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看见事实的能力
好好说话,从觉察自己开始。为了更好地觉察自己,我们增加了下面的练习(见表3-1)。这个练习可以很好地让我们觉察自己平常生活中到底是如何说话的。看到这一点,可以让我们知道该如何好好说话。
表3-1 区分观察和评判的练习
一个评判的背后,有万千种事实的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的评判,让事实蒙上了灰尘或迷雾。而看到事实的能力,对于我们的表达又是如此重要。所以在以下的例句中,对于将评判还原后的观察,我们给出的并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其中一种事实的可能,供大家参考。
(1)这句话是评判,可以修改为:“我昨天9点半看到你走进办公室大门。”
(2)这句话是观察,因为它是直接引用。
(3)这句话是评判,如果把注意力放到事实上,可能是这样一个结果:“我跟你打招呼的时候,我没有听到你的回应。”
“我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没理我”,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做错了什么”上。而“我跟你打招呼的时候,我没有听到你的回应”,是把注意力放在“做了什么事情,自己看到、听到和闻到什么”上。两者的区别特别重要。
比如我到办公室,跟秘书说“你没有把报告交给我”,秘书可能一肚子气。如果我说“我在办公桌上没有看到你的报告”,秘书可能就会比较轻松:“老板,我已经把报告发到你的邮箱了,我以为你要电子稿。”
如果你的下属特别尊重和爱戴你,你跟他说“你没有把报告交给我”,其实他已经把电子稿发到你的邮箱,这时候他是跟你说“老板,我已经把报告发到你的邮箱了”,还是忍住不说呢?如果他直接跟你说,他会觉得对你不尊重;如果他不说,又会觉得自己委屈,这会让他陷入两难之中。所以当你说“我在办公桌上没有看到你的报告”的时候,你是更具有领导力的。
(4)这句话是评判,因为带有主观的标准在里面,是暗含着评判的。可能的事实是:“我看到你在麦当劳门口给了那个人100块钱。”
(5)这句话是评判,见后面的详解。
(6)这句话都有可能。如果他跟你约定的原话是“约会”,
那就是约会,是观察。如果他说去看电影,而你理解成为约会,那就是评判。
(7)这句话是观察。
(8)这句话是观察。
(9)这句话是评判。我讲一个真实故事。“9·11”那天中午,我的一个同学跟我说:“哎,五角大楼被袭击了。”我当时就回了一句:“我现在没心情开玩笑。”后来我看新闻才知道他不是玩笑。我通过反思发现,因为我一直把他当成一个说话很随意、不正经的人,所以才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如果改成观察的句子,会是这样:“我听到王明跟我说五角大楼被袭击了,我看新闻后发现他没开玩笑。”
(10)这句话是评判,可以改成:“我看到丽莎在茶歇的时候拿了一个苹果。”但如果改成:“我看到丽莎在茶歇的时候拿了一个最大的苹果。”还可能暗含评论。比如,五个人五个苹果,总有一个人拿最大的。你说她拿最大的苹果时,虽然你认为是在描述客观事实,但很有可能你已经暗含评判。如果是一个你很敬重的人拿了一个大苹果,你很可能就不会留意到这件事。
区分观察和评判,这是非暴力沟通中特别经典的一个练习。很多人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仅仅留意语言的部分,看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判。其实更为重要的是,留意潜台词的部分。你在说一句话的时候,内心深处是否暗含比较、价值观、推测和一些情绪。如果是,那很有可能就是评判。
很多人会有疑问:我怎么可能不带情绪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就像那棵非暴力沟通之树一样,树根部分的自我连接是关键。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需要首先回到自我连接,不要急着开口说话,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生活中的悲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