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焦虑的父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 别怕摔着碰着,孩子都是在磕磕绊绊中长大的

从爬到走、再到奔跑,每一个孩子都逃不开“跌跌撞撞摔跟头”的命运。有时候,他们走着走着就会撞到房间里的沙发,跑着跑着就会被自己绊倒,以至于孩子身上经常小伤不断,不是胳膊出现红肿,就是膝盖磕破了皮。

为此,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外出玩耍时,总是紧紧地跟在后面,不停地嘱咐说“跑慢点,小心摔倒”“小心地面滑”之类的话,尤其是一些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父母更是寸步不离,一刻也不敢放松。

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会让父母将孩子摔倒视为一件可怕的事情,一旦孩子出现磕碰,马上飞奔过去,仔细检查孩子是否受伤,并因此心生愧疚,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自责:“都是妈妈的错,妈妈没有照顾好你,下次一定会小心的。”甚至一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磕碰,严禁孩子进行如轮滑、足球等磕碰概率较高的活动。

尽力去扮演庇护者的角色父母,恰恰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带来的过度保护,比如不让孩子乱爬、乱摸,会让处于探索期的孩子失去动脑和动手的机会,进而影响智力的发育。

而且不管父母如何谨慎,孩子也难免会出现磕碰的情况,因为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且,孩子日常摔倒和磕碰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肢体相对柔软,具备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机制,小小的伤痛,并不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跑跑跳跳过程中,孩子根本就不怕跌倒,或者说根本不把跌倒放在心上,如果父母没有过分表现出紧张的话。

“磕磕碰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历,他们会在挫折和痛苦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明白那些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得以迅速成长。比如,父母都会警告孩子不许触摸热水杯,但这些警告远远没有手指间的疼痛来得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阻止有时候会激发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就像作家韩寒曾在文章中写道,他从不担心女儿小野在院子中随便捡东西吃,因为小野在吃过一颗土块后就记住了这种感觉。

一旦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会使他们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有时候孩子对危险的警觉和规避能力是不弱于成人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告知一些必要的安全事件和注意事项,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一旦孩子的能力得以展示,父母内心的担忧就会烟消云散。

相对而言,过度的紧张反而会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行为引导上具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基于社会性参照的行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反应。

“社会性参照”就是察言观色,这种能力在孩子8个月左右就会习得。当孩子遇到一些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时,就会依靠周围人的情绪、举动来做出自己的行为。

如孩子摔倒了,父母开始变得着急和紧张,但孩子却没有意识到父母出现此类情绪或举动的原因,就会按照以往的经验来采取行动。比如,受伤、生病时,父母也是这般表现,而当时自己正在哭泣,现在也就应该哭泣。

其次,基于心理归因的行为,孩子会做出父母期待的反应。

“心理归因”就是揣摩父母的意图,同时懂得用自己的行为去换取自己想要的。比如,自己一哭,就能得到妈妈的拥抱、安慰或者零食。在长期的实践中,孩子发现“摔倒——大哭——得到安慰或零食”成了一个屡试不爽的循环。于是,就算摔倒一点也没感到疼,仍然会大哭不止,他只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零食。

父母之所以出现焦虑的情况,大多数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磕碰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处理方法。

>>>坠床

孩子在沙发或没有围栏的床上熟睡时,容易因翻身导致坠床。一般来说,小孩子坠床造成大脑损伤的概率很小。父母应该仔细观察10秒钟,检查孩子是否出现出血或肢体活动障碍。之后,在48小时内观察孩子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如果没有出现呕吐、抽搐、表情痛苦、呆滞等情况,那就没有什么大碍。

>>>磕碰

当孩子发生磕碰之后,父母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出血、瘀青的症状。如果只是轻微的皮肤出血,可以用碘酒擦拭,如果大量出血,应使用无菌纱布按住伤口,减缓出血,并及时送往医院。如果只是瘀青和肿包,父母可以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一会,但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态,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孩子成长路上的磕磕碰碰会让他学到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认识这个五彩的世界。父母不必过于担忧和保护,因为有时候父母的“庇护伞”不仅阻挡了外界的风雨,也遮住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