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理论及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实践意义

从我国高职院校校本教研实践来看,教师“同伴互助”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教师层面来说,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借助教师集体的力量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十分重要,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化对教师“同伴互助”现状的认识,看清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科学的方法进行“同伴互助”,尽量少走弯路,在校本教研中能够借助集体的力量不断成长。

本书力求通过国内外“同伴互助”的文献综述和对国内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合作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教师“同伴互助”的思路和措施,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果。

本书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集中研究探索“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思路、实施路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更好地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提供策略。我们希望研究能在以下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团队发展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教师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职业培养体系”,为教师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的改革创新和科研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全面提升,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校本教研质量,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师队伍,教师获得成长最终也将反哺学生,带动高职院校加快发展。

第二,本书的研究成果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AIB职院”)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可以在全省高职院校推广使用,即形成高职院校教师建设“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能够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提供实践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