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还是风华?
想了又想,我还是觉得,真正的教育留给人的,是生命的风华。
芳华也很好!“芳华”里有一缕发香,有一道青春的光泽,有一副玲珑的曲线,有一种恰逢其时的亭亭玉立……是的,电影《芳华》里不能缺少那些军队文工团的女孩子。那时,人的生命因为年轻而富有弹性,由此而绽放出青春的光彩与亮度。芳华很好,这份光彩与亮度诞生于身体,依托于年龄。
然而,人仅有芳华可能是不够的。
一次,我去听课:林海音《城南旧事》的节选——《爸爸的花儿落了》。那是一个初秋的早晨,适度的寒冷与清旷将时光雕塑得既静谧又庄严。随着文字的展开,我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里的那些僵硬与浅薄、那些固化的“壳”,渐渐开始融化、消逝,我就像浸在清澈溪水里的白石,水波款款地在我的周身汇聚、流动。
…………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全篇充满了一个孩子对生命的细斟与品味、内省与觉识。在岁月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中,我体味到了人的无助,也感受到了人内心的那些成长。水波九转,银珠无限,况味深长……此时,我的心中突然充满了走上讲台的渴望!要是让这样的道道水波脉脉而深致地流动到课堂里,这间教室里所有的生命便都有可能暂时摆脱现实的困顿与限制,焕发出生命特有的光彩与亮度。其实,生命正是在获得光彩与亮度中得以修复并再度诞生的。一间普通的教室,因为充满了师生生命的风华而变得伟大。风,是风姿,是风采,是风致,是风神,是风雅,是风骨,是源自心灵与精神的熠熠之光……风华,则是一种思想的矗立与突破,是一种了不起的硬度。没有风摧雨折,怎见灯塔浩浩之明。我们的生命可以诞生那么鲜活的样式与丰富的灵性,一个人再普通,也会真正“亮”起来。你看这间教室里,真可谓群星闪烁啊!师生一同成长,一同感受、领悟这个世界真正博大而华贵的那些东西,一同铸造我们的光。
是的,真正进入阅读中的人,每一个都在汇聚跳动在自己生命小屋里的灯光。
那天,授课教师将《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题旨落在了“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上面,不能说不对,但我们往往会把题旨窄化在日常说教的范围之内,使得作者的斑斓之意与缤纷情怀常常落空。
那天,授课教师给学生讲解了插叙在文中的作用。我想,这不是不可以讲,但应该更谨慎些,再讲究些。如若我们直接交流那些所谓的“写法”,我害怕把一个终于可以松软下来的生命一下子给碰坏了。
那节课上,授课教师讲了几个答题方法。阅读犹如看电影,打开书页的那一瞬间,外界的一切干扰与嘈杂,都随着灯光的熄灭,被“隔”了出去。我们脱离了平时的自己,流动在情节里,一切都渐渐变得松软和自由了。我们像鱼儿一样,在作者创设的情景中游动起来,生命在自由与安静里,如水底的青荇,慢慢开始“油油地招摇”。在此过程中,一个有能量、有温度的生命也即将诞生。
阅读就是让人陷落进去,再陷落进去……轻些,再轻些,别碰坏了这些刚刚开始萌芽的生命。
在冯小刚的《芳华》里,朴素简单与千篇一律的衣服都遮不住青春的那一道道光亮,但我更祝愿我们的生命里有“风华”,那里该有一本书,有一位亲爱的老师以及噙着黑暗喷薄欲出的课堂……
没有风华的芳华可能是一种遗憾。如若我们的芳华里有了风华,那真是一种幸运。
人生的风华需要一间教室。
想了又想,我还是觉得,真正的教育留给人的,是生命的风华。
高贵才看得见高贵,云儿才听得懂云儿,一颗心才能发现另一颗心。教育是师生相互雕塑、相互托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