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书香门第籍青镇
鸦片战争为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史正式拉开了大幕,已经立国二百年的大清朝,如同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在汪洋中颠簸。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年头,中英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魏源出版了《海国图志》,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1843年11月14日),劳乃宣出生在其外祖父沈涛所在的直隶广平府(府治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而上一年,他的祖父劳长龄刚刚去世。
劳家虽非簪缨世家,但也可谓世代书香,科第不绝。先世原籍山东青州府乐安县(清雍正年间改隶武定府),明初时从乐安迁至济南府阳信县城东范家村,后来劳氏族人日盛,村名也改成了劳家店。
据《劳氏遗经堂支谱》记载,其九世祖劳可式(1647—1716)系劳乃宣烈祖父,字敬仪,号讱庵,康熙己酉科举人,先后任广东省香山县知县,户部广西司主事,湖广司员外郎、刑部郎中,浙江绍兴府知府。当时绍兴海塘漫溢,劳可式倡导修建海塘,又捐出千余两银子,颇有成就。
劳可式的长兄劳可嘉,为邑庠生,“子十一人,三列士林”。劳可式季子劳天宠,雍正丙午科举人,“乙酉充江南房考,所取皆知名士”。
十世祖劳天锡(1691—1718)系劳乃宣天祖父,字赉九,号省斋,例贡生,候选训导,可惜在二十八岁时因病去世。
十一世祖劳凤翔(1714—1786)系劳乃宣高祖父,字虞廷,诰封奉直大夫,兵部车驾司主事。少攻举业,但功名不利,以监生终身,却对医药颇有研究,“经史而外,百家之书,无一窥寻,而于《千金》《肘后》之秘,尤所究心”,并形成了“以王刘二家为宗”的伤寒与温病分治的学术思想。
十二世祖劳树棠(1739—1816)系劳乃宣曾祖父,榜名劳瑾,字宝琳,号镜浦,乾隆丁酉科副贡,癸卯科举人,甲辰科第三甲第七名进士。当年会试的副主考纪昀在《重刻活人辨证序》中称:“侍御劳镜浦,余甲辰春闱所得士也。”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设四库全书馆,纪昀为总纂官,劳树棠当时并无功名,但劳家与纪昀一家关系甚密,纪昀称:“镜浦家阳信,去余家仅四百里耳,戚谊相连者甚多。”《四库全书》所收医方论诸书,均延其参与校阅。取得功名后,先后为兵部车驾司主事、职方司员外郎、武选司郎中、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南河库道、直隶通永河道、江苏督粮巡道。为官政尚简清、兴利剔弊、所在有声。性廉洁,疏食敝衣,与寒儒无异。殁后,家无余资,一贫如洗,故一时称廉吏者,必首屈一指焉。这种书香传家的传统也影响了劳乃宣。
自劳乃宣曾祖父起,劳家就在江南定居,而至其祖父劳长龄时则入籍桐乡县二十五都南六图青镇东栅,即今乌镇东栅。
劳长龄(1786—1842),字松岩,号小山,监生,候选郎中,诰授奉政大夫,晋授中议大夫,是一位书画收藏家。王时敏《林峦幽村图》中留下了他的题跋:“近此论六法者,皆推石谷子。溯具所由实得法于烟客,奉常此幅岩壑幽涋,笔墨苍秀,直追董巨倪黄。陶镕而出,非貌似者可比。况题赠金孝章,尤其经意之作。元堪宝爱珍藏以为山房墨林之冠。”
劳长龄生有七个子女,德成、匡成年轻时即病故,劳乃宣的父亲劳勋成是他的第三子。
劳勋成(1813—1856),字汝懋,号介夫,又号桐叔,监生,直隶滦州榛子镇巡检、天津府青沧减河李村巡检、江宁布政司仓大使。著有《桐花词馆诗稿》《双红豆室词稿》。在《洺州唱和词》中有其一首《清平乐》:“乡襦甲帐,写韵供清赏。仿佛叶家眉子样,多个熏香小像。蛛尘重拂瑶奁,墨花和泪犹黏。肠断瘦吟楼畔,一钩新月初三。”又有一首《神女楼》诗:“缥缈难寻古画楼,照眉池涸半潭秋。汉皋冷佩江妃远,巫峡云深楚客愁。梦境已随仙境杳,琴声犹带水声流。吴娃主父无穷恨,竟日灵风卷不休。”
劳乃宣兄弟二人,兄长劳乃宽(1836—1902),字偶庵,同治元年(1862)举人,江苏候补知府,著有《浣花吟榭诗稿》《燕游草》。民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中收录其《南还示玉初》诗:“机云入洛旧齐名,倦鸟思还约耦耕。愿尔早将尘鞅脱,一帆逐我阖闾城。”又《还嘉兴视玉初疾》诗云:“白头兄弟话镫前,旧事依稀记昔年。怕上芝桥桥上望,山丘华屋倍凄然。”“宏文馆外少人行,寂寞门阑碧藓生。记得白袍如鹄立,满身风露听呼名。”“杨柳湾头噪晚鸦,金陀故里夕阳斜。庄严独有精严寺,却少墙阴梓树花。”
劳乃宣的大姐劳若华(1834—1893),号蕙櫋女史,著有《绿萼仙居吟稿》。太平天国时,曾随父母避居苏州,与弟妹等结诗社,唱和酬答。诗学宋人,词则清新婉约。如《夏日与厚庵弟联句》:“细葛含风趁晚凉,碧纱窗外又斜阳。竹深坐抚琴声静,荷净闲餐藕味长。炎日衔山云影薄,淡烟笼树暮天苍。飘来几点黄梅雨,沁透诗脾泛玉觞。”
特别要提及的是劳乃宣的外祖父沈涛(1792—1855),原名尔岐,号匏庐,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五年(1810)考中举人后,曾任江苏如皋县知县、直隶正定府(府治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知府、江西道员等职。沈涛幼有神童之称,曾从著名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游,被段玉裁誉为“他年若数传经者,门下应推第一人”。生平学尚考订,兼嗜金石,著述精湛。著有《十经斋文集》《柴辟亭诗集》《匏庐诗话》《交翠轩笔记》《铜熨斗斋随笔》《说文古本考》《常山贞石志》《论语孔注辨讹》等,并传于世。由于才气横溢,得到时任湖州知府戴廷沐(江苏元和人,进士出身)的青睐。他将自己的女儿戴小琼嫁与沈涛为妻。
劳乃宣的外祖母戴小琼(1802—1859)也是一位才女,著有《华影吹笙阁遗稿》,与沈涛二人举案齐眉,夫唱妇随,颇有情趣,两人诗才,难分伯仲,共享伉俪唱和之乐。如他们作于嘉庆十四年(1809)七月之望的联句:
月来皓云际,商声喧素秋。(沈涛)
怯寒衣袂薄,咽露草虫愁。(戴小琼)
树影踏疑碎,怪禽啼更幽。(沈涛)
夜阑吟不稳,一叶打人头。(戴小琼)
劳乃宣的生母沈蕊(1816—1882),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知书达礼,善作诗词,著有《来禽仙馆诗稿》。其中有《虞美人》:“玉台人去瑶天远,宝匣蛛尘罥。画楼空锁旧时春,惟有一钩残月吊诗魂。蟾蜍露滴香犹腻,密字真珠细。三生石上识芳容,想见绣帘开处不胜风。”
由于四叔劳绩成(字汝熙,号功甫)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病逝,因此劳乃宣一出生就出嗣劳绩成。而劳绩成的妻子李氏,乃道光癸未科进士、四川郫县知县李珙的女儿,在结婚前就已病故。所以对于嗣父母的情况,劳乃宣无从知晓。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一个江南千年名镇,原分乌青两镇,介于嘉兴、湖州之间,西为苕溪,东为车溪,二水分流而汇于镇。“左右环带,烟火万家,尽潆洄荡漾于二水中。”为什么劳长龄会落籍桐乡青镇?劳乃宣在《韧叟自订年谱》中称:“祖正郎公(长龄)寓居苏州,以浙江桐乡县青镇劳氏为宋时同族,因入桐乡籍。”居住在苏州的劳长龄何以会了解到青镇的劳氏与其同族,因资料阙如,始终未能找到答案。根据劳乃宽致劳乃宣的信件中所说:“祖父之迁南盖有不得已者,非以苏州之肥腻也。”也许其中的原因永远是个谜了。但从劳乃宣同治四年(1865)返回桐乡参加乡试时曾去乌镇一游,由严笠溪、严迪周等严氏家人接待似可看出端倪,那就是劳家落籍青镇与严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镇严家自明代嘉靖年间迁居青镇东栅,并在东栅经商赚钱后,建厅造屋,其住处为“严厅弄”,其后代中有严辰(1822—1893),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任刑部主事,不久辞归乡里。经十年辛苦,耗资4000元,纂修《桐乡县志》编定付梓。再看劳乃宣的进士朱卷中所载“桐乡县二十五都南六图青镇东栅”,可见当时劳长龄落籍东栅与严家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