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伤的三大根源
根源1:对原生家庭盲目忠诚
不可否认,爸爸妈妈/照看者是带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启蒙老师。在我们人生之初,婴幼儿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模仿,对父母的模仿,让我们快速适应世界。同时,父母也会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把自己处理事情的模式传承给我们。
我国台湾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曾演讲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家庭都是警察,出了一个小偷,谁是叛徒?如果一个家庭都是小偷,出了一个警察,谁是叛徒?当你的母亲充满哀伤,你敢快乐吗?很多人说我要幸福!但是请你仔细想想:当你的母亲一辈子都活在哀伤痛苦当中,你敢快乐吗?我的答案是很难,因为这时候我们形同一种背叛,所以我们宁可赔上所有的幸福,也不敢背叛她。”
在前文的案例中,表面上是因为丈夫的不负责任而要离婚,而深层的原因是两个原生家庭价值观的冲突。小月忠诚于“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倔强”;江则忠诚于“母亲的努力奋斗和父亲的及时行乐”。小月认为幸福就是和丈夫一起陪伴孩子长大;江则认为幸福就是事业成功,及时行乐。
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惊人的,哪怕我们发过誓,绝对不要成为令人讨厌的样子,但可悲的是,我们也终究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了那个讨厌的人。
我们出生时剪断了脐带,但很多人的心理脐带一生都没有剪断,那就是对原生家庭盲目的忠诚。夫妻双方对各自原生家庭的盲目忠诚也带来了夫妻之间价值观的矛盾。
一对“80后”夫妻感情深厚。妻子婚前出了车祸,导致八级伤残,全身骨折。但婆婆和未婚夫把她接回了家,结了婚。全家对她细心照顾,幸运的是这位妻子在家人悉心的照顾下奇迹般地痊愈了。妻子十分感恩,不断努力回馈这个家庭。她用爱与智慧影响了自卑的丈夫,使原本说话结巴的丈夫变得越来越自信,说话也不再结巴,事业也有了很成功的进展。这对夫妻可谓互相成就,堪称楷模。
但有一天,夫妻俩找我做个案。原因是夫妻二人一起做生意,丈夫觉得妻子穿衣没有品位,一直想改造她,妻子越来越觉得被嫌弃和压抑,自己经常会为此感到委屈因而哭泣。丈夫也抱怨说:“我带她出去好像带着大妈一样,我给她买衣服、买包包从来没有见过她兴奋的表情,因此也很有挫败感。”通过深入探讨,我发现矛盾的根源在于两个人的原生家庭在穿衣打扮方面的价值观不同。
丈夫从小在单亲家庭中跟着妈妈长大。妈妈是当地出名的企业家,一直很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儿子从小的衣裤鞋袜都是妈妈陪着买的,妈妈的教导是:不会打扮会被人看不起。妻子的爸爸长期在外面打工,妈妈在家带着三个孩子。妈妈长相很好看身材也丰满,但她一直穿着朴素,并教导女儿:“打扮太漂亮会受人欺负,被人说闲话,穿着不能太花枝招展!”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十几岁的时候,她买了一条很漂亮的裙子,妈妈便追着她一边打一边辱骂,回忆起来依然犹在耳边。
很明显,两个人传承了各自原生家庭的“穿衣文化”,他们的潜意识会觉得:“我这样做才安全,否则是不安全的。”这就是我们对家原生家庭盲目的忠诚。
在我们对世界一无所知的时候,是我们的父母或照料者把我们一手拉扯大,所以我们和父母或其他主要照料者有着很深的情感联结。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于原生家庭有一份很深的忠诚。不管我们心中对照料者是认可还是否定,是爱还是恨,我们内心深处都无意识地传承了原生家庭的很多习惯。
成家以后,在我们有着各种社会角色和多重家庭角色的时候,潜意识里对原生家庭的忠诚会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在生活方式上。虽然这时的我们已经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很多年了,但依然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响—我们的情绪管理、沟通方式、教育理念和伴侣相处的模式,以及我们面对矛盾压力的应对方式等,无不显示出原生家庭的印记。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谈婚论嫁,有了伴侣后,去接受伴侣的生活方式,或者让伴侣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需要耐心和时间的原因。
根源2:继承父母情感模式的DNA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在不断重现与父母的互动模式。
例如,有些伴侣从小就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在他们的婚姻中也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对方。如果另一半也是在爱中长大的,那么他们将延续父母婚姻的幸福模式。虽然偶有口角,却依然能体谅关怀。如果对方自小就不能够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关爱表现出回避和恐惧,就会出现亲密关系的矛盾。
与前文提到的孩子对原生家庭的无意识忠诚相比,这种现象更像是一种刻意学习。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本领。这也就意味着对缺少充分的主观鉴别力的童年期孩子来说,他们几乎会对父母的所有行为采取无条件认同。当然,认同有正向也有反向。
比如,在小月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之间解决矛盾的第一反应就是争吵,那么对小月而言,吵架会成为自身最熟悉的体验(心理学上称为“心锚”,即深刻的印记),所以小月将争吵视为一种“正常”沟通的方式,并在自己的婚姻中让吵架顺理成章地取代了更有效的沟通。这是对父母婚姻模式的正向认同。
江在婚姻出现矛盾时,因为害怕争吵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刻意回避。这是他对父母婚姻模式的一种反向认同。但潜意识依然是与父母婚姻模式相连接的,这也是一种认同。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在成长后会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从而使很多夫妻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以致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行为、认知、情绪等也起了连锁反应。
小月和江通过个案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原生情结”。
小月:我的童年,只要一哭父亲就会打骂我,而母亲则为了保护我和父亲争吵厮打。长大后进入婚姻,我以为我找了一个和父亲不一样的男人,就可以有不一样的生活。没想到,江经常出差在外,回家只顾自得其乐,可以一整天在床上玩游戏。女儿居然认为一个对她好的叔叔是“爸爸”。我无法抑制我的愤怒,当他回家时,我抄起拖鞋就往他的脸上扔,甚至我还准备了电棍……我认为惩罚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理所当然。
直到少芬老师在个案中问我“可你有没有发现,你最强大的武器,也正在伤害你最亲密的爱人和家庭?”时,我震惊了,从没有想过,我竟然在用我习以为常的东西,给了他那么大的伤害,可这一点,我自己并不知道。这时候脑子里出现了好多江的语言和表情。江说过我吵架的时候脸都变形了,像个疯子,特别丑。
现在才发现,我已经“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复制了母亲对孩子的保护方式,也复制了父亲对我的态度。
江:读书的年代,我一直想摆脱母亲的魔掌,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当初和小月在一起,是因为觉得她很活泼很有趣,也很聪明能干。我认为和她在一起会很同频。没有孩子之前确实如此,我们都是特能玩的人,享受工作,快乐生活。可是,没想到孩子出生后,我才看到我们观念的巨大差异。我讨厌我妈管我,所以我也不想管孩子,我觉得这是好的。但没想到物极必反。然后她越是骂我,我就越回避。我讨厌这种痛苦的情感体验。但没想到,其实这延续了我对父母争吵的逃避模式。
在小月和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都没有通过父母的关系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去和爱人相处,以及和亲近的人发生矛盾后如何理智地解决问题。他们甚至把原生父母的关系合理化为一种正常的关系。长大以后,他们对爱的边界是模糊的,一直都缺乏安全感,亦不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家庭模式都会被一直复制下去。就像小月和江,可以通过婚姻咨询疗伤。可以说,小时候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伤害,往往只有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得到疗愈。
小月和江说,他们做过个案之后,只要遇到矛盾,他们就会一起“心理分析”。无疑,他们是有智慧和勇敢的。他们敢于剖析自己,直面父母曾经带给自己的创伤。他们甚至会分别去和对方的父母深入聊天,从而更加理解自己的伴侣,并尝试着如何更好地支持伴侣疗愈小时候遗留的伤害。
如果我们曾在原生家庭受过伤,那么通过成长不把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带进新的家庭,便是对爱人与孩子的负责。
根源3:过度自我保护使我们封闭了爱
我们的心有三层结构: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中间一层是创伤,而最深处一层是圆满具足的真我。保护层太厚,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问题。保护层太厚,我们触碰不到自己的真我,也触碰不到别人的真我。所以即便我们常常感到孤独,也无法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因为真正的亲密,是两个真我与真我的相遇。
惯性自我保护模式是每个人在幼小的时候,为了适应家庭的压力环境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求生存状态。因为我们幼小的时候是无助的,主要靠父母生存。所以为了应对父母,幼小的时候不得不发展出来一种保护自己“安全”的应对方式。在成年后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它就会自动启动,成为随身携带的一种习惯。
人们的自我保护模式有:讨好、对抗、疏离。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会使用不同的方式,但在面对冲突压力时,我们会习惯性地使用最熟悉和最常用的方式。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启动自我保护模式会演化出以下状态:
依赖共生型:互相讨好,在对方身上寻求安全感,互相照顾。但当一方因各种原因无法照顾对方的时候,另一方会很焦虑,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强烈要求对方再回到自己身边。
指责对抗型:主要表现为互相争吵,吵架已经成为其沟通模式。
依赖疏离型:一方表面讨好,害怕对方离开自己,因此会用情感绑架;另一方感到窒息,会用逃避的方式寻找自己的独立空间。
对抗疏离型:主要表现为一方似乎比较强势,不停地指责;另一方退避,不吭声。或者一方觉得婚姻很有问题,另一方觉得没有问题。
互相疏离型:自己顾自己,互相感情依赖很少,对对方的事情不甚关心。
例如,小月和江就表现为对抗疏离型。小月最熟悉的保护模式是对抗攻击,江的保护模式是逃避,原始的本能如同狮子和羚羊。小月以为像父亲一样用武力就能让江害怕,从而制止对方错误的行为,而江以为逃避就会减少冲突和不愉快,殊不知适得其反。
正如从小月和江的案例中所见,只要双方进入了自我保护状态,爱的流动就终止了。因为关系中的这些互动模式是自动化的,是潜意识驱动行为“忍不住”的反应。
大多数亲密关系从相爱到相杀或分离都没弄明白真相,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归咎为双方“合不来”。
每个人都有惯性的自我保护模式和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与感受。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本应是夫妻在谈恋爱的时候就要深入交流的,但可惜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深入“谈”恋爱的过程就进入婚姻,他们只“交流”浅层次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房子、车子、双方的经济、工作等。人们无法交流深层次的情感,一方面是因为从小的教育使彼此不习惯甚至不懂得表达内心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表达内心情感是脆弱的表现,因此避而不谈。这些是每对渴望幸福关系的伴侣接下来的功课。
幸福难不难?难!但那是过去,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幸福可以不难。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底是什么在深深地影响我们。只要我们带着觉知,放下对立,就可以牵手幸福,把婚姻经营得越来越好。即便你有过坎坷的童年,即便你离过婚,你也可以通过学习,带着觉知去开启那一扇一扇幸福之门。能携手到白发、共度一生的美满婚姻,都是彼此用心经营的结果。
探索练习
花一点儿时间探索你最重要的关系,可以从亲密关系开始。你们各自从原生家庭传承了什么信念、价值观?你自我保护的方法有模式可循吗?你是否在重复相同的模式?你的亲密关系是否传承了父母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