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下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实践与探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习近平,2022)。这意味着,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口的全覆盖,56个民族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3](习近平,2019)。这也意味着现代化的各方面要素一项都不能少,无论是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还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角度看;这还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所及的区域一步也不能迟,各地区要实现共同现代化、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收入视角看,难点在低收入地区和低收入人群。2021年按美元计算,全国人均GDP为11880美元,其中31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均GDP低于平均水平75%的省(区)有河南、云南、西藏、青海、吉林、河北、贵州、广西、黑龙江、甘肃;按收入5等份划分,人均GDP居后40%的是宁夏、新疆、河南、云南、西藏、青海、吉林、河北、贵州、广西、黑龙江、甘肃。可以看出,民族八省区中,有7个人均GDP位居全国的后40%。从人群看,2021年全国居民按收入5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32.8元,20%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45.5元,分别是20%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70%和21.49%,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72%和52.51%;城镇和农村的收入5等份分组的收入情况如图1-1所示。[4]

图1-1 全国居民2021年居民按收入5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绘制。

少数民族聚居区是相对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樊杰、周侃、伍健雄,2020),也是我国最底层40%人口的集中分布所在地区。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民族地区现代化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有学者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研究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宁亚芳(2021)认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地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问题。中华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化。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形成了民族地区与国家之间、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惠互利关系,构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动力机制。王岚、陈敏(2023)认为,推动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张智勇、文传浩(2022)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和路径指引。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民族地区融入与服务全国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同步现代化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不同,本研究所指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重点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探讨推进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的政策支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