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理论及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加快“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下同)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1.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职业院校教师承担着传承价值、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决定着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尤其是“职教20条”颁布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数为刚从学校毕业或是从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年限较短的教师,他们一般为硕士研究生或本科学历,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薄弱、专业发展动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他们专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发展需求、科研能力发展需求、良好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的发展需求以及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发展需求郭丽君,吴庆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需求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5):106-111.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有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强烈需求,期望获得学术圈的认同。同时,他们也渴望在良好的组织环境下进行工作,获得工作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教师角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和策略,成为教练型教师,实施项目式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运用各种信息化工具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包含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三个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与需求,职业院校与职业院校青年教师都必须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青年教师要具备主动寻求专业发展和与他人互助学习的意识,学校必须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2.“同伴互助”是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过程。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学校改革的诉求下,教师专业发展逐渐由个人发展向群体发展转变。教师群体的发展使教师改变传统孤立工作的方式,要求教师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分享经验,共同反思,改进教师个体在专业上的知识、态度、能力等,实现个人所不能实现的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同伴互助”的核心要义是教师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与指导,相互学习以实现彼此的专业发展。教师“同伴互助”是教师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在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开展教师“同伴互助”,有利于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伴互助”最早是在1982年由美国学者Joyce和Showers提出,当时主要用于促使教师掌握某种新的教学技术和策略,改善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效果。这种教师间相互帮助的方式被英美等国的很多中小学采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今,教师“同伴互助”已成为众多国家所采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2000年,余文森、丁钢、朱宁波等在国内引入“同伴互助”的概念并开始研究。后续的研究表明,“同伴互助”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难题,使教师能创新地提出各种教法、学法。“同伴互助”逐步成为教育学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的研究业已证明,教师“同伴互助”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而且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同伴互助”有助于在高职院校形成教师之间协作互助的校园文化,教师“同伴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校本教研是一种合作性的参与式研究,强调研究的民主性,包括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学校管理者、其他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

教师“同伴互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有研究者认为,拥有同伴关系的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态度更为积极,更容易习得新的行为,也能更合适地将这些行为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了强化职院校本教研的效果,应充分发挥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的作用。教师“同伴互助”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职院校本教研的绩效;形成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支持和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更新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技能,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增进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

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在工作中主导并参加了许多教师“同伴互助”活动,例如:师徒结对、读书交流会、听课评课、同伴观课、课程建设、集体备课,微课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产业学院建设,合作指导学生比赛(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申报课题(科研课题、教改课题),社会调研、社会服务(乡村振兴团队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笔者从同伴身上学到许多实践性知识,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同时,笔者也意识到这些“同伴互助”活动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听评课的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探讨难以深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同伴互助”的效果。学校该如何改进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教师怎样才能和同事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进行有效合作?这些问题激发了笔者极大的探究兴趣,促使笔者进行本研究。

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之间“同伴互助”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地位待遇稳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01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20)[2022-04-17].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801/t20180131_326144.html.

2019年1月,职教20条明确提出实现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为此要多措并举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分专业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2-13)[2022-04-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l.

2019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要将“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10-18)[2022-04-17].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8/content_5441474.html.。注重通过“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2020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聚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领域和重点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发展支持系列举措:在建设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方面,提出健全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夯实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等措施,继续实施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在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方面,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等措施。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鼓励教师使用“同伴互助”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对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职业院校加快建立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学科研团队。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应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要求各职业院校为教师创设相应的平台与活动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让教师们能够在这些平台和活动中与其他教师增进交流、交换观点、探讨问题,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与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相契合。

从教研室、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基层组织更加重视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教研组作为一种教师“同伴互助”组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组织教师进行合作、研究教学、提升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研组要求教师以学科背景为基准来开展全员参与的合作活动,合作内容听从教研组长的统一安排,这种行政指令性的合作方式难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也无法关注到不同层次教师的个体需求,易使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流于形式。学校应积极培育校园“同伴互助”的氛围,搭建“同伴互助”的各种途径,教师“同伴互助”应遵循教师的意愿,由教师自主选择合作对象,共同商讨合作内容。将合作的主动权下放给教师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同伴互助”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教师同伴互助”的经验来改进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