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市值:如何高效获得持续影响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 形象管理就是仅展示优点 —

按照弗洛伊德广为人知的心理动力论,“我”有三个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而从形象管理的角度看,“我”包括两个部分:“自己眼中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两个“我”的统一过程,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几乎每个人都会对这两种“我”产生认知偏差,企业家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参与的外部活动很多,公司开会、论坛活动、客户谈判、对话投资人……不同场景下扮演的角色不同,但不管怎样包装,他们都希望展现自己最优秀、最强有力的一面,久而久之,他们很容易产生错觉,认为形象管理就是将自己的优点放大到极致。这是个危险的错觉,因为自己眼中的“我”越完美,与别人眼中的“我”的差异就越大。

我读大学时写过一篇人物特写,讲河北一位企业家收购国有药厂后将其转型的故事。我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点评作业的是著名报人、《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先生,范先生写下了七个字的评语:施粉太多未必美。此评语令我终生难忘,意思是主角光环太强,反而让人物不可信、不可亲近。

新闻客观性原理指态度上的不偏不倚、事实与意见分开,这是新闻学最永久,也最不容易把握的命题。这个道理知易行难,即使成熟媒体人都懂得多维度信源的重要性,但他们偶尔仍会从天平一端跳到另一端,将报道对象描绘为天使或魔鬼。

现在换一个角度,有的企业家倾向于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包装得很完美,这其实是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眼中的我”,会埋下隐患。我在媒体工作时,处理过很多非常无理的改稿要求,如某次记者写到一位企业家冬天在衬衣内露出了一截秋衣,对方就几次打来电话,一定要记者删掉这段描述,觉得这显得自己太土气。还有一位投资人,因为他投资的一位创业者在接受采访时无意中透露他性格暴躁,他就臭骂了这位创业者一通,逼着对方去找媒体改稿,删掉这一部分,他用这种极为暴躁的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个不暴躁的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遇到有这种倾向的老板,团队也自有一套对付的办法。某世界500强公司的一位公关部负责人曾告诉我,自己入职第一天获得的提醒就是要找机会进老板办公室观察一下,了解他常看的报纸、杂志有哪些,最好再请老板的秘书吃次饭,了解老板经常关注的线上信息源(如微信公众号),然后下功夫与这些平台搞好关系,广告也主要投放在这些方向上,这样,老板看到和自己相关的内容几乎都是赞美之声。

她在此基础上还有发挥,就是将亲近公司的,或者老板最喜欢的意见领袖都聘为外脑,建群定期沟通,群里老板也在,谈论的内容自然是让各方满意的。偶尔公司在财报发布内容或者有其他利好时,请这些意见领袖发朋友圈,老板还能看得见。长此以往,老板自然觉得“自己眼中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是高度统一的。但是,2016年,这位创始人陷入巨大的舆论危机,整体形象几乎一触即溃。面对冲击,他瞠目结舌,仿佛被从天而降的陨石击中,想不通为何世界突然就对他充满恶意。

不知不觉将自己架上神坛,是有风险的,人设的崩塌比建立要快得多。还有少数创业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自恋倾向,他们热衷于做网红,对外解释是如此可以低成本扩大公司知名度,而真正的驱动力还是自己的表演型人格。

罗永浩虽然不是粉丝最多的创业者,但他的粉丝忠诚度很高。他是个善于自嘲的人,一面谨小慎微,一面得理不饶人;一面腼腆害羞,一面骄傲自大,虽然他常常体现出极端挑剔的一面,但这一面也被演绎成了匠人精神。这样的人设让人无法发力打击——你想把他踩进尘埃里,他告诉你:哥们,我本来就在尘埃里站着呢。虽然到2019年年初,锤子科技的资产已经被冻结,但如果没有罗永浩用自己“不完美”的形象给公司“续命”,恐怕情况比现在要糟得多。

每一个人都是钻石,磨砺的角度不同,就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如果非要把钻石压成平面,就会制造出一面哈哈镜,只能看到变形的自己。建立人人都喜欢的形象可能只是妄想,请记住:没有一条道路是通向真诚的,而真诚是通向一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