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的方舟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相伴相生的河道,为当地人提供了食物、供水和贸易通道,使苏美尔人的城邦兴盛了起来。正是这些城市的出现,催生了有组织的政府、商贸、宗教和一些世界最早的文学著作。
这些作品,包括那12个刻着楔形文字的系列石碑,是从今日的伊拉克摩苏尔地区附近,也就是古代亚述王国重镇尼尼微的遗址中被发掘出来的。其中一块石碑记载了一位古代空想家收到神的旨意,要建造一艘巨船。这艘船必须要足够大,能装得下所有动物的代表。后来,一朵黑云从海平面腾空,带来了一场灾难性的洪水。整个世界被淹了整整六天七夜,万物皆被损毁,唯独留下了这艘大船。当洪水散去,空想家和乘船的人发现他们正处于山顶上,毫发无损,可以重新在世间自由聚居。
这场洪水的故事,听上去像是《圣经·创世记》里对挪亚方舟和大洪水的描述,但这个故事出现在记录《吉尔伽美什史诗》的石碑上,比《旧约》早了1 000多年。记录《吉尔伽美什史诗》的石碑一共有12块,讲述了乌鲁克传奇君主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这些石碑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石碑上记载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而且它们很有可能是从更古老的版本改编、重拓而来的。
通过其他的考古证据,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的确有一位乌鲁克城邦的领主名叫吉尔伽美什,在公元前2800年至2500年间的某个时段统治该地区。他所统治的城市在《旧约·创世记》中曾被提及,叫作“以力”。《吉尔伽美什史诗》和《圣经》挪亚方舟故事之间的相似之处,表明两个文本的缘起均与古代伊拉克有关。基于苏美尔石碑的历史(以及它们所借用的更早期的文本),大洪水故事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新石器时期,约8 000年至12 000年前。
虽然没有任何地理学的证据表明,当时或在其他时间曾发生过全球大洪水,仍有众多值得信赖的研究显示,一场在当地真实发生过的灾难可能为人们创作大洪水的故事提供了灵感。一个热门推测称,不断上升的全球海平面迫使海水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出水口涌入黑海。另一个推测则认为水是从古代两河流域河谷低洼的末端涌出,如今这里成了波斯湾海底的一部分。
约21 000年前,在最后一个冰期(即末次冰盛期),全球海平面的平均高度比现在低125米。如今从迪拜延伸到科威特城的波斯湾,当时是一个宽阔的河谷,旁边分布着数个淡水湖。今日的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的、高度军事化的海上通道,当时是一个平坦、宽阔且肥沃的河谷。
在约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全球海平面骤升,由于地势平缓,这个古代的河谷被完全淹没了。海水上升的起因是大陆冰面的融化,以及海水变暖后的热膨胀效应。上升的海水将海岸线向内陆推进了1 000多千米,淹没了河谷,也形成了如今的波斯湾。由于河谷的走势极为平缓,海水平均每年前移100米,有的年份甚至前移了1 000米。
这里的居民世代居住在波斯湾泥泞的海床上。对他们来说,这场无法抵挡的洪水淹没了好几代人的家园,自然是难以忽视且极度痛苦的。先辈口头上(后来是书面上)对因洪水被迫迁徙的叙述,可能在后代中流传了下来,成了《吉尔伽美什史诗》《旧约》挪亚方舟以及其他古代大洪水神话故事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