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奇才苏东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授官

权,是个好东西。有的人一旦有了权,还希望获得更大的权。

王珪就是这样的人。

王珪本来并不坏。他以前生性耿直,待人客客气气的,尤其是对于培养提拔人才方面,总是多栽花、少栽剌。

但是,自从他仅次于宰相之位之后,他的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何不趁机更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宰相位置,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有这个机会,不排除异已,不趁机上位,还等啥?

他想当宰相的欲望,是如此强烈。

有了这个私心之后,他的出发点,不是在大宋江山,而是在他自己。

然而,皇帝与皇后曾经明确指出,苏轼与苏辙是将来的宰相。而他呢,皇上没有对他任何承诺,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此时,他看见王仁宪站在皇帝身后,甚至在拿眼睛挤兑他,告诉他,这是排挤苏轼的最好机会。此时不下手,何时下手?那等苏轼在朝堂之上立住脚跟,就是他王珪听命于苏轼之时。

不行,一定不能心软,一定要把苏轼赶出去。

王安石是他的盟友,既然王安石已经在前面说了,他就要在后面再次跟进,加强力量。

“陛下,臣认为,王安石大人言之有理,”王珪说,“让苏轼在县基层做起,或者先当一个小吏,也未尝不可。”

王安石建议当县主薄,王珪却建议当更低的官,可见王珪是多么的居心不良。

接着王珪又补充道:“苏轼的文采,那是没有说的,可是他的干才,却没有让我们见识。外派苏轼从底层做起,对于大宋,对于他个人,不无好处。”

王珪的语气很委婉,虽然没有王安石那么强硬,但是却一个颗软钉子,稳稳当当插入到仁宗脑门,使仁宗听了更加坚定将苏轼外派的信心。

仁宗当然没有觉察到王珪的私心,他没有看透王珪,但听王安石与王珪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此时,仁宗本来要从此重用轼的,可是他现在却有点犹豫。

仁宗不想让后世人觉得他是一个刚愎自用的昏君,他要让后辈人觉得他是兼听则明的明君。

仁宗确实也做到了这点。

难怪清朝乾隆当皇帝时,他说最佩服的皇帝,历史上有唐太宗、宋仁宗与康熙大帝。

宋仁宗因善于纳谏而成就了包拯,使包青天千古流芳。

当时,包拯为御史时,负责考核官吏。他觉得三司使张佐尧能力不行,要罢免他的官职。

可是,张佐尧是仁宗宠妃的伯父。

仁宗就把张佐尧外调到地方任职,包拯听说后,极力阻止。

仁宗对包拯说:“就给张佐尧一个机会。”

这句话似乎是皇帝在给大臣求情。

谁知包拯并不领情,而是不依不挠,说:“一个没有本事的官吏,无论到哪里都没有本事。”

仁宗被包拯说得没有退路,只得罢免了张佐尧的官职。

回到后宫,那个宠妃听说后,在仁宗面前哭哭啼啼,说:“皇上是一国之主,这点事您都被大臣所左右,那天下岂不是乱套?”

仁宗听后,不仅不生气,而是笑哈哈地说:“我相信包拯的决策。”

现在,对于任命苏轼职位问题上,大臣意见,二比二。仁宗不愿意自己武断,他还想听欧阳修与韩琦的意见。

欧阳修一直没有说话,仁宗转身问:“欧阳大人,你的意见如何?”

仁宗心想,欧阳修肯定会赞成苏轼留在朝廷,只要副宰相欧阳修赞成,那么宰相韩琦就不会强烈反对,这样赞成意见就是四比二。在这样的形势下,留用苏轼在朝廷为官,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也成就了他的一桩心愿。

欧阳修犹豫不决。

其实,欧阳修一眼就看出仁宗皇帝是怎么样想的。

虽然他不知道皇帝要培养苏轼当宰相,但欧阳修也同意范镇的意见。

然而,苏轼现在是他的学生,欧阳修是要面子的人,他不想让后人评价他有私心,正如曾巩的名次也要排在后面一样。

现在对于任命苏轼,大臣们起的争执,欧阳修觉得他要避嫌。

欧阳修原本不想表态,顺其自然发展,但现在皇帝亲自点名,要欧阳修拿明确意见,这下他不可能推辞。

他只有闪烁其词,说:“苏轼确实是难得的人才,皇上是什么意见,臣就是什么意见。”

这句话说了,等于白说。表面上是对皇帝的恭维,实际上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这让仁宗失望至极。

欧阳修也是想表达留用苏轼到朝廷,但他没有明说。他觉得皇上应该知道他的想法,而无须明确说得那么直白,因此他只说得模棱两可。

接下来,欧阳修补充道:“像苏轼这样的人才,朝廷应该把他当成宝贝来培养。将来天下的文章,只知苏轼的,而不知欧阳修的。”

最后这句话,似乎欧阳修在吃醋,使仁宗皇帝听了如鲠在喉。

仁宗本来指望欧阳修,谁知欧阳修没有明确表态,这样的格局,仍然是二比二,没有实质上的突破。

仁宗极其为难,他把希望寄托在韩琦身上,说:“韩相国,你是什么态度?”

这时,面对如此境况,韩琦的意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韩琦是老臣,对这样的事,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他不想两面都得罪,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韩琦咳嗽一声,准备发言,在场的人莫不凝神细听。

“依臣之言,双方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让苏轼挂大理评事头衔,但是不留在朝廷做事,外放到地方为官,叫他到外面磨炼一下,对他自己的发展有好处。将来他能够成才,再调他到朝廷效力。”

王珪赶紧接话:“还是韩相国想得全面。臣以为,陕西省凤翔县离汴京城不远,何不让苏轼就到那里去任小吏?”

王珪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在皇帝与其他大臣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的时候,他这么一提,就是想引导众人同意他这个任职方案。

众臣都看仁宗表态。

仁宗沉吟半晌,并没有完全同意王珪的意见。

他还在心里想刚才韩琦的话。这个韩琦真是八面玲珑,两面都不得罪,都照顾了所有人的情绪:叫苏轼领大理评理,名分上是在朝廷,照顾到了范镇、司马光的意见;叫苏轼出去磨炼,照顾到了王安石、王珪的意见。

真是老滑头。

仁宗心里默默地想。

仁宗对于韩琦的建议,虽然不满意,但却没有任何绝对的理由反对,毕竟任命大臣职务,需要一定的程序,他不想一个人说了算。

试看仁宗最后如何表态决策,请看下章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