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代的科举考试
一、科举考试的试卷
林则徐是清朝的官员,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仕途的呢?这就要提到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了。林则徐4岁开始识字,6岁时学作文章,7岁熟练文体,到了八九岁时,就在学堂上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14岁通过乡试成为秀才,19岁通过府试中了举。此后,他经历了两次会试失败,终于在29岁中榜成了进士,被选拔进入仕途。
图1-7 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进行官吏选拔的制度,又称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延续了1300余年。在北京的孔庙中,至今保存有进士题名碑(图1-7)。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的展品中,陈列着一件科举考试的试卷。试卷的年代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图1-8)。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份当年科考所用的试卷。
图1-8 乙酉科1885年山西乡试试卷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是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进行,考试地点一般选在各省的省城。例如,山西省乡试的考试地点为太原府。
图1-9 “四书”书影
这张试卷首题有明确的年份,在光绪十一年。展品的尺寸是长126.5厘米,宽58厘米,总计有9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考试的题目。出题的范围,则是严格按照清代时期的考试大纲——“四书”(图1-9)和“五经”。
图1-10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展品上写的第一场便是“四书”题。记述的是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帮助,且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此题的题目阐释出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参加考试的学子们,要想解答此题,就要全面地分析问题,揣摩古人的思想,领会古人的精神,不能妄加评论。同时,学子们还需要遵照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进行解释(图1-10),这也就是人们常提起的“八股文”。
最后,我们通过文物展品,还可以看到许多印章(图1-11),主考关防、提调关防、监临关防、监试关防等,由此可见科举考试的严格。
二、古代科考中的趣闻轶事
晚唐的时候,有位叫陆扆(yǐ)的书生,他准备从家乡进京赶考,不巧赶上当朝皇帝唐僖宗因黄巢起义的原故,避难而逃离了当时的首都长安(今天我们所说的陕西省西安市)。陆扆这位考生,为了表现他对朝廷的忠贞不贰,于是,他便跟随皇帝的御驾逃到了四川成都。
图1-11 乙酉科山西乡试试卷所钤的印章
不久,便传来了黄巢起义军战败的消息。陆扆跟随唐朝朝廷的军队与车驾,返回了首都长安。但是不巧,陆扆一行人等,还没有抵达首都长安,在半路时,却传来朱温在长安附近发动起义,叛乱朝廷的消息。
照时局而言,陆扆十分明白,首都长安是回不去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可急坏了陆扆,他眼看着自己凭着保驾的功劳,捞个功名的机会和希望就要落空,于是,他的心情非常沮丧。
情急之下,陆扆转念打起了他的如意算盘。过了几天之后,他找到了当时的宰相韦昭度,提了一些建议,陆扆建议就地举行一次科举取士,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显示朝廷的权威仍在,又可以稳定人心。韦昭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乱中开科取士这事儿听起来虽然“不靠谱”,但却能造成朝廷正常运转的假象,朝廷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也可以更加牢靠,于是,他就从逃难的队伍和周围各县中拉来一批考生,设了个临时考场。
考试虽然将就着进行了,可外面依旧兵荒马乱,因此并没有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到了写金榜时,官员们都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不已,谁还顾得上考试这码事。最后,还是陆扆自告奋勇地接了写榜这个活儿,不过他也一点儿不吃亏,不忘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榜单的最前面。就这样,一个逃难路上的状元诞生了。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不乏有枪手与作弊的事件发生。为了功名和爵禄,有一些人开始投机取巧。因此,古代的科考中,造假和作弊的事情也很严重,尤为突出的就是选授官职的考试,当时的规定,代笔是明令禁止的,但越是如此,枪手得到的贿赂和酬金也就越多,为禁止这种行为,宋太宗规定,获选人员再由吏部长官予以复试,也叫帘试。这种制度虽然完善,但执行起来实属不易。
这种考试作弊和造假现象,对考生来说极不公平,也遭到一些大臣的指责和议论,但这种坏风气如同河水决堤、风吹草倒一样屡禁不绝。
举一个例子,宋真宗天禧二年9月,朝廷派员外郎任布、著作郎徐爽、集贤院麻温其共同担任开封府考试的发解官,10月又加派两位,11月各地送来贡士104人,考试结束后,朝廷又派翰林学士钱惟演等5人对录取情况进行复审,结果除第一名郭稹外,很多人落选并被除名,先前的5名发解官全部被贬职发配边关。
在古代科考中,也有很多正能量的例子。有的考生们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在《三字经》和宋人陈正敏的《遁斋闲览》里,就记载着一位坚持不懈的学子,他便是82岁的状元梁灏。
据记载:“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仕。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他于宋太宗雍熙二年,考中进士科第一名,后来官至翰林学士,兼开封知府,去世的时候已90多岁了。在文集里说他比秦末汉初精通《尚书》的伏生仅小8岁,比姜太公大2岁,他的钻研精神,成为当时考生的典范,也成为几千年来激励莘莘学子的榜样。
梁灏勤奋好学聪明敏捷,考中头名状元。他的儿子梁固也高中了进士甲科。我们姑且不考证梁灏的故事是真与伪,他的优点,在于他这种渴求知识,矢志不渝的精神,他有一个志存高远的人生目标。
在明代,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唐寅(1470一1524年)。他出生的时候,恰好是寅月寅时寅日,故取名唐寅,属虎,取字为伯虎。世人可能更熟悉他唐伯虎的称谓,他才华横溢,在当时人称“江南第一才子”。
这位明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才高于世,但他的仕途非常不顺。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这位名家唐伯虎,曾经被牵连进了科举舞弊的案件中。
唐伯虎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母对其期望很高。因而,他从小就苦读“四书”、“五经”、史书典籍,没过上几天逍遥生活。16岁时,他考秀才高中第一名,在苏州城名噪一时。19岁时,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9岁时,他在乡试中考中解元,可谓人生得意。然而,仕途的重大挫折也随之而来。据《明史》记载,唐伯虎参加乡试时,文章写得异常精彩,当时的主考官梁储大加赞赏。回朝后,梁储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给礼部侍郎、学士程敏政过目。程敏政读完后也连连称奇。
不久,朝廷举行会试,担任主考官的正是程敏政。唐伯虎与江阴富商的公子徐经一同赴京赶考,两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府上拜会。然而,徐经心术不正,趁机贿赂程敏政府上的家僮,骗来了会试的考卷。偏巧,那一年会试的题目出得极为冷僻,考生们大多答不上来,唯有唐伯虎与徐经的卷子答得入情入理、文采飞扬。据说,程敏政拿到这两份出色的答卷时,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这必是唐寅与徐经的。”此话被旁人听见,埋下了祸根。后来,有人告发考题泄露一案,皇帝听后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大狱。徐经在狱中被严刑拷打,终于支撑不住,供出买通家僮泄题一事,并招认:“得到考题后也拿给唐伯虎看了。”后来,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此前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诏“平反”,释放程敏政和唐伯虎,并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个小官。唐伯虎引以为耻,没有上任。
唐伯虎的妻子徐氏本指望唐伯虎飞黄腾达、声名显赫,一听说他丢了官位,便心灰意冷,与唐伯虎大吵大闹一场离他而去了。科场舞弊案不仅断绝了唐伯虎的功名之路,还使他妻离家散,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唐伯虎的各种故事一直被后世所津津乐道,作为古往今来罕见的大才子,唐伯虎极具悲情色彩的一生又不免令人感叹世事无常。
时光流转,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为我们后世留下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等。如今,我们在博物馆参观书画展的时候,有时会看到他的名作。在绘画方面,他造诣精深,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