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孔子仁学的提出

第一章 孔子仁学的提出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当然也不例外。孔子的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周代礼乐文化保存最为集中和最为深厚的地方,故周代礼乐文化是孔子仁学思想产生的发端,同时也是其无法逃避的“诠释学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的“吾从周”只是积极地肯定了这一客观事实,指出了继承周代礼乐文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并非主张复古,重新回到周代的社会制度中去。这一点,可以很明确地从孔子“以仁释礼”“即礼求仁”以及他对西周礼乐文化的继承与超越中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