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众消费
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掏出一个苹果说:“大家集中精力,闻一闻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
有几位学生回答道:“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中走过说,“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
这次,所有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闻到了!”
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影响,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从众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社会影响的一种主要形式。从众心理是一种强大的心理现象,尽管在苏格拉底的那堂课上也许有像柏拉图这样的理性哲学家,但也会出现随大流的从众行为。
从众消费,正是触发非理性冲动的重要因素。
所谓从众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心里模糊的情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购买行为。简单地说,从众消费就是随大流购买。例如:在选择饭馆吃饭的时候,消费者见哪家的人多,就进哪家吃饭。
购买热销产品就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商家经常会透露产品的销售数据,表明产品销量大,很多人都买了,或者干脆把热销产品的标签印在外包装上,从而引导顾客从众消费。例如:2006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销售“神州行”手机卡时,请著名演员葛优做代言人,制作了一条广告,该广告的广告词如下:
“我挑神州行的卡,就和找饭馆一样,哪家人多我进哪家。
神州行,听说接近两亿人用。
我,相信群众。
神州行,我看行!”
这是一个典型的引导顾客从众消费的广告案例,广告诉求的核心就是告诉大家有近两亿人使用神州行卡,为消费者提供行为参照,同时,暗示消费者“相信群众”。当消费者知道大家都在使用神州行手机卡后,会增加对该手机卡的信任度,从而产生从众消费。
从众行为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从众行为研究。1956年,阿希报告了一个经典的从众行为实验,真实地反映了从众行为的产生过程。
他原先假设,如果事实真相非常明显,那么聪明的人就不会产生从众行为。但实验结果却与他的假设大相径庭,实验表明人在社会压力下会说出明显错误的答案。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聪明的人也会“睁眼说瞎话”。
他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参加实验的受试者被分为7个人一个小组,告知他们参加一个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真实目的并没有告知受试者。通过专门的分组,这7个人当中,只有其中一个人是真正的受试者,其他6人都是实验者的助手。
小组成员坐下后,实验正式开始,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每一组的两张卡片中,一张上画有一条直线,称为标准直线,另一张上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与标准直线一样长,如图1-2。实验者要求受试者按照各自编号依次回答,选出与标准直线一样长的那条线,并把这条线段的编号告知实验者。
图1-2 从众行为研究所用的材料
选择开始后,在最先开始的两组卡片的选择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按照真实的情况作答,让真正的受试者觉得任务很容易。
到了第三组卡片的选择以后,实验助手们就开始故意给出错误的判断,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那个真正的受试者总是先听完大家的判断,才能进行判断。受试者听着别人的判断时,困惑越来越大,当自己进行选择时,就必须决定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出判断。
实验结果证明,个体单独判断时正确率可以高达99%,但在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的影响,其准确率大大降低,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概率达到全部反应的37%。而且,占75%的受试者至少有过一次从众行为,和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
从众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阿希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纷纷加入从众行为研究。从众行为实验在17个国家进行了130多次,实验结果在不同国家基本相同,有20%~40%的人会犯从众的错误。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众行为有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真从众和权宜从众两种情况。
第一类是“真从众”。真从众是指人们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这种从众行为是表里如一、心服口服的。
在真从众的情况下,群体成员保持着与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成员在心理上也不存在冲突。这是一种群体与成员之间的理想关系。
第二类是“权宜从众”。虽然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是内心并没有完全认同群体的做法,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才做出屈服于群体的选择,这种从众行为就是权宜从众。这种从众行为只是表面的,并不是真正地接纳。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从众行为都以权宜从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之间往往都有一定的利害关系,许多情况下,人们不得不为了一定的现实利益,做出一些和内心选择不一致的决定,从而保持和群体的一致,这个时候的行为就是权宜从众行为。
为什么会从众
从众行为的产生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信息的影响;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信息的影响是指个体经常获得外来的信息,正是这些信息促使人产生从众行为。每一天我们都在从别人的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任何一个人的知识经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适应自己遇到的每一种情境,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的世界。在信息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信息源。
社会规范的影响是指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中,个体需要与多数人的观念和行为保持一致。一个社会群体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进行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个体只有与社会群体取得一致,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群体,否则他将困难重重。
具体分析起来,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众可以找到行为参照。
在许多购买情境中,消费者由于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有关产品的知识经验,不能肯定地做出购买选择。这时消费者就会选择一个参照系统进行比较,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多数人的选择,自然就成了可靠的参照系统。
对于多数人共同的选择,消费者的信任度会大大提高,这样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大部分人都这样做,应该有充足的理由,选择不会有错。因此,在信息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到人多的商场购物,到生意好的饭馆吃饭。
第二,从众可以避免偏离恐惧。
偏离恐惧(Fear of Missing Out,FMO)是指个体担心由于与群体不一致,而受到群体排挤、抛弃的心理担忧。“枪打出头鸟”是中国的古训,暗喻如果偏离群体,就会受到打击。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如果一个人表现得过于突出,偏离群体的正常情况,就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制裁。例如:办公室里新来的年轻女职员,如果穿着过于前卫、暴露,与大家的着装风格差异太大,就可能体验到舆论的压力。
社会心理研究发现,大家更喜欢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对于偏离群体的个人往往会厌恶、拒绝。当群体出现不稳定状态时,首先被排挤的往往是先前偏离群体的成员。
大部分人都有这种偏离恐惧,感觉自己偏离群体时会产生焦虑。个体越害怕偏离群体,就越倾向于从众。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人们对偏离恐惧更敏感。
第三,从众可以适应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求,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归属于某个群体,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个体的自我价值来源于社会支持,无论我们归属于哪个群体,都期望在这个群体中获得认可,维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这个人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益于这个人的心理健康。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为了获得肯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人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保持和大多数人一致,采取从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