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招:谨慎奉迎,大胆蒙蔽
奉迎与蒙蔽永远是封建官场上两大不败的法宝。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细细想来,实在很有些道理。只要行之有术,这两大法宝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显出神奇的效力。如果你能力欠缺,却又祭不起这个法宝,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人,在清代,河间也像河北的南皮一样,是个出产太监的地方。李莲英的同乡沈兰玉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一个有头有脸的太监。李莲英的家境十分贫困,从小就无父母,大概因失去管教的缘故吧,李莲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就是不务正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道地的流氓。他曾因私贩火药被逮捕,释放后以缝皮鞋为生,后因羡慕沈兰玉有钱有势,就把心一横,自己阉割了生殖器,投奔了沈兰玉。
李莲英先是在梳头房当一“侍执巾栉”的小太监,他一直在寻找机会,他深深知道,只靠这样一天天的熬下去,是无论如何也熬不出头的。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一次,慈禧太后想改换一种新的发型,弄来弄去不满意,一连几天,梳头的太监挨骂受罚,无计可施,回到房里成天垂头丧气。李莲英一听,计上心来,立即跑出宫去,钻入妓院。妓院原是他过去经常光顾的地方,此次前来,绝非为了领略妓院风光,而是由于他深知,妓女们是最会打扮,也最赶时髦的女人。他在妓院里刻苦学了三天,掌握了几种最新最漂亮的发型。
回来之后,他恳求专门替慈禧梳头的大太监向慈禧推荐自己。一开始,梳头太监怕再受罚,不敢推荐,经李莲英再三恳求,并亲自做了示范表演,梳头太监这才敢向慈禧报告,再加上李莲英的老乡沈兰玉也向慈禧吹捧说李莲英心灵手巧,慈禧就同意让他试一试。
李莲英知道,此后半生全在这次梳头上了,这一宝如果押得好,就可飞黄腾达,如果押不好,那就鸡飞蛋打。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从妓院里学来的本领尽数使在慈禧的头上,替她梳了一个当时妓女中最流行的发型。梳完以后,慈禧左照照,右照照,十分满意,心情也就好了起来,一高兴,就让李莲英当了梳头太监。
李莲英的第一步是成功了。他知道,仅靠第一步成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继续努力,尤其是必须获得慈禧的信任,成了她的心腹之后才能长期受宠。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这机会终于来了。咸丰皇帝知道慈禧太后十分能干,又有权力野心,怕自己去世以后慈禧会专权。于是,他跟当时的权臣肃顺商议,把她比作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其意是打算把她废掉后处死。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武帝临终前,怕自己死后立弗陵为帝,钩弋夫人母以子贵,再加上十分年轻,容易干政专权,就把她处死了。咸丰皇帝想借鉴前朝故事,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
真是天赐良机于李莲英,咸丰皇帝的这些话。却偏偏被李莲英听见了。他知道机会来了,便连夜出宫,跑去告诉了慈禧的妹妹。慈禧的妹妹是一位亲王的老婆,听了这一消息,吓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了,第二天一早,她就赶进宫中,报告了慈禧。
慈禧是个十分沉著又老练毒辣的女人,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以后,慈禧使用各种手段,调集各种力量,对咸丰皇帝施加影响。真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咸丰皇帝终于把处置慈禧的事搁了起来。
咸丰死后,同治即位,时年只有五岁。慈禧太后进行了一次政变,杀掉了咸丰临死时指定的三个“顾命大臣”,罢免了其他“顾命大臣”的职务,掌握了宫廷权力。从此,慈禧开始了她长达近五十年的统治生涯,李莲英由于这次告密和在政变中出力,被慈禧太后视为心腹之人,并逐渐获得了政治上的信任。
但李莲英从始至终都贯彻他的四字方针:一是谨慎,一是奉迎。
一次,慈禧出宫,路过李莲英的府第,李莲英的府门上挂著“总管李寓”的匾额,慈禧凝望了片刻。李莲英虽是太监总管,但挂上这种牌匾,未免招摇。李莲英没有忽视慈禧的这一神情,等回到宫以后,即刻向慈禧请了假,回到家中,摘下匾额,撕下上面的金字,跑到慈禧面前说:“奴才不常回去,小太监不知好歹,居然在我家门上写了‘总管李寓’的匾额,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我刚才回家一趟,摘下了匾额,撕下了金字,把那个混帐小太监狠打了一顿,送内务府查办了。”慈禧心里本来有点不高兴,听他这么一说,便烟消云散了,就让他放了那个小太监,不必送内务府查办。李莲英之谨慎,一至于此。
一次,一位大臣买了一件西洋钟,想献给慈禧,又怕不中慈禧的意,就请来李莲英,让他先看看这钟到底如何,原来,这是一件做工精巧、价值昂贵的自鸣钟,每当报时之时,钟内神龛会自动开启,走出一个娃娃,娃娃展开条幅,条幅上写有“万寿无疆”四字。这钟的设计,不可谓不极尽巧妙了。但李莲英思索了一下,还觉不妥。他说:“万一这机器出点毛病,娃娃手里的条幅只展开了三个字,成了‘万寿无’字样,你的身家性命还保得住吗?”那大臣一听,即刻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去退了自鸣钟。
后来,李莲英又把自鸣钟弄来,把娃娃手中条幅上的字换成“寿寿寿寿”四字,即使发生任何故障,也不会出现“万寿无”的咒骂之语了。李莲英处处小心,时时在意,这两件事可见一斑。
至于奉迎,李莲英可谓是挖空心思了,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个太监能够像李莲英那样奉迎有术的。他当了梳头太监之后,不久就把慈禧的喜恶摸得一清二楚,往往不待慈禧开口,他就能事先替她安排好,弄得慈禧十分舒服。在李莲英休假时,别的太监服侍慈禧,简直是动辄得咎,受够了责罚,以致许多太监跪请李莲英不要休假,那些对李莲英有所怨恨的太监,见除了李莲英实在无人能使慈禧满意,也就不再想扳倒他了。
关于李莲英奉迎事例,那实在不胜枚举,兹举几件小事来看一下。
慈禧经常到太监值班的屋子去坐一坐,慈禧走后,李莲英就把她曾坐过的凳子用黄缎子布包起来,从此再也无人敢用屁股去沾一沾这凳子。日子一长,屋子里的十二把凳子竟有八把包上了黄布,慈禧太后见了,觉得李莲英真是又细心又忠诚。
最有传奇色彩的是两次放生。慈禧爱听别人称她“老佛爷”,当然要做做不爱杀生、行善积德的样子让人看看。特别是六十大寿之际,更要做出一番“功德”来,好让天下世人都知她慈禧有好生之德。
李莲英见拍马屁的机会又到了,就绞尽脑汁的想出并试验出一些绝招来奉承慈禧,这些“招”在今天看来都还有些难解之处。
在六十大寿这一天。慈禧按预先安排好的计划,在颐和园的佛香阁下放鸟。一笼笼的鸟摆在那里,慈禧亲自抽开鸟笼,让鸟儿自由飞出,腾空而去,李莲英让小太监搬出最后一批鸟笼,慈禧抽开笼门,鸟儿纷纷飞出,但这些鸟儿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又叽叽喳喳的飞回笼中来了。慈禧又惊奇又纳闷,还有几分高兴,便问李莲英说:
“小李子,这些鸟儿怎么不飞走哇?”李莲英跪下叩头道:“奴才回老佛爷的话,这是老佛爷德感天地,泽及禽兽,鸟儿才不愿飞走。这是祥瑞之兆,老佛爷一定万寿无疆!”
一般说来,李莲英的这个马屁可谓拍得极有水准,但这次却拍马屁拍到了驴屁上,慈禧太后虽觉拍得舒服,但又怕别人笑话她昏昧,要显示一下“英明”,于是怒斥李莲英道:“好大胆的奴才,竟敢拿驯熟了的鸟儿来骗我!”
李莲英知道慈禧不会把他怎样,别人十分害怕,他没有慌张,反而大有应变之才。他不慌不忙的躬腰禀道:“奴才怎敢欺骗老佛爷,这实在是老佛爷德感天地所致。如果是我欺骗了老佛爷,就请老佛爷按欺君之罪惩办我。不过,在老佛爷降罪之前,请先答应我一个请求。”
在场的人一听,李莲英竟敢讨价还价,吓得脸都白了,哪个还敢吱声。大家知道,慈禧虽号为老佛爷,实际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许多因服侍不周或出言犯忌的人都被她处死,哪个敢像李莲英这样大胆。慈禧听了这话,立刻铁青了脸,说:“你这奴才还有什么请求?”
李莲英说:“天下只有驯熟的鸟儿,没听说有驯熟的鱼儿,如果老佛爷不信自己德感天地,泽及鱼鸟禽兽,就请把湖畔的百桶鲤鱼放入湖中,以测天心佛意,我想,鱼儿也必定不肯游走。如果我说错了,请老佛爷一并治罪。”
慈禧也有些疑惑,便来到湖边,下令把鲤鱼倒入昆明湖边。真也奇了,那些鲤鱼游了一圈之后,竟又纷纷游回岸边,排成一排,远远望去,仿佛朝拜一般。这一下子,不仅众人惊呆了,连慈禧也有些迷惑。她知道这是李莲英在糊弄自己,但至于用了什么法子,她却一时也猜不透。
李莲英见火候已到,哪能错过时机,便跪在慈禧面前说:“老佛爷真是德配天地,如此看来,天心佛意都是一样,由不得老佛爷谦辞了。这鸟儿不飞去,鱼儿不游走,那是有目共睹的,哪是奴才敢蒙骗老佛爷。今天这赏,奴才是讨定了。”
李莲英说完,立刻口呼万岁,舞拜起来,随行的太监、宫女、大臣,哪个不来凑趣,一齐跪倒,真乃人、鱼、鸟共贺。事情到了这份上,慈禧太后哪里还能发怒,满心欢喜,把脖子上挂的念珠赏给了李莲英。
据后人回忆说,李莲英先把鱼虫放在纱笼里,固定在岸边水中,鱼虫慢慢的从纱笼网眼里钻出来,便在岸边布满了一群,鲤鱼要吃鱼虫,当然就会游到岸边来了。
要说这是小的奉迎的话,那大的奉迎可就祸国殃民了。
颐和园的修建耗资三千万金,这些巨款,从何而来呢?原来,自从中法之战中国在马江失败之后,福建水师就丧失殆尽,清政府决定大办水师。这事由李鸿章主持,但李鸿章接连奏请朝廷,筹集军费,却是总不获准。李鸿章无奈,只得亲自到朝中打探消息。李莲英便传出话来,对李鸿章说:“太后近年,老想找个地方静居,要造个园子,只愁没有款项,时常感到烦躁,所以遇到各省筹款的奏折,往往不许。”李鸿章听了这话,知道李莲英的意思,两人就密商起来。
于是,他们两人定议,藉建海军筹款的名目,责成各省每年定期定额输款,就从中提出一半,做筹建颐和园的经费。慈禧太后听说了这一消息,当然十分高兴,连连夸奖李莲英忠心能干。
李莲英也深深知道,慈禧如果失去了权势,自己就首领难保。于是,他开始经营“三窟”。他见光绪帝即位,气象不凡,便想把自己的妹妹献给他,光绪帝看透了李莲英的用心,不加理睬,但慈禧却非常喜欢,竟暱称她为“大姑娘”。后来,李莲英又巴结上了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光绪帝要处置他时,隆裕皇后从中劝阻,终于使李莲英老死家中。
李莲英可以说无恶不作,他干预军政大权,做了许多祸国殃民的事,公开卖官鬻爵,肆意收受贿赂,累积了巨额财富。在他死后,宫中的存银未及起出,很多人为侵吞他的财富而争得你死我活,后来被隆裕皇后据为私有。他历年来搜刮的财富,宫内宫外加起来,达上千万两银子之多。
李莲英可谓是一个“成功”的太监,他既有权、有钱,恶名昭彰,又能得以善终,在中国历代太监中,实属少见。其实,他的秘诀就在谨慎和奉迎这两点上。奉迎使他发迹,谨慎使他长保富贵,尤其在经营退路上,他和以往的太监都不相同。李莲英实在是一个大宫廷内部能够游刃有余的人。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人都喜欢奉迎,更何况有些奉迎并不仅仅是空口说白话呢?所以善于奉迎之人往往易于发迹,但善于奉迎之人又往往一旦发迹便得意忘形,所以不能保持长久。像李莲英这样以谨慎贯穿始终,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所以:李莲英能寿终正寝。
李莲英之善于奉迎,恐怕也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之一,也许只有能够不受奉迎之人,才能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的对抗中,是始终站在慈禧的立场上的,但在表面上,他对光绪深表同情。光绪被囚禁在瀛台时,慈禧派人送给光绪的食物,有时是馊臭的。李莲英常以请安之机,偷偷的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恩戴德。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皇室避难于西安的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著单薄,当著众人的面,马上脱下自己的外罩替光绪披上。一路上嘘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连下人都为李莲英的善良所感动。
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善于取悦于慈禧,这种机灵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著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著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的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的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著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一生大量受贿于朝廷内外官员,但受贿的地点从不选在皇宫里,比如,白云观的后花园,就是他一个受贿之处。
据说,在皇宫里,有三间大屋存放著他几百万两白银,他因惧怕财产之多而招来大祸,在慈禧死后、他离开皇宫以前,全部捐给了朝廷。但在宫外,他仍有巨额存款。
李莲英为人有一定的政治眼光,他连任了同治、光绪两朝内务府大总管,他得到的这一切全靠的是慈禧太后。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隔一天先后死去,李莲英在料理了丧事之后,丝毫不再贪恋权势,离开了他待了几十年的皇宫。三年后,李莲英一命归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