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一种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
“依恋理论之父”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所有动物都有和同伴保持紧密联系,避免被孤立的本能”。可见,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对社会联系的需要有多真切。而当我们的社会联系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孤独。
孤独无疑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甚至可能造成生理上的疾病。但是孤独带给我们的也不全是消极影响,当你感到孤独时,说明你是社会的一员,而不是脱离主流社会群体的边缘人。
所以,孤独就像生理上的疼痛,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当我们感到孤独时,就说明我们所需的社会联系已经变得脆弱了,这时我们就要改变行为,着手修复人际关系,重新进入满意的关系与纽带中。因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前提。
虽然孤独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但是很多人一旦感到孤独就会变得非常恐慌,急于寻找出路,却不知如何是好。韩茜就曾有过这样的困扰。
韩茜在一个小县城里长大,周围都是熟人,甚至连小学和中学的老师都是自己亲戚。她上大学之前都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熟人的圈子里。然而,关系密切的熟人圈并没有让韩茜感到舒适,相反,她一直想逃离这个小圈子,因为生活在周围都是熟人的环境中让她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而且她从小就多愁善感,虽然有家人和朋友陪伴,却常常有一种不被理解的感觉,莫名地就会感到孤独。但是曾教导过韩茜的一位老师却觉得她只是从小被宠爱得太好,有些任性罢了。
考上大学后,韩茜终于有机会逃离熟悉的小县城,来到自己向往的城市读大学。韩茜原以为到了新的环境,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交到新朋友,过上理想的生活。万万没想到,韩茜并没有如自己所愿顺利交到新朋友。因为从小在熟人圈生活,导致韩茜并没有很好的交际能力,她不习惯向他人敞开心扉,也不知该如何主动交际。进入大学后,韩茜还是只能通过和家人联系才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韩茜比小时候更加忧郁,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注定就要过这种孤独的生活。没多久,韩茜就开始失眠,并且变得焦虑。读了一年大学后,韩茜不仅胖了10斤,还比以前更加自闭了。新的环境并没有改变韩茜,她仍是那个时时会感到孤独的小女孩,她不知道自己为摆脱孤独所做的努力为什么没有奏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韩茜远离了自己不喜欢的熟人社会,为什么没有摆脱孤独感呢?
作为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联系,对社会联系的感官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良好的社会联系会带给我们积极的影响,让我们感到快乐,而无意义的、错误的社会联系则会让我们痛苦不堪。孤独就像一种疼痛,提醒着我们远离不良的社会联系,重新建立正确的社会联系。
韩茜离开家乡,独自到远方读书并没有让她摆脱孤独感,主要是因为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需要。她急于逃离幼年时建立起来的有家人陪伴的社会联系,却没有反思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社会联系。只有认清什么样的社会联系更有意义,更适合自己,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才是摆脱孤独感的关键。
那么如何识别匹配自己的社会联系呢?
1.孤独的原因
孤独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失去了亲人或朋友,可能是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也可能是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想要摆脱孤独,首先要识别自己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案例中的韩茜,她需要的就是思想上可以匹配的倾诉对象。
2.自己的需求
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会随着一个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能够确定自己的需求,建立可以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社会联系,就可以让自己不再有孤独感。比如,如果你需要的是和爱人的相互扶持,那么可以尝试去谈一段恋爱;如果你需要的是工作伙伴的紧密配合,那么就换一个富有活力的工作。这些努力都可以帮助你摆脱孤独。
3.最终的目标
孤独是一种心理上的“疼痛”,是社会关系变脆弱的信号。我们不能简单靠逃离旧的社会联系,或改变自己的形象,或通过阿Q精神来克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系,孤独感让我们更注重社会关系。只有我们对与别人之间的纽带感到满意和放心时,我们才能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