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乃宣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矩斋初学登阶梯

劳乃宣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和母亲的家人共同度过的。从他四岁起,沈蕊就带着他跟随外祖父沈涛和舅父沈则可,先后在丹徒、震泽、无锡等地生活。七岁那年,他的外祖父、舅舅和沈开之先生曾带他游玩了惠山。在二泉亭上、景徽堂里,小小年纪的他与外祖父一起品尝二泉水烹煮的香茗,欣赏二泉周围的美妙景致。从二泉亭登山到达惠山山顶,纵眺太湖风景,历历在目。天下第二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五十年后,当他带着七岁的小儿子健章(字笃文)再次游览惠山,还作诗一首:“携幼来寻第二泉,妙高台俯万家烟。依稀五十年前梦,却顾童乌一惘然。”劳乃宣九岁那年,劳勋成调任江宁布政使司仓大使,母子二人才前往江宁与其团聚,之后陆续迁居苏州新桥巷、侍其巷。

那年,他的父亲带着他游玩镇江的金山寺,这金山寺殿宇楼台依山而建,只见寺庙不见山,父亲跟他说起: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他们一行兴致极高,一路游览了大雄宝殿、藏经楼、妙高台,夕照阁,还在“镇山之宝”观音阁中看到了“四宝”,即周鼎、东汉铜鼓、文徵明所绘金山图等。他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金山寺当时在长江中的小岛上,须得摆渡过去才行,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游故地时,五十六年过去,金山寺已在岸上,为此他写道:“笑与山灵再相约,他年见子江中流。”宣统三年(1911),担任江宁提学使的劳乃宣,又带同道一起去游玩金山寺,正值江水暴涨,金山寺又宛在水中,不承想正应了前面所作诗境。

劳乃宣大姐劳若华的《绿萼仙居吟稿》诗词集中的两首诗词,可以证明劳乃宣的早慧。一首是《春日和玉初弟韵》:“桃花红映唾绒窗,睡起斜阳上绣幢。一种春愁消不得,画梁柴燕又双双。”虽然劳乃宣的诗作已经无存,但足可证明年少的劳乃宣已能作诗。另有一首词为《明月棹孤舟·题玉初弟〈明月棹孤舟图〉》:“月映波光千顷翠,湿降篷,露华如洗。几点疏星,数行秋雁,别有闲中清致。一叶扁舟尘俗避,载村醦。若耶溪里,结网敲针,披蓑荷笠,且学子陵生计。”可见当时的劳乃宣已经能画画。从劳乃宣为大姐《绿萼仙居吟稿》的题签可知,他当时有了自己的书斋名,一为享帚精舍,一为摹兰亭之精舍。

出身书香门第,劳乃宣从一出生就被设计好了人生之路,那就是科举入仕。读书是打开科举之门的唯一途径。虽然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安定,但是他的学习却没有因此耽搁。从他的自订年谱中,可以看到他的几位老师。

七岁从师沈开之(名嘉薇,嘉兴庠生);

八岁从师李兰申(名德辰,德清庠生);

九岁从师高翼哉(名鸿猷,嘉兴庠生);

十岁从师赵斗南(名德魁,江苏江宁庠生);

十二岁从师程亦秋(名有年,江苏上元庠生);

十五岁从师余晓云(名承普,山阴咸丰辛亥恩科举人);

十六岁从师施云门(名传鏕,江苏长洲岁贡);

十七岁从师李棨(安徽怀宁庠生);

二十一岁从师袁石斋(名保楠,山东长山庠生)。

而在他的会试朱卷中则更有十五位师长,其中除上述各位外,另有堂兄劳承庆、伯岳孔宪勋、姻伯范梁、沈丙墀等。这些人有的是进士,有的是举人,有的是监生,虽然名气不大,但转益多师。特别是各地的先生方言不同,引发了他对音韵的好奇。这里简单介绍他的几位师长。

邵建诗,字叶辰,嘉兴人。诸生,与劳乃宣的外祖父沈涛关系密切。劳乃宣出生于直隶广平府时,邵建诗即在府中游幕。其生卒年、生平俱不详,以授馆为生。著有《听春阁词》。

余承普,字晓云。举人,官德清教谕。与李慈铭相交,和周星誉创“益社”。为徐虔复《寄青斋遗集》作序云:“光绪八年(1882)壬午仲秋之月谱愚兄山阴余承普拜撰”。可见,光绪八年(1882)他尚在世。

施传鏕,字云门,咸丰二年(1852)恩贡生,工时文制艺。著有《西台诗草》。晚年名声益噪,而诱掖后进,成就者数以百计,故人亦交誉之。

伯岳孔宪勋,是曲阜孔八府孔继泂后代,也是劳乃宣岳父的兄长。

沈丙墀,字辛楣,浙江吴兴人。丙午、乙卯、甲子顺天乡试挑取议叙太常博士。是沈家本的叔祖,与沈家本的父亲沈丙莹素来交往,沈丙墀曾作《夜雨宿保定遇辛楣话旧》:“频年事业太伶俜,夕税征轺暂息形。裹箬菹香初拨瓮,溉鬻鱼美试分腥。春寒把酒家山话,夜雨淋铃逆旅听。一枕华胥君莫唤,且容归梦到红亭。”

堂兄劳承庆,字梦熊,号云溪,光绪己卯科举人,同知衔,候选知县。

范梁,由于劳乃宣兄长劳乃宽娶其二女儿为妻,故为姻亲。浙江钱塘人,字昴生,又字楣孙。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任直隶威县知县。长于治狱,以廉察著声。光绪年间累迁广西布政使。

少年劳乃宣,有机会接触到天南地北的人,所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往往难以听懂,而他却渐渐地对承载地域文化的音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八岁的他就喜欢上射字之戏。

由于中国古代没有音标体系,学童们学习汉字读音规律的难度很大。唐朝出现了汉字读音的韵图。韵图中三十六字母与二百零六韵相结合,使每一个音节都有相应的位置。宋元时出现一种以韵图为依据的语音游戏——射字之戏。这游戏是由两人来玩,一人先随机确定一个字,用击鼓、弹指、拍掌等方法,按照韵图中的规则,发出三到四组不同次数的响声,每组响声代表不同的语音元素(如第一组代表韵母,第二组代表声母,第三组代表声调),每组响声的次数则代表相应的语音元素在韵图中的行数和列数;另一人依据前者的拍击声,识别语音元素,再把几组语音元素组合起来,从而拼出对方想要表达的字音。这种带有猜谜性质的趣味游戏,远比枯燥乏味的背诵更能激起孩童识字的兴趣。天性聪慧的劳乃宣,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汉字的音韵之理,从此与等韵学结下不解之缘。

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势力迅速发展到了江南地区。咸丰四年(1854),十二岁的劳乃宣随家人在苏州安顿下来,然而这种安定的生活却十分短暂。咸丰六年(1856),他的父亲劳勋成投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麾下的刘存厚帐下,参加了与太平军在镇江附近的战斗。五月,劳勋成随军驻守高资镇烟墩山,被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指挥的部队围困。清兵大败,驻营失守。乱军中劳勋成投水逃生,事后虽被人救起,但遭受死里逃生的惊吓,加上自身积劳成疾,十月在常熟病逝。十四岁的劳乃宣遭到丧父之痛,心里留下了浓厚的阴影。清廷追赠劳勋成为州判衔、奉政大夫。依据清代的荫监制度,劳勋成是在军中积劳病故,所以按例可荫恤后人,他的一个儿子可以入国子监读书。由于劳乃宣的兄长劳乃宽已经入县庠求学,因此这个名额就给了劳乃宣,他成了一名监生。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只有取得低一级资格者,方可参加高一级的考试。成为监生后,劳乃宣就不用参加童试,取得了直接参加乡试的资格。

此后的岁月,劳乃宣随着母亲和外祖父辗转迁移,从江宁到苏州,从苏州至常熟、泰州等地。

咸丰十一年(1861),十九岁的劳乃宣已经长成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此前一年,太平军攻陷苏州,他不得不再次踏上逃难之路。一家人在外祖父沈涛的带领下,先由海路至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再经陆路辗转至泰州,投奔做泰州税官的二舅父沈曾启(鉴亭公)。可惜的是,经过这一路奔波,加上担惊受怕,外祖父沈涛病逝于泰州。劳乃宣与外祖父共同生活了八年,外祖父不仅将音韵、训诂、诗学等相授于劳乃宣,平时言行中也将为官之道告诉了劳乃宣,外祖父临终前对他谆谆教诲:先师懋堂公(段玉裁)主张在原有十三经之外,增《大戴礼记》《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及《说文解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集为二十一经,自己全力关注经学,而于数学却了无建树,希望劳乃宣能在算术上有所研究,方可为知识提升层次,劳乃宣含泪答应。

这一年,他与曲阜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女孔蕴徽(字静涵)缔结了婚约,并跟随母亲和孔蕴徽的父亲孔宪怡一同乘船北上,准备至曲阜完婚,但行至宿迁附近,迫于捻军战乱,不得不重新折返回到泰州。

回到泰州,劳乃宣发现家中藏有十三经,但是刊刻印刷得混乱不堪,卷目次序也散乱无序。他有意将其重新校考核对,整理成卷,但苦于不知原有的卷目次序,因此整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好友彭燮堂向他伸出援手,把《十三经策案》借给他参详核对。在这一过程中,劳乃宣发现《十三经策案》对《小学》《近思录》两部著作的评价极高,认为这是学习经学的重要阶梯之作。求知若渴的劳乃宣决定到书肆购买这两部书,可惜价格昂贵,他无力购买,无奈之下,他只能用家中旧藏的数种诗集、文集从书肆中换回。

四岁开始发蒙入学,接受了十五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劳乃宣,对于如何治学、如何在学问中提高品格修养、如何发扬光大圣人之道这一系列问题始终感到困扰。《小学》《近思录》两部著作帮助混沌的劳乃宣开启了光芒,找到了彼岸的方向。如获至宝的劳乃宣,日夜诵读,茅塞顿开,“始知治学之道,为之憬然汗下”。治学育人的宝贵种子,深深植入了这个十九岁年轻人的心中。

劳乃宣发现,道德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那么又该如何入手?他继续探求着。道德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是具体的“事”,即“小学者,学其事”。少年儿童尚处在智力发育的阶段,还不能理解深奥的道理。因此,少年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应该从一件一件具体的“事”开始。“事”的内容包括穿衣戴帽、起居作息、待人接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通过指导少年儿童学做“事”,帮助其在日常生活中、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学习各种行为规范,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随着思考的进一步深入,他发现以“事”入手的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信仰构建的基础。所谓的“事”几乎包含了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仪规范。少年儿童接受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帮助其摆脱幼年的蒙昧状态,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步骤。同时他也发现,少年儿童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婉约优美的音乐、琅琅上口的诗歌、引人入胜的故事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另外,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反面训诫为辅。虽然训诫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难以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不能取得长期的效果。从《小学》中,他发掘出教育理念和方法,认为少年儿童阶段关键在“成人”。也就是说,以尊重少年儿童自身特点为基础,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其具备为人的基本素养;这样在成年后,就能更好地发挥“智”,避免在道德行为上出现偏差。

《近思录》是南宋思想家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理学入门书,是一部关于求学问道的著作,辑录了北宋四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言论。南宋以降直至明清,《近思录》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求学问道的入门性、阶梯性著作。在这部书中,劳乃宣领悟到了阅读经典的方法:《论语》和《孟子》被北宋四子认为是认识事物的准绳,要身临其境细细品读其义理,反省自身,更要日常玩味,才能求其真谛;读《周易》不能拘泥于一爻一卦的解释,苛求穷尽其义,而应该做到“知时识势”,学会自己去体会其中的真意;学习《诗经》不应纠结于字句和段落的解释,重点在于吟诵领悟,以明晓诗歌意义,从而通达政事,提高个人修养;而《春秋》等史书记述圣贤们治国安民的谋略和贤人君子处世安身的智慧,体悟学习这些内容是读史的基本原则,从而认识到治乱、安危、兴废、存亡的道理;要先通读《论语》或《孟子》中的一本后,才能更好地体悟史书,诵读、领悟、穷理是阅读中国经典的核心。

《论语》等经典是学习的圭臬巨著,那么该如何进行学习呢?劳乃宣在《近思录》中找到了答案:学习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首先,要明白学什么。要学习圣贤的精神品格、理想志向、智慧理念。其次,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教书育人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先从形象的、浅显的知识开始教育,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后,再进入抽象的、广博的领域去探索。再次,学习的渐进过程中,只有脚踏实地去探索,不断积累知识,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有所得,有所进步。读书不能贪快求多,更不能不求甚解,探索学习只有抓住旨要所在,勤学深思,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劳乃宣也在《近思录》中挖掘到了学习的具体方法:要全方位地学习,切问近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注意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识和智慧来源于思考,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十分重要,学会了思考,就学会了学习;要重视兴趣的培养,只有体会到一门学问的魅力,才能对其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奋力追求探索,才能有所收获。

正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些体悟看似平凡,却包含了学习过程、知行合一、以德为先等理念,对于劳乃宣自己和他的学生而言,都大有裨益。

第二年,劳乃宣仍在泰州,舅父沈曾启将西厢房给他做书房。这间厢房呈曲尺形,于是他就将其称作“矩斋”。“矩”,一为曲尺之意,一为法度规则之意。矩斋被劳乃宣视作梦开始的地方,直到晚年,他的著作中都有“矩斋所学”字样。

在矩斋里,年轻的劳乃宣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完善着、跋涉着,继续着对《小学》《近思录》的研究探索。弱冠之年的劳乃宣开始致力于义理之学的探究和弘扬。这个幽居在数平方米矩斋里的勤勉而聪慧的青年,开始了他攀登治学育人高峰的艰辛旅程。

那一年的秋天,他的兄长劳乃宽参加顺天乡试而中举人,对他而言,无疑产生了积极的鼓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