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治理能力提升需要有效干部动员
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而提出的总目标之一。治理能力是全球治理时代各民族国家竞争的重要维度,也是中国场域下衡量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制度优势集中体现于党员干部贯穿治国理政实践的集体智慧。
(一)何为干部治理能力标配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得以依存的基石。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不忘体现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置性公共价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职责,才能保证治理能力真正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统一性。
从实践考量,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反映了治理能力的内涵。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不仅需要了解老百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还要以灵活的方式加强与群众沟通,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因此,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基础上,实干、担当、作为就集中体现了党员干部治理能力的特征。
实干,着眼于锤炼动力,既要“实”又要“干”,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既具备认真严谨、踏实肯干的清晰工作态度,又具备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的务实工作内容。勇于实践,就意味着敢于率先解放思想,敢想敢闯敢干,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让创新带动发展。踏实肯干,就意味着创新是务实创新,是在坚持创新带动发展道路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出发,对于偏离人民群众根本诉求和国家治理实际特点的做法予以坚决抵制,做到干成事又不出事。
自全面从严治党实施以后,点卯看报、啥也不干的干部少了,但是“虚干”作风仍然有相当市场:有的看着忙忙叨叨,加班加点,实际上忙的都是形式和“阵仗”;有的面上工作漂漂亮亮,实际上没有顾及民众需求,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政绩工程”;有的地方仍然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地方则进化成“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
担当、作为,着眼于锤炼能力,是党员干部主体性的集中呈现,就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在履行本职工作时负起责任,履职尽责,做好“规定动作”,是担当、作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勇于知难而进,化解矛盾,也是担当、作为;在“规定动作”之外,主动调研了解民众诉求,主动谋划“自选动作”,针对民生民意推出制度创新或者民主决策,同样是有担当有作为的能力彰显。在部分欠发达地区,“等、靠、要”“慵、懒、散”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一句话,秉持人民立场,实干担当有作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治理能力的标配。
(二)以何保障治理能力提升
干部队伍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主导性主体,如何发挥制度优势,切实提高上述治理能力,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
围绕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主要有两大类制度:一类是关乎治国理政的制度,一类是保障前一类制度落实的制度。关乎治国理政的制度,包括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一系列重要制度,是一国国家治理的基石。保障前一类制度落实的制度,包括干部动员机制、干部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是前一类制度得以顺利执行和适时调整的保证,是激励和督促党员干部实干担当作为的保证。
治理能力的提高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这里的制度建设,包括制度强化,也包括制度调适和制度创新。一方面,要用制度治本的方式巩固治理成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能力建设相关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运用制度加强治理、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的能力。
在基本制度不稳的情况下,怎样体现治理能力?基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根本,大政治、大制度层面没有稳定下来,缺少强大的维持或防范风险的治理能力,最终还是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善治”背道而驰。因此,开展提升治理能力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关乎治国理政的制度建设,其次要探索关乎能力建设的制度调整甚或制度创新。
着眼于关乎能力建设的制度调适和创新有助于培养一批想成事、能成事、成事又不出事的人民干部,切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员干部治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需要“激励+督促”并行的有效机制,需要能够动员党员干部们主动谋划、广听民意、科学评估,努力寻求上级政策和民众利益最佳结合点的有效机制。要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期盼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在“激励+督促”并行的干部动员机制方面持续做出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