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梁沛之间:曹操的家族
《三国志》有一条颇为离奇的记载,说东汉桓帝时,方士殷馗仰观天文,发现在楚、宋之界闪现出一颗耀眼的黄星。他据此判断:“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果然,这则预言在五十年后得到了印证,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天下莫敌矣”。“真人”就应在曹操身上,因为曹操的家乡沛国谯县,正位于梁、沛之间。
谯县,即今安徽亳州。曹操一族为汉相国曹参之后,世居谯县。汉桓帝时,宦官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养子曹嵩官至太尉,生曹操。但曹氏家族在历史记载上疑点颇多,比如关于曹嵩的来历,有说是曹腾族子,有说是夏侯氏之子,连《三国志》作者陈寿也弄不明白,索性写道:“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不过,在曹操开辟曹魏政权的征程中,来自谯沛的曹氏、夏侯氏宗亲发挥了重要作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诸夏侯曹”战功卓著,备受信赖。
据《水经注》载,谯县城南有中常侍曹腾、太尉曹嵩、颍川太守曹褒(曹腾兄)、长水校尉曹炽(曹褒子、曹仁父)、谒者曹胤(曹炽弟)等曹氏家族成员的墓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亳县博物馆为配合城乡建设,陆续在亳州城南、城西南及涡河以北抢救、清理、发掘了四十余座东汉时期的墓葬,从墓葬中出土的字砖可以判断,这些墓葬属于曹操家族成员墓群,与《水经注》的记载相吻合。
曹氏家族墓群包括董园汉墓群、曹四孤堆、薛家孤堆、张园孤堆、马园汉墓群、袁牌坊汉墓群、刘园孤堆、观音山孤堆、元宝坑孤堆、姜家孤堆等。目前仅有董园二号墓(曹腾墓)、张园汉墓的墓室对外开放,可供游人参观。董园二号墓由青石砌筑而成,墓门朝东,墓室由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东西侧室组成,甬道南北壁对称雕刻有神荼、郁垒人物画像,门额、门框、门扇均雕刻有画像。该墓据推断为曹腾之墓。张园汉墓由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十一个墓室组成,墓室多为穹隆顶(俗称窝顶),少数为拱形券顶,墓室之间多用拱形券顶相连接。由于随葬器物盗掘严重,墓主人身份较难判断,有学者推测为曹操之弟曹德之墓。
◎ 曹腾墓墓室,成长摄
◎ 曹氏家族关系图,张珍绘
◎ 曹操家族墓群分布图,张珍绘
曹氏家族墓群早期均遭盗扰,但仍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如铜猪、玉猪、银缕玉衣、玉枕、象牙刻尺、青瓷罐、釉陶器等。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刻写有文字的墓砖,达六百多块,砖上文字是“作壁人”(造砖工人)在砖坯未干之前用细棒刻写而成,涵盖篆、隶、草、真、行等各种字体,文字中有不少内容是在抒发底层劳动人民的不满与怨恨。它们对研究东汉末年社会生活和书法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亳州曹氏家族墓群已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多在亳州市博物馆展出。
银缕玉衣
亳州董园一号墓被考证为曹操之父曹嵩之墓。曹嵩在灵帝中平年间靠着贿赂宦官、给西园捐“钱一亿万”买了太尉之职,但仅当了五个月就被罢免。兴平元年(194年),曹嵩在从琅琊投奔曹操的路上为陶谦部将张闿所杀。
曹嵩墓此前多次被盗,出土时,玉衣仅剩头部和一只鞋保存较为完好,其他部位的银缕被抽空,玉片被毁,残留的玉片均散乱在墓室中。后经考古人员修复,才将完整玉衣复原。
◎ 银缕玉衣,成长摄
东汉,亳州董园一号墓出土,亳州市博物馆藏
银缕玉衣通长188厘米,肩宽59厘米,厚25厘米,分为头罩、上衣、裤子和鞋子等部位,由2464块玉片加上银丝编缀完成。根据东汉丧葬制度,银缕玉衣属于王侯级别使用。曹嵩生前官至三公,袭爵费亭侯,故而可以享用银缕玉衣。在同一墓葬中,还发现有零散的铜缕玉衣,考证应为曹嵩夫人丁氏殓服。
曹宪印
这是一组青铜套印,大小两枚,外层高3.5厘米,边长2.2厘米。狮钮,套在一起后,可以呈现大狮怀抱小狮的造型。但小印之中还有空隙,应还有一层套印,可惜已经遗失。外层印面刻“曹宪印信”四字,内层印面刻“曹宪”二字。
◎ 曹宪印
东汉,亳州马园村二号墓出土,亳州市博物馆藏
史书中确有曹宪其人,是曹操的女儿。《后汉书·皇后纪》载:“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可见曹宪与妹妹曹节、曹华同时被曹操嫁入宫中,成为汉献帝刘协的嫔妃。当时汉献帝已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此次联姻无疑是曹操进一步控制皇帝、谋求篡位的手段。后来,曹节被封为皇后,死后与被废为山阳公的刘协合葬禅陵。但曹宪的下落史书上并未交代。
曹宪印之主人是否为曹操之女曹宪呢?尚可存疑。按常理判断,曹宪作为已经出嫁的女子,不应归葬家乡。此外,在该墓出土文物中,并不见妆奁一类的女性用品,却发现了铁刀、铁鞭一类的兵器。因此,墓主也不排除是曹氏宗族中一名同名的男性成员。
“仓天乃死”字砖
砖上所刻文字,有的已漫漶不清,可释读26个字,为:“王复汝使我作此大壁,径冤我,人不知也。但抟汝属,仓天乃死,当搏……”其中“仓天乃死”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乃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奇迹般地吻合。
与该砖同一墓中曾出土刻有“建宁三年”的字砖,可知这批砖造于建宁三年(170年),这比黄巾起义的中平元年(184年)足足早了十四年。由此可推测,张角及太平道在起义之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布道传教活动,其口号“苍天乃死”在民间流传多年,厚植人心,甚至影响到了为曹氏家族墓葬砌砖的“作壁人”。
◎ “仓天乃死”字砖(左图)
东汉,亳州元宝坑一号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成长摄
◎ “曹腾”字砖(右图)
东汉,亳州元宝坑一号墓出土,亳州市博物馆藏,成长摄
砖上文字为“比美诗之此为曹腾字季兴”。
◎ “会稽曹君”字砖(左图)
东汉,亳州元宝坑一号墓出土,亳州市博物馆藏,成长摄
元宝坑一号墓是亳州曹氏宗族墓中出土文物及字砖最多的一座墓。出土字砖中涉及曹氏家族多名成员,其中“会稽曹君”出现频率较高,据字面判断应是一位担任过会稽太守的曹氏家族成员。在该砖刻有“会稽曹君天年不幸丧躯”字样,可知他寿命不长,属于英年早逝。
◎“人谓作壁乐”字砖(右图)
东汉,亳州元宝坑一号墓出土,亳州市博物馆藏,成长摄
字砖上写有一首五言短诗:“人谓作壁乐,作壁正独苦。却来却行壁,反是怒皇天 。”署名“壁长契”。可知这是一位名“契”的“作壁人”工长在工作时所刻,内容是发泄自己的苦闷和不满。这块字砖则印证了东汉末年五言诗在民间已经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