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院管理学概述
医院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欧美国家,它是管理科学与医院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医院管理学已形成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在指导医院管理实践、推动医院和卫生事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医院管理学的概念与特点
医院管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阐明医院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一门应用科学。医院管理学为医院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它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个交叉学科。应用科学表明,医院管理学指导着医院的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交叉学科体现在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受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影响较大。
二、管理学与医院管理学
管理学是对管理基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反映的是管理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医院管理学是研究医院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是对医院管理活动及规律的总结和概括,它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医院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与医院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管理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管理活动的规律,更重要的在于运用管理活动规律去指导具体管理活动。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在医疗机构中发挥其功能的纽带和桥梁。
2.医院管理学是构成管理学的内容和基础之一 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的管理学离不开具体的管理科学的支撑,例如医院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军队管理学等。医院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军队管理学等),共同构成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各分支学科基础上的概括和提高。
3.医院管理学必须以管理学为基础,受管理学理论的指导 医院管理必须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去分析研究医院管理问题。管理学运用于医院管理研究,不仅是管理学实践性的要求,也是医院管理学科学性的要求。
三、医院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医院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医院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管理现象和规律,以及影响医院运行的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和制约机制等,以便找出规律,提出适合医院环境的恰当的管理方法。医院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医院管理学科体系的方方面面,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和应用管理研究两大部分。综合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医院概况和医院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医院的概念,医院的类型,医院的产生与发展,医院的性质和功能,医院管理的对象、任务和职能,医院管理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等。此外也研究医院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管理等。应用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医院这个系统中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各要素的具体管理问题,包括人的管理(组织人员管理)、事的管理(医疗业务活动,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信息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财的管理(即经济管理,具体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核算、成本核算及实行的各种经济管理制度)等。
需要指出的是,医院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有着自身学科的特点,所涵盖的内容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医院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进展而与时俱进的,在每个特定历史时期,医院管理学都有其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容。医院管理研究者应根据时代特点和时代具体要求确定重点研究内容,以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指导医院管理实践。
四、医院管理学的发展
医院的科学管理始于20世纪初,医院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则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医院管理学的形成源于管理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的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院的迅速发展,使医院的医疗与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受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国外一些大型医院开始将管理科学运用于医院管理实践,开始培训专门的医院管理者。1910年美国学者豪兰(Howland)等提出医院管理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倡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1917年美国外科协会开展了医院标准化运动,对不符合该协会标准医院的医生不予承认会员资格,此后这项运动在全美展开。193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开始设立医院管理课程。1935年美国外科协会调查委员会主席麦克依陈(Mac.E.chen)编写的《医院的组织和管理》一书,标志着医院管理学科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理科学得到空前发展,医院管理学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许多大学设立了医院管理课程,培训医院管理人员。受美国的影响,欧美其他国家及日本也纷纷在高校开展医院管理专业教育,培养专门的医院管理人才。到了20世纪60年代,许多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学术团体对医院管理科学进行系统研究,与医院管理有关的杂志和专著也相继面世,从而使医院管理实践与教育和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医院管理科学得到快速发展。
我国医院管理学起步较晚,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研究阶段
从解放战争开始,我国医院管理学进入初步研究阶段。在解放区创建的医院采用的是适合革命战争需要的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医院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国外管理体制和方法,但同时也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医院管理经验。1952年,中华医学会成立了医院行政管理研究会。1957年卫生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医院工作会议,并颁布了《综合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1962年,医院行政管理研究会配合卫生部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改进医院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后又制定了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工作四十条》。1963年,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编的《军队医院管理》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医院管理学专著,标志着医院管理科学在我国开始了初步系统研究。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医院管理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二)快速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管理科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医院管理学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卫生部在全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医院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修订颁发了《医院工作制度及各级人员职责》等文件,对整顿医院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1980年11月,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医院管理学术会议,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分会,这标志着我国的医院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开展学术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后,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地方医院管理学会及分会,使医院管理的学术研究进入了有组织的活动时期。在医院管理学会的推动下,各级医院积极开展国际性医院管理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和派人员出国研修及考察等;在教育培训方面,从1982年开始,上海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相继设立了卫生管理系,系统地进行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此外,不少省市还成立了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或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纷纷举办各种内容和形式的管理培训班。1991年卫生部成立了医院管理研究所,该研究所逐渐成为我国医院管理学研究和培训的中心机构。这些机构和专业的建立对培养高层次医院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科建设方面,1981年我国的第一个医院管理专业杂志《中国医院管理》在黑龙江创刊,随后一系列医院管理刊物相继问世,开辟了新的学术阵地,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与此同时,相关教材、论著也层出不穷,医院管理科学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医院管理科学学术体系得以形成。
(三)与国际接轨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缘于全球化背景对我国医院管理的影响。1997年,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现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也为医院管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医院面临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医院管理开始与国际接轨,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接轨,促使我国医院不得不转变经营与管理模式。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论,如医院质量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医院评审、追求卓越的医院管理等开始被引进并用于指导我国的医院实践。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的医院管理学研究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医院管理科学得以进一步发展,也使医院管理学的内容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学研究开始步入国际化轨道,并逐步融入全球医院管理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