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虎门销烟”可以说是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绽放,然而这并不是全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都在诠释着一位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
禁鸦片烟直接损害了外国侵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满清政府中与之勾结的官员的利益,林则徐早就意识到这是一次“生死之行”,但他为了民族大义还是毅然前往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禁烟。因为这次事件,英国人率先发难,派遣远征军对中国宣战,林则徐更是蒙冤革职,尽管受到非议和流放,他仍然奔走查看要隘,招募兵士保卫广州,反对畏敌求和。
1841年5月,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充军,在经过扬州的时候,他特意把《四洲志》等有关资料交给了友人魏源,魏源随后编出《海国图志》(图1-6),洋务运动当中喊出的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正是出自于这本书。不但如此,作为治水专家的他,在流放途中还绕道前往黄河治理水患。流放数千里,是多么漫长而艰难的路,对于林则徐而言,因为虎门销烟这样的正义之举反而遭此横祸,更是令人悲愤。然而他却能泰然处之,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责任感。
图1-6 《海国图志》书影
林则徐写过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又怎么会因为考虑个人的福祸而逃避呢?这句话至今激励着我们。
在到达新疆之后,林则徐不顾劳顿体弱,帮助伊犁将军管理粮饷,协助管理屯垦和水利,与此同时,他还认真研究新疆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提出要改变边疆贫穷落后的状态才能巩固边防的观点,这种把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结合起来的视野,是非常智慧和领先的。
林则徐在给家人的信中提出,边防不是防维吾尔人民。在他看来,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是休戚与共的,要团结起来一起改善生活条件。为此他倡导“屯田戍边”,在戈壁滩筑坝修渠,把山上的雪水引进沙漠灌溉农田,教会吐鲁番人民造起纺车,学习织布。这些举措推动了当地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更是维护了民族团结。
1845年10月,林则徐接旨获释,离开新疆。虽然历经近三个月的舟车劳顿,但他一到兰州,就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处理陕甘事务。此后的几年他调任数个地方,直到1849年10月因病回乡。一年后,病体还未康复的林则徐被皇帝派去广西,镇压太平天国早期起义,在路途当中,疾病发作,与世长辞。
林则徐一生中,为官清正廉洁,兢兢业业,荣辱不惊,忧国忧民,虽然他的努力不能改变清朝败亡的命运,但这样的情操,值得后世人去学习。
林则徐去世十几年后,英国伦敦蜡像馆展出了他的蜡像。
通过林则徐的事迹,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正直且有责任感的人。这和他少年时代的所受到的教育是离不开的。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有一次,当地的文人雅士找林则徐的父亲来对对联。当时,这位文人故意给他父亲出了个难题,他出的上联是:“鸭母无鞋空洗脚。”这时一旁的小林则徐听到了,马上抢先应对下联,他所对的是:“鸡公有髻不梳头。”正好,“鸭母”对“鸡公”,“洗脚”对“梳头”,机智勇敢地为父亲解了围。
还有一次,林则徐的老师给学生们出题,说道:我们站在山上看大海,请你们作一幅对联,要求上下联中分别含有“海”字和“山”字。当时的林则徐是学堂中年龄最小的同学,他对答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两幅对联的应答反映出少年林则徐非凡的才气与远大的志向。由此,少年时代的林则徐发奋读书,最终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受到了百姓们与后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