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顺势与协调: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相互缠绕类型
在绪论中所提到的语言与观念及精神取向的结构图中,我们看到语言处于被解释的核心地带,而观念和精神取向则构成了对语言形成制约的另一极。“朦胧诗”形成之初,实际上就是在从前的语言与历史观念的结构关系中挣脱出来的结果。对于习惯了那一结构的人们来说,它的陌生性和朦胧性由此产生。
但实际上,朦胧诗带来的当代汉语新诗并非从一开始就是突然产生的,它对原有的主流观念与精神、以及一定程度上业已松动的主流观念与精神,仍然具有顺从性与依附性,而且这种顺从性与依附性会随着不同的语境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文本,表现出顺势与协调的基本趋势与面目。这个时候,语言依然保留在国家的、民族的主流观念与精神的框架中,即相当于绪论中图表的下半部分。但是,变化已经发生,即:日常生活正在跃跃欲试,准备进入主流观念层面及其新的语言表达之中,即将浮出历史地表(用虚线表示这种“即将”)。这两条线索开始互相缠绕,呈现出一种缠绕类型:
虽然顾城和舒婷作为朦胧诗的两个重要代表,常常被拿来与北岛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实际上,舒婷和北岛的差别很大;顾城的情况更复杂,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前后期的不同形态。而在他的早期,尤其是“文革”中及其结束之初,我们看到主流观念对他的影响非常深,他以“共名写作”的形式依附于主流的观念,写作了以往我们较不熟悉的文本。这些文本依然处于上述的三角形结构中。
尽管今天的世界发展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但是,民族、国家这些历史观念和精神取向,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民族国家的认同对于中国人的生活尤其重要。在生活于中国西部地区甘肃兰州的诗人叶舟的诗歌中,我们看到对于西域的历史记忆,和对当下国家认同的努力融合在一起;他的诗歌作品也代表了当下汉语诗歌的个体写作,同国家的历史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