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掌控的含义
我们将在第1章和第2章讨论自我掌控。自我掌控是一种公认的美德,但我们对自我掌控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层。说起自我掌控,我们会联想到一个不轻易动摇的人,在遭到别人的反对时,他也依然镇定自若。但是,自我掌控的内涵远比表面上的不慌不忙要深奥得多。如果问我们谁具备自我掌控这种美德,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某些人,如果再仔细想一想他们的言行,我们就会明白,外表是具有欺骗性的。比如,一位看上去无比潇洒的广告公司高管在会议上向一屋子的客户推销一份高风险的广告方案,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就像热门电视剧《广告狂人》(Mad Men)中的唐·德雷柏一样。但这一切只是表象。离开了位于麦迪逊大道的明亮的办公室,唐·德雷柏便开始放纵自己。他拈花惹草、酗酒成性,他也想改过自新,却屡屡失败,所以他的人生越来越堕落。他经常一整夜都出去花天酒地,但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他都会穿上洁白的衬衫,以掩盖他内心世界(inner life)的混乱。
古代哲学将会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掌控。我们会看到,自我掌控不是对某个任务或领域充满自信,而是一种表里合一,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能坚持自我。而且认识到人生中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它们构成一个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整体”。自我掌控为我们指引方向,赋予我们勇气,让我们能够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自我掌控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主要从两种哲学观点入手:一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尤其是关于“大度”(greatness of soul)的论述,这是第1章的重点;二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生与死的记述,这是第2章的重点。学者经常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与柏拉图的美德观进行对比,但我以为两位哲学家的美德观是相辅相成的。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用行动展示出来的美德,我们可以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大度的论述中找到极其精准而细致的描述。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大度就是苏格拉底的美德。我们对自我掌控的探讨最终将落脚于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决。因为带领雅典的年轻人质疑传统权威,苏格拉底被指控“腐蚀雅典青年”。面对谴责,苏格拉底表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镇静和高深莫测,对此我们也将加以审视。在这两章中,我们将以古代哲学思想为线索,以一系列来自电影、电视剧、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例子为参照,详细探讨自我掌控的具体内涵。
对于自我掌控的具体内涵,我们将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讨论:要敢于为自己争取,但倘若因为遭遇不公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或荣誉,我们也要懂得释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判断力,避免技术或所谓的专家知识以各种方式代替我们做决策,剥夺我们的能动性;要努力理解与我们意见相左之人——不是像诊断某种疾病一样简单地从心理上解释他们的看法,而是尽量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的观点;要意识到,我们周围的人即使蒙昧无知、充满敌意,他们的存在也不是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或令人害怕的神秘事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与我们是一样的;要学会理解我们对他人的责任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责任;要重新认识道德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自我肯定,而不是一种渴望外在回报的自我牺牲;不要美化自我逃避,不要将自己的弱点视作美德;要培养在失败时重整旗鼓的能力,如果遭遇不幸,那就化不幸为力量,重新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