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要过年了,我们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尤其是在晨圈时间唱有关过春节的儿歌: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虽然这首儿歌有些长,但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们1月23日开始放寒假,2月13日开园,不可能和孩子们一起欢度春节了,但这首儿歌可以让他们体验中国人传统的过年方式。
这周五,我们提前邀请家长来园参加迎接春节的联欢活动。王莉老师表演了偶戏,讲述了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表演偶戏用的玩偶“年怪”和黄色小鸭子是李玲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做的,“年怪”形象是全凭想象设计的。她的心灵手巧,令我们惊叹不已。李玲说在接触华德福教育之前,她不知道玩具是可以自己做的。而现在,她做起玩具来可谓得心应手。
我在英国学习的时候,学校专门请了一位珍妮(Janni Nichol)老师为我们讲解庆祝节日的意义。珍妮在剑桥华德福幼儿园当老师,她班上的18名幼儿来自16个国家,她问家长们是否还过自己国家的节日,绝大多数都摇头。按照传统,圣诞节是英国最重要的节日,但现在过节大家就是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完全没有传统过节的氛围。问及孩子们对圣诞节的印象,孩子们会说:“收到许许多多礼物。”
在古代,庆祝节日是家庭、社区生活中最重要、最快乐的事。节日前的各项准备,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珍妮认为应该庆祝传统的节日,通过节日让孩子们有一种归属感,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的确,节日是保留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我年幼的时候,每逢春节才能穿上新衣服,吃到糖果和丰盛的年夜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任何时候都能买新衣服穿,任何时候都能吃到丰盛的饭菜,那种到了一定的时间才能做某件事的期盼感没有了,年味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得2000年,我在日本参加了富士山附近一个小镇庆祝秋天的节日,镇上的大人、小孩一律穿上日本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喜气洋洋,那一刻我感觉到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日本。
节日表达了迎接新生活的热情。在幼儿园营造出一种节日气氛非常重要,比如对教室进行装饰、举行一定的活动等。但如果老师不能深入理解节日的意义,最好还是别庆祝。珍妮在她的幼儿园举办了一个秋天苹果节,为此他们常常会花一个星期来准备。届时小朋友到果园采摘苹果,然后一起榨苹果汁、唱苹果歌、讲苹果故事,共同品尝苹果的美味,陶醉在苹果甜甜的香气中。教室则布置成秋天和苹果的颜色。节日当天,幼儿园还会请来一位苹果阿姨,穿上象征大苹果的外套。通过这个节日,珍妮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觉能力,让孩子亲身体会到苹果和我们生活以及大自然的关系。
这周,第一位鼓励并资助我出国的吉姆(Jim)表示,看到我把华德福教育带到中国的决心和勇气,他要捐助500美元帮助幼儿园进一步发展。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德国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在德国华德福教师培训学院学习的女儿及其同学毕业前需要实习并写一篇论文,想到我们园来实践。她们会从德国带来必需的乐器和玩具,她的女儿准备的论文主题是“如何不用语言和孩子们交流”。我当然表示热烈的欢迎。
寒假将至,我不用一大早去等公共汽车了,可以在家里尽情享受自由的时光,也陪家人好好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