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4世纪危机”
寒冷化与东西分离
蒙古帝国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国家,然而从14世纪后期开始,帝国的运营遭受了挫折,这就是所谓的“14世纪危机”。
纵观北半球气温变动的数据,3—4世纪以后是地球不断变冷的时代,其间受打击最深刻的就是内陆的寒冷干燥地区。
由于寒冷,内陆的植被不断退化,家畜无法饲养,游牧民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南下。南方当然也有居民,于是就会爆发冲突,邻人也成了难民。这样的过程就是欧洲的“民族大迁移”和中国的“三国”及“五胡十六国”。
在经历寒冷时代后,8—9世纪以后气温逐渐回暖,这就是西洋史上的“中世”。欧洲人口倍增,土地得到开垦。当然不仅是欧洲,气候温暖对于任何地方的农耕民族都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亚和中国,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技术革新,生产和流通的发展都令人惊叹,这在历史上被称作“唐宋变革”。
内陆亚洲的草原不断扩大,游牧民族的活动变得频繁,其开端就是回鹘人向西迁往中亚。此后,契丹人和蒙古人也有同样的迁徙。
伴随地球整体温暖化,各地的人群逐渐恢复生机,而将这种种现象整合为一体的就是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世界史意义,也可以从上述角度去考虑。
如此说来,蒙古帝国的存在是以温暖化和由此产生的体制作为基础的。然而从14世纪中期开始,有利的条件陡然转变,寒冷化再次侵袭了地球。
随着气温下降,因温暖化而扩大的农业生产自然缩小,但这一时期更显著的特征是传染病的流行。欧洲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鼠疫正是在此时产生和蔓延的,地中海首次确认病例是在1347年。
实际上,鼠疫是从中亚通过蒙古帝国的商业通道波及地中海的。当然,受鼠疫影响的不仅有作为终点的地中海和欧洲,还有丝绸之路及沿线地区,一度贯穿欧亚大陆的交通干道和商业通路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为此,保持着松散统合的蒙古帝国本身也变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走向崩溃。特别是欧亚大陆东西的松散整合和联系,几乎从历史上消失了。
这是世界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件,我们现在所通用的东洋史、西洋史的分类,其实是从那以后才形成的框架。在此之前,东西几乎是连成一体的,唐朝历史就是其中的典型,粟特人从西方来到唐朝,东方文明影响西亚,这些都是司空见惯之事。
但自从“14世纪危机”以后,欧亚大陆的东西方成了彼此隔绝的区域。寒冷化造成生产衰退、疾病横行和商业萎缩,丝绸之路的整体活力下降。这是该时期特有的事态,也无疑是东西隔绝的原因,但分离之后长期没有恢复,毋宁说是由此后的历史进程所决定的。
江南群雄割据
那么在东西分离之际,位于东方的大元国又发生了什么呢?政局动荡和社会不安激起了内乱,其开端就是1351年的刘福通之乱。由于叛军都扎着红色的头巾,又称为“红巾之乱”。
这种类型的叛乱很符合中国历史的模式,反政府组织往往打着新宗教的旗帜,当时就是白莲教。白莲教是佛教的一种,宣扬末世论和救济思想。反社会组织为了加强内部的团结,需要一定的意识形态,而白莲教就是他们团结的纽带。
叛乱组织的形成过程很容易理解,只要涉及政府的违禁品就是反政府组织。由于政府对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食盐课以重税,自然会出现低价买盐和卖盐的人。即便是通过贩卖私盐牟取暴利,也依然比政府的专卖盐便宜。这些私盐商人被称为“盐枭”或者“盐贼”,他们聚集资金,通过新宗教团结一致,发展成反政府、反社会的组织。
当然,他们也会遭到官府的镇压,因此需要一定的武装。其间既有组织内部的抗争,也有组织之间的争斗。起于14世纪中期的红巾之乱,基本也在这一发展轨道上。
这些内乱势力中最强的是张士诚,他出身淮南盐枭,占据着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势力范围包含中国首屈一指的食盐产地和稻米产地。对于蒙古政权而言,这就如同被叛军夺走了钱袋和粮仓。
在当时的体制下,蒙古帝国一旦无法获得钱粮就万事休矣,与成吉思汗白手起家的时候已经无法同日而语。借助与商业资本的结合,蒙古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如果没有南方的经济作为后盾,大元国的中枢大都就无法运转。也因为如此,蒙古对张士诚的攻击必然异常激烈。
然而叛军并非只有张士诚,但势力最强的张士诚也无法战胜试图剿灭他的蒙古,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朱元璋的崛起
终于轮到主角登场了。同为红巾军的朱元璋以紧邻张士诚的金陵作为根据地,金陵在三国六朝时期称为建业或建康,朱元璋将其改名为应天府。日后,此地以“南京”为名,不仅是中国都市的代表,也正如“南京町”“南京布(nankeen)”等词语反映的那样,成为包含日语在内的外国语言中中国本身的代称。
尽管如此,朱元璋作为根据地的南京在当时并不是多好的地方。虽然曾经作为南朝和南唐的都城显得十分正统,但在当时早已偏离了政治和经济中心,拿日本类比的话就相当于京都这样的古城了。
相比之下,张士诚的根据地在江南三角洲的苏州,那里水田广布,生产力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比起京都,这有点类似于大阪。南京和京都都是地势稍高的盆地,当时比起下游要贫穷很多。
地缘政治的条件也不好,南京上游还盘踞着以江西作为根据地的强敌陈友谅。金陵的朱元璋很容易受到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夹击,形势非常不利。
但是,朱元璋趁着张士诚遭到元朝正面攻击的有利时机,调转矛头首先进攻上游的陈友谅。随着陈友谅灭亡,朱元璋解除了后顾之忧,迎来与张士诚的最后决战。
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是在1367年,随后将江南地区收入囊中,翌年即位建立明朝。但这并不是终点,朱元璋在即位之前就组织了北伐军,意在占领华北。
不久后,落败的蒙古政权从大都退出,转移到长城以北的据点,汉语中称之为“北元”。北元延续着忽必烈的血统,与明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但在明朝来看,长城以南汉人视为“中国”(4)的领土大体已从蒙古手中夺回,于是开始宣扬蒙古已经不再统治中国。对于刚即位称帝的朱元璋而言,这也是宣示自身正统性的必要手段。
忽必烈的子孙在位时期自不待言,即便血统断绝之后,蒙古的势力也并没有消失。此后,明朝与蒙古隔着长城呈现长期对峙的局面。
明朝的条件
这样南北分割和对立的局面,意味着蒙古帝国所统合的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重新出现了分裂。从地图上看,首先是蒙古帝国东西分离,只剩下东亚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农耕地区又从草原地区分离出来,这就是大视野下明王朝的建立。
受“14世纪危机”影响,蒙古帝国形成的初始条件已然丧失殆尽。所谓初始条件,就是指因温暖化而充满活力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以及掌握了两者边境的商业。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将游牧与农耕统合为一个整体才得以可能。
然而,由于寒冷化和“14世纪危机”,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无法运转,加上既是钱袋也是粮仓的江南落入叛军之手,此前借由流通、商业和经济连接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体系,至此已经难以维系了。
最明显的事例就是食盐,随着盐枭们一拥而起,食盐专卖制、“塔木加”、流通机构都无法运转。盐引不再用于交换,因而价值暴跌。这当然也影响到纸币,纸币沦为了废纸。于是,本应作为准备金储藏或是投入市场循环的金银都被隐匿起来,市场上频频出现货币不足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一旦经济不景气,人们都不愿意花钱买东西。不买东西就会出现剩余,物价难免下跌,最终导致生产的衰退。总之,由于通货紧缩的影响,这一时期陷入了巨大的萧条。
在无尽的萧条之中,明朝诞生了,这就是明朝的初始条件。明朝将要构筑怎样的制度和体制,随着时代推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将影响今后历史的走向。
(1)呼罗珊(Khurasan):西南亚古地名,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大致包含今天的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部分地区,历史上领土范围变化很大。
(2)梅尔夫(Merv):位于今天土库曼斯坦境内,现称“马雷”,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地。
(3)1日元约等于人民币0.05元。
(4)本书中作为历史语境出现的“中国”“中国本土”等通常指长城以南的汉地,并非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这一点敬请读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