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思路
本书逻辑主线是探讨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的关系。我们不妨从社会条件、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成果的结合上认识文艺思潮。中国现当代舞蹈史可以归纳出的文艺思潮应该有以下几个参照系。
其一,在历史发展的某一个特定时期,因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的影响,倡导某种相同或相似的文艺观点、文艺主张,且要在舞蹈发展中产生过相当影响,无论是否有完整理论体系。
其二,有一批舞蹈人持有相同或相似的艺术见解,并为实现这些主张而从事各种舞蹈实践活动。
其三,有一批舞蹈作品或其他舞蹈实践活动体现了这些主张,在舞蹈史上留下了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人特色,而且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文艺思潮本是在西方文艺现象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概括,由于杨春时抓到了“现代性”这一根源,且“现代性”具有普适性与特殊性,换句话说,既有“全球现代性”,又有“西方现代性”,还有“中国现代性”。因此,西方源发的文艺思潮理论进行中国化位移后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该选题是经过学术前沿性和现实意义的标准筛选的,涉及舞蹈学的深度研究和辐射面研究。本书力求在理论上把握舞蹈艺术创作思潮的系统性,努力从多角度尽可能完整展示和深入剖析中国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文艺思潮,在论述中力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事实说话,依托和注重实践,有意识地从文艺理论、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结合中全面把握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创作思潮。
(一)本书并非纯粹的理论演绎,不是研究思潮本身,而是以舞蹈创作现象作为重要的分析根基,透过现象去解读思潮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具体论述过程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研究文艺思潮在舞蹈界的兴起(舞蹈行业)。文艺思潮往往是在较为宏大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在历史的更动、转折、转型关头,伴随着政治思潮、哲学思潮等而出现的。所以,笔者要着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潮深层背景和内外在因素,揭示对舞蹈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思潮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对舞蹈理论和舞蹈批评、舞蹈创作和舞蹈接受产生影响的思潮的构成范围,以期找到这段时期许多舞蹈现象生成的重要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文艺思潮有需要深入探讨的理性层面(理论形态的文艺思想),也有实践的感性意象——“思想倾向”或“精神潮流”层面(非理论形态的文艺思想),但绝不是思潮的滥用泛化,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舞蹈现象——“工具论”“本体论”“主体论”“寻根舞蹈”“原生态舞蹈”“献礼舞蹈”“学院派舞蹈”“先锋派舞蹈”等也视为思潮。我们要避免用类型、题材或某种特点来为思潮分类。
另一方面,文艺思潮一般是由创新的导向性主张和成功的实践性作品聚合而成的。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具体的舞蹈的创演实践如何承载了文艺思潮,舞蹈作品(创作方法/内容与形式)和舞蹈人(风格和流派/个人和类群)如何实现了这些文艺主张,以及对文艺思潮做出的怎样的回应。
(二)本研究不以常规的时间序列编排,而是由“文艺思潮演变”这一思想主线贯穿起来的一个个理论专题,并以代表性舞蹈现象为焦点组成。毕竟,文艺思潮的演变最能揭示文艺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文艺思潮也是美学观念要素和历史观念要素辩证统一的整体融合。虽然文艺思潮在中国并非只有单向的历时性,还可能发生消亡后的复兴、转变、替代等,但是我们不能把舞蹈思潮从历史中抽离出来,视为可以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在历史中反复出现的类型。
本研究充分吸收当今中西方文艺思潮研究的最新成果,尊重舞蹈艺术思潮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又着眼于它的实际及其发展,不同于笔者过去研究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舞蹈创作的精神主题史的研究形式(《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三)虽然笔者并非专门写史,但是非常注重史料分析。其目的并不是想挖掘某阶段舞蹈史中曾被遗漏的知识点,只是想尽可能地在翔实准确的史料中寻求一个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对历史文本意义进行重新解读,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在实际操作上,与政治文化研究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我在思潮研究上,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面对面访谈法(或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对于改革开放前和20世纪90年代前的舞蹈创作思潮研究,由于笔者尚未真正介入舞蹈创作历史,我更多建立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文献研究法),注重史料分析,强调对历史现场的语境营造,从而对历史文本意义进行重新解读。对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相关研究,还增加了我的亲身体验、第一手图文资料等,而对于当下的创作思潮分析,更结合了我对于不少境内外舞蹈人的访谈。
我希望通过资料分析、国内外实地调研,以及深入访谈,初步厘清中国舞蹈创作与文艺思潮的关系。力争做到:一方面既不落入苏联模式以“创作方法”代“艺术思潮”的窠臼,也不能完全用西方文艺思潮现象进行理论概括,因为它并不具备世界性的历时与共时的普适性。另一方面,既要建立在系统完整的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理论体系之上,也要有舞蹈学科本身的特点,即特定门类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研究当代中国舞蹈思潮嬗变与规律,在于阐释并展望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于完善舞蹈史论学科都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中国舞蹈创作的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激发舞蹈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并在艺术实践的发展中拓展艺术视野,更新艺术思维,拓展艺术流派、风格和个性,繁荣当代中国文艺创作,更好地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审美要求的民众需求。
[1] 吴志强:《“编导”一词的疑惑》,《舞蹈》2004年第9期。
[2] 卢铁澎:《中国当代的艺术思潮理论建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 卢铁澎:《中国当代的艺术思潮理论建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 杨春时:《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该文为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一部分;2009年6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一书。)
[5] 参考张炯:《文学的艺术创作方法》,张炯的博客。
[6] 杨春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7] 参考周兰桂、彭国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进程现象反观》,《娄底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8] 杨春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9] 1925年11月8日,“美国舞蹈第一夫人”露丝·圣丹尼斯及其丈夫,美国现代舞之父泰德·肖恩率领丹尼斯-肖恩舞蹈团来到北平,梅兰芳在舞蹈团演出后,特地为舞蹈团和在场的观众表演了一出《霸王别姬》。1926年7月15日,肖恩夫妇在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表演了一个名叫《吴帅别妻》的现代舞短剧,正是取材于梅兰芳的《霸王别姬》,剧中吴帅夫人身上的那件戏装都是梅兰芳赠送的。
[10] 马盛德:《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5期。
[11] 参考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选自《五四的思想世界》第15章,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转引自世纪中国网。
[12]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3] 杨春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14] 杨春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15] 参考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6] 谢炜:《中国当代戏剧中的新模式化现象》,《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17] 周有光:《全球化和大同理想》,《群言》2007年第7期。
[18]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19] 慕羽:《当代北京与舞蹈:城市文化与公共文化交汇的舞动空间——纽约之行引发的思考》,《当代北京与文艺:城市精神的艺术呈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20] 参考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