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悲伤:伴你走过丧亲的艰难时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上而下的病理学

一提到悲伤,我们仿佛集体戴上了眼罩,拒绝看清现实。虽然大部分来访者都深受悲伤的困扰,但是对临床咨询师的培训很少深入这个领域。培训师学习的是一套非常过时的悲伤阶段理论,根本无法有效帮助来访者走出痛苦。然而,这套理论又一点一滴地从专业人士渗透到普通大众的观念当中。

我们的文化对悲伤的整体认知是完全负面的。悲伤被视作一种“偏差”和“异常”。医学上称其为“失调”。在大众的观念中,悲伤是遭遇困难时出现的短期应激表现,应当在几周之内消失。如果悲伤没有彻底消失,反而时常在快乐记忆中闪现,或是化作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那么你一定是犯错了,你不再像从前那样坚韧、健康、精明能干了。

伤感、悲伤、痛苦都是不正常的表现。你陷入了所谓的“黑暗情绪”。你没有按照悲伤的阶段处理情绪。沉湎于悲伤中不利于康复。悲伤是你现在遇到的麻烦,你必须把它解决。

当我们用积极词汇描述悲伤时,它往往会变成达成某种目的的方法。大众心理学、自助手册、电影剧本、小说情节和宗教典籍都把悲伤和丧恸上升到能够启智开蒙的高度,将超脱痛苦视为人生终极目标。幸福的唯一标准是快乐。生理和精神健康完全取决于你能否超越悲伤,恢复平静,重拾快乐。

身处这样的文化环境,你再难过也于事无补。除了作为病理学上的概念,痛苦本身并没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