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过载情况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由于传统的波束形成算法要求信源数小于或等于阵元数,如果信源数大于阵元数(过载的情况下),一般算法性能就会下降。本节研究了一种可适用于过载情况的波束形成算法——近似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63]。
3.6.1 信号模型
当K个信号源入射到M元天线阵时,阵列信号的输出一般可以表示为如下的矩阵形式:
式中,,,,为M×K维矩阵,为阵列的导向向量,是第m个阵元对方向的入射信号的响应。波束形成器的输出为
式中,表示阵列信号的加权向量。
3.6.2 近似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算法
由于M元天线阵的自由度为M-1,在限定主瓣方向的增益为1后,只能形成M-2个零点。因此,当干扰源的数目小于或等于M-2时,上述的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器能够去除所有的干扰信号,得到可观的载干比;当入射的信号数大于M-2时,上述方法只能得到一个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解。为了考察当入射信号无限增多时权系数的最优解,做如下假设:
(1)入射信号角度间相互独立且在[0,2π]区间内均匀分布。
(2)入射信号幅度间相互独立且与入射角度无关,入射信号的功率有限。
定义波束形成器的输出功率对信号总功率的归一化值为
式中,pi为第i个入射信号的功率;E{P}为为输入信号功率的平均值;f(θ)为方向图函数,可表示为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依据Chebyshev大数定律,概率收敛于,其中,P表示干扰功率的随机变量,θ表示干扰源入射角度的随机变量,它服从[0~2π]的均匀分布,则
将式(3-60)代入式(3-61),得
式(3-63)是由阵列几何结构决定的M×M维矩阵。由于它和阵列响应协方差矩阵R有相似的形式,而与输入阵列的信号无关,故将其命名为阵列固有的协方差矩阵。
近似最小方差法的优化准则为
同样,由Lagrange乘子法求出w的优化解:
于是,近似最小方差法(AMV)波束形成算法可以表述为:先由阵列的几何结构求得,然后依据已知的信号来波方向θ和式(3-64)得到的权值优化解来形成波束。
由上述推导可以看出,当入射干扰数无限增多时,AMV波束形成器就是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解。虽然在实际中不可能存在无穷多个干扰信号,但在CDMA体制下,同一小区容纳的用户数较多,且每个用户都可能产生多个多径信号,多址干扰源的个数将大于阵元个数,这时AMV方法近似于LCMV方法。
由于AMV方法与数据无关,只要知道信号的来波方向,就能从闭式求解出阵列权值,不需要估计阵列响应的协方差矩阵,因此AMV方法比LCMV方法的运算量小。
当在旁瓣方向上有相干信号入射时,LCMV方法以提高相干源入射方向的旁瓣电平来保证阵列的输出功率最小,这时被接收信号的一部分功率被其相干源抵消,因而不能保证载相干比最大。从式(3-59)可看出,AMV方法在空间频率域上定义阵列输出功率,这和旁瓣入射的相干源一样,被认为是干扰信号,因此AMV方法不存在相干源的信号相消问题。
在上述推导过程中,并未指定阵列的几何结构,因此AMV方法适用于任意形式阵列的情况。下面以均匀线阵为例,给出阵列固有的协方差矩阵的求解方法。
均匀线阵的导向向量为,式中,d为阵元间距、λ为载波波长。
根据式(3-63),均匀线阵的阵列协方差矩阵的第n行m列元素为
AMV方法对信噪比具有稳健性,其算法只与阵列天线结构有关,与入射信号数量等无关,这极大简化了算法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