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幸福:哲学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哲学与日常生活

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对于我们理解日常生活是有帮助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从哲学中汲取营养,解决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目标导向型事务的难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我个人而言,在哲学的帮助下,我对人生的很多方面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本书中,我将会穿插介绍我在这些方面的亲身经历。除此之外,我还会引用文学作品、电影和流行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来展示哲学的启迪作用。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加以解释,这些我们视为娱乐的活动其实另有深意。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关于如何生活的哲学观点。

我自己的故事涉及一项我非常热爱的运动——引体向上。在体育活动领域,引体向上属于小众运动,但全世界的健身训练和军事技能测试都包含引体向上。这项运动看起来与哲学毫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种狭隘的、以目标为导向的追求:通过努力训练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早在2014年,我便创造了吉尼斯一分钟引体向上的世界纪录,自那以来,这项世界纪录被打破了三次。多年来,我一直以打破这项世界纪录为目标来挑战自我。2018年,我再次创下一分钟引体向上的世界纪录,并把纪录保持到了2020年。最近,该项纪录再次被他人打破。在撰写本书之时,我正在努力训练,争取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我与这项小众体育运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偶然的人生际遇,但归根结底是源自我从小到大对运动的热爱——我从小就打棒球和网球,从八岁一直坚持到上大学。后来我开始练习举重,最初是为了打好棒球,因为举重训练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强壮。在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期间,我加入了牛津大学力量举重俱乐部,不为别的,只为练习举重。虽然说起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我之所以坚持参加引体向上这项小众活动,完全是出于哲学方面的原因。把自己悬挂在横杆上,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杆,如此循环往复——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项荒谬的活动。然而,正是在参加这种看似荒谬的活动的时候,我开始领会到自身导向型活动的意义。

在冲击世界纪录之前的几个月的训练中,我学会了处理伤病,接受失败。只有经历过失败,我们在奋力克服困难之后才会倍感喜悦,失败其实是这种喜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艰苦的训练中,我曾鼓足干劲,大声地激励一起训练的伙伴继续努力;在我无法完成艰难的训练动作,想要放弃的时候,或者是全力以赴冲击世界纪录,结果却功亏一篑,沮丧地倒在健身房地板上的时候,是训练伙伴的鼓励和支持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力量。在这样的训练中,我不但结交了朋友,获得了友谊,而且能够自由地表达真实的自我,这是我在其他地方难以实现的。如果不是因为引体向上这项活动,我不会与这些人有任何交集,也不太可能结识那些良师益友,更不用说找到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新视角。当我从引体向上的顶端下降,身体即将再次往上升起时,我学会了如何感受和适应重力——重力不是阻止我奋力向上的障碍,也不是什么外部世界的特征,而是与我共同参与一项活动的合作伙伴。这些都是我从引体向上活动中获得的一些感悟,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总之,引体向上不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一段让我不断塑造个性、发现自我的旅途。

引体向上训练似乎不太能归类为自身导向型活动,原因非常明显:训练引体向上主要是为了创造世界纪录——这也证明了每天长时间的训练是合理的,要不是为了创造纪录,很少有人会接受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然而,作为一项目标导向型活动,引体向上却具有内在意义,这两个方面存在一种矛盾关系,虽然一开始叫人难以察觉,却使引体向上这项活动成为孕育哲学观念的沃土。

其实,在引体向上训练期间,我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我也害怕失败,而成功总是转瞬即逝。面对这一切,我感到身心俱疲,我需要找到一个更宏大的视角来解释我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何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创造了目标导向型活动和自身导向型活动这两个相反的概念。当然,我接受的哲学教育也深深地影响了我认识事物的方式。我参加引体向上训练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起初是在研究生时期,我为了参加力量举重比赛而开始训练;成为哲学教师之后,我开始疯狂地追求打破世界纪录。多年以来,虽然我一直在阅读哲学,讲授哲学,解释哲学,但正是在引体向上的训练期间,我对哲学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目标导向型活动与自身导向型活动之间的矛盾是根本性的,读者也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遇到跟我一样的问题。因此,我想通过介绍我的亲身经历,以及我是如何意识到哲学对于追求幸福的重要作用,来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