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少儿彩绘版(给孩子的经典名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太伯让位

这一天,周原到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原来是首领古公亶(dǎn)父的小儿子季历做了父亲。让古公喜出望外的是这个孩子诞生的时候出现了祥瑞的预兆。有一只羽毛像火焰一样的灵鸟衔着一卷红色的书,飞到了产房的窗户上,众人急忙行了跪拜大礼,取回丹书拜读。书上写着为王之道要恭敬慎重,要坚守正义,以仁政治国,这样国家才能长久。

古公亶父是尧舜时代农官后稷的后代,他为了躲开戎狄(róng dí,指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带领亲密的部属来到岐(qí)山南面的周原,开创了新的家园。他建立宗庙,设定官职,广施德政,远近的部落都来归附他。古公亶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他希望子孙继续壮大他的事业。“朱雀衔丹书,这是上天在授予我们天命啊,这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位开启太平盛世的贤君!”他高兴地想着,对众人说:“我们的祖先曾经得到神示,神示说我们姬姓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我看恐怕就将在这个孩子身上应验吧。”大家纷纷表示祝贺。孩子寄托了家族昌盛发达的希望,被取名为昌。

季历有两位哥哥:大哥太伯,二哥虞(yú)仲。太伯和虞仲看到父亲欣慰的脸庞,早就领悟到父亲想让昌以后担任首领的愿望了。太伯叫上虞仲来到宫外,对他说:“父亲钟爱昌,想让他继承大业。三弟贤能,让他继承父亲的位子也是众望所归。只有让三弟即位了,昌以后统领部落才名正言顺。”虞仲说:“顺从父亲的意愿当然是我们做儿子的该做的,我理解哥哥的心情,只是我们俩在这里,父亲难免会有不安和顾虑,不如我们想个理由离开吧。”太伯点了点头,非常赞同虞仲的意见。于是,兄弟两人击掌为约。

过了些日子,古公身体不适,太伯和虞仲去探望。兄弟俩表面上是为探望父亲,其实是去辞别,想到将要一去不归,两人心里充满了酸楚。

离开家乡,太伯和虞仲直奔东南而去。一路上风风雨雨,走过陆路又走水路,到了荆蛮(jīng mán,古代对楚、越一带未开化民族的称呼)之地,两人已经衣不蔽体。虞仲望着黑木桩一样的太伯,大笑着说:“哥哥,现在就是父亲派人赶来,怕也认不出我们了。”太伯说:“我们千里迢迢(tiáo)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让父亲找不到我们吗?咱们就再变变样子,跟他们一样吧。”太伯指着湖边捕鱼的渔民说。兄弟俩就剪断了头发,像当地的居民一样披在额上,又找人用颜料在身体上纹上了水乡泽国才有的图案。太伯和虞仲用这种方式表示他们已经毁伤了身体发肤,违背了西岐的礼仪,不能再被任用了。后来,古公亶父去世了,季历被立为王,继承了古公亶父的事业。季历死后,姬昌即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太伯和虞仲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居民,又带来了中原的生产经验和礼仪文化。他们因地制宜,疏通河流,兴修水利,广种水稻,使太湖流域的生产生活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太伯让位的大仁大义感化了当地的居民,上千户人家联合起来,拥立太伯做了首领。太伯将国号定为“句(gōu)吴”。吴太伯就是后来春秋时期雄霸一时的吴国的先祖。

博闻馆

周室三母

太姜、太任和太姒(s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妻良母,她们分别是古公亶父、季历和姬昌之妻,创造了母仪天下的典范,被称作“周室三母”。

太姜是有邰氏部族首领的女儿,她端庄美丽、贞静柔顺,陪同古公迁徙周原,是古公的贤内助。她的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和季历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美好的品德。太任是挚任氏的女儿,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太任注重胎教,怀孕的时候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太姒是有莘(shēn)国姒姓的美女,生活节俭,深明大义。太姒生了十个儿子,著名的有伯邑考、武王姬发、周公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