前,先让我们来快速了解一下它们的内容。这四个“S”有时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的,因为当孩子感到安全、被看见、被安慰时,他们就会对照料者形成有保障感的安全型依恋。所有关心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在孩子的生活中创造这样的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关系能让孩子自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真实而自知的个体,与他人自如地互动。孩子会用我们所说的“开放式大脑”(Yes Brain)来看待世界,以开放、好奇和接纳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不会变得僵化、恐惧、反应过度。他的“全脑”会发展得更好,也就是说,即使遇到困难,他也能动用更复杂的大脑功能,以安全的姿态回应世界,表现出更平衡的情绪,也表现出更强的抗逆力、洞察力和共情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脑儿童”。这样的孩子不仅更幸福,还更善于社交,这意味着他们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合作解决问题、考虑行为的后果、顾及他人的感受,等等。简而言之,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不仅更幸福、更满足,对其他人来说,他们也更容易照料和相处。

我们以第一个“S”为例。要想让孩子产生保障感,就必须让他们感到安全。当孩子感觉自己的身体、情绪和关系都受到保护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安全。这是迈向安全型依恋的第一步,因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既需要感到安全,也需要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他们必须相信父母能保护他们免受身体伤害,同时也需要相信父母能保护他们的情绪,维护亲子关系。这不意味着父母不能犯错,或者不能有伤害孩子感受的言行。我们都会做这样的事情,次数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但是,当我们伤害了孩子,或者孩子给我们惹了麻烦的时候,我们需要尽快地修复关系的裂痕。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即使犯了错误,说了难听的话,我们依然爱着彼此,想要修复关系。只有不断传达这样的信息,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请记住,关键就是修复,修复,再修复。没有所谓完美的育儿之道。

四个“S”中的第二个“S”侧重于帮助孩子感到被看见。育儿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陪在孩子身边:我们要去看他们的表演,花时间相处,一起玩耍,一起读书,还要一起做很多事情。是的,“高质量陪伴”的确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看见孩子不仅意味着陪在他们身边,还意味着要理解他们的内心,真正地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他们的内心感受、想法和记忆上,无论他们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想法。真正地看见孩子意味着我们关注他们的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不是每天中的每一秒都要这样做,没人能做到这一点。但总体而言,我们要在他们体验快乐与胜利时与他们一同庆祝,当他们经历生活中在所难免的伤痛时与他们一起伤心。我们要与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情感上和关系上陪伴孩子,才能在孩子身边给予支持、教会他们何谓关爱他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我们理解了,才能感觉到我们清楚他们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只会观察他们外在的行为。如果他们相信我们会陪伴他们(尽管我们的陪伴是不完美的,而且我们可能不会每次都给予陪伴),他们就能形成那种能产生深深的保障感的心理模型。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的心灵,他们也会学着看见自己的心灵。我们将这种能力称为“内观”(mindsight)[1]——我们很快就会讨论这个主题。这种能力是情绪智力与社会性智力的核心。好消息是,即使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内观,你在成年后依然可以培养这种能力,然后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我们会教你怎么做),这样孩子就能学会你小时候从没有机会学到的东西。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能重新引导你的家庭互动方式朝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孩子感到你看见了他,并且通过这种内观的联结学会了理解自己的内心,他也能很好地理解他人。拥有了这种被看见的体验,再加上安全的体验,孩子就能过上有保障感、有意义、充满欢乐的人生。

除了感到安全和被看见以外,我们还希望孩子在最艰难的时刻能感受到安慰。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他们从所有的痛苦和不适中解救出来——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毫无疑问,艰难的时刻往往也是孩子学习和成长最快的时刻。我们必须允许孩子与朋友、老师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去体验与他们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相符的困境。换言之,安慰孩子不是要帮他们摆脱生活的海洋中不可避免的风浪,而是要教他们在风浪中学会乘风破浪,并且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至于我们是否会在困难时期陪伴他们,我们不应让他们有丝毫怀疑。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内心深处知道,在他们受伤的时候,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陪伴他们。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生活必然伴随着痛苦,但同时,我们应该让他们坚信自己不会独自承受痛苦。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内心深处知道,在他们受伤的时候,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陪伴他们。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生活必然伴随着痛苦,但同时,我们应该让他们坚信自己不会独自承受痛苦。

有了安全、被看见、被安慰的感觉,就会产生第四个“S”——保障感。保障感建立在稳定和可预测的感觉基础上。再次强调,保障感与完美主义无关。没有人能在育儿时不犯错误。相反,保障感是指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依靠你,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在需要的时候陪伴他们。如果他们相信你会尽你所能地保护他们的安全,相信每次来找你的时候,你都会努力帮助他们感到被看见,相信每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你都会在身边安慰他们,他们就会产生有保障的感觉。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四个“S”能带来一个整合的大脑:一个具有抗逆力而不会长期处于压力之中的神经系统。这样一来,孩子在生活中就会持有这样的假设:他们是安全的,他们生活中的爱和关系会一直存在、始终如一,而他们可以应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困境。于是,他们便能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安全无虞、从容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