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考点详解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一,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等,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第二,构建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五育并举)。
(1)以往的教材,教学内容过多地考虑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忽视了科学与人、与社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
第三,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1)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丰富学生的教育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第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1)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育观念应该包括素质教育的整体观和整体改革的方法观。整体观即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质量观,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方法观即方法论,整体改革方法观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正确的整体思维观与正确的整体行为观,处理改革的“一与多”的关系、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师德对实施整体改革、实施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有开拓意识和创造精神等优良品质;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崇高的精神境界;有高度的敬业、爱岗精神,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素质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要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第五,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微观层次上:知识掌握与传授模式,技能形成与训练模式,能力获得与培养模式,行为规范的认同与示范模式,态度改变与教化模式等。
(2)宏观层次上:学习—教授模式,发现—指导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
良师点拨
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考生要结合实际教育教学记忆,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