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育儿方式
在英国学习华德福幼儿教育时,专门有节课讨论婴儿的爬。老师肯(Ken)说爬对正常发育的婴儿来说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而现在的英国,有些幼儿却没有经历爬的阶段,直接开始站立、行走。他们的父母迫不及待地想让幼儿练习站立,发育的必经阶段被人为地干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出现计算、书写等方面的困难。肯认识一位8岁男孩,因淘气,小时候常被父母绑在桌椅上,现在他的学习比同龄孩子落后。因此在幼儿园任教时,肯每天都组织一些活动让幼儿在地上爬来爬去。
六十多岁的南非同学彼得告诉我,十七八世纪的英国,由于受宗教影响,人们认为爬是动物行为,而人是高于动物的,所以不应该让婴儿在地上爬,于是人为制造障碍阻止婴儿学爬。我很惊讶,这样的一套理论不仅没有帮助婴幼儿健康发展,反而会妨害他们的正常发育。彼得还认为,让幼儿提前认字、写字、算数,易把孩子引入一个狭窄的智力领域,抑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中西方育儿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一个不同是,中国人习惯让孩子与父母或老人睡在一张床上;西方人则从婴儿开始,就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这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更科学合理,很难说。有人主张,孩子从小需要与母亲有更多的肌肤接触,有助培养安全感和亲近感。也有人主张,孩子从婴儿期就在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上睡,有助培养独立性。但有一点我确信无疑,婴幼儿需要父母的肌肤相触,需要被拥抱被爱,需要听到父母的声音(不是吵架声),需要闻到父母的气味,总之他们需要温暖。鲁道夫·斯坦纳也认为,在婴幼儿期,孩子是用感觉器官来认识周围世界的,母亲的拥抱是婴儿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婴儿用整个身心感受母爱的温暖。
现在是冬天,孩子来幼儿园穿的衣服多。中间出去玩的时候,换鞋子、穿外套、戴围巾和帽子,就要花去好长一段时间。大家挤在鞋柜附近,推推搡搡,时常出现哭哭啼啼的现象。我想起德国老师弗蕾娅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用一首童谣来引导孩子:“先脱大衣,再脱帽子,穿上鞋子,洗洗小手,静静坐到椅子上。”于是,结合孩子们穿戴的具体情况,我们也编了两首童谣。外出前唱的是:“换上鞋子穿衣服,戴上帽子系围巾;戴上你的小手套,大家都来拉绳子。” 回来进大门时唱:“松开绳子上楼梯,一个跟着一个走;脱下手套解围巾,摘下帽子脱衣服,再把鞋子换一换。” 考虑到换鞋子时造成的拥挤,是因为孩子们事先没有摆放好,每次找起来费时间,我们给每个孩子的鞋子画了一个“家”,固定了位置。
周三,我从家里拿了一个抽屉做的小拉车,是邻居王荣亭伯伯送给我们园的。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一个孩子坐在车里,两个孩子拉绳。现在,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等待,一个接一个地轮流坐小车。起先,我们拿某个玩具到户外,几个孩子都来抢,没有抢到的孩子就生气。于是我们索性把玩具收起来,谁都不能玩。后来想想,这样也不是办法,永远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有一样的玩具,唯一的办法是教会孩子学会等待,等别人玩好了,再轮到自己。这也是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