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的目标
——从故事到知识10
如果只通过“同理心”去了解人类行为,我们就永远不能证伪描述性假设或者为它们提供自己经验之外的证据,从中获得的结论,也永远无法超越那些未经检验的假设,这样的阐释将止步于个人理解,而非科学研究。11
在社会研究领域,案例分析作为定性研究的常见形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运用。但是对案例研究究竟要做什么,中国学界尚缺少系统的标准。这导致案例研究的水准参差不齐,成果很难相互联系,也很难显示系统性的累进价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对案例研究的专业目标认识不明。
这种不明,使案例研究者同时面临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挑战。这些挑战虽然少有系统性的论述,但广泛出现于大学课堂和学者言论中。定量研究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每年有大量的社会学案例出现,但这类案例分析的标准是什么?在何种意义上,它是一项专业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而不是一种个人理解?定性研究者也存在不少疑问:为何案例分析总是重复碎片式的孤立故事,成果难以建立相互的系统关联?对于这些诘问,回避者不做回应,反击者则批评“方法作为主义”的谬误12,结果是进一步扩大了误解:似乎重视方法是定量研究的专利,案例分析无须困于方法,只需对行为的意义进行深入理解。
然而,问题尚没有解决。比如,什么是深入理解?如何深入理解?究竟要理解什么?深入或者肤浅的差别在哪里?上述抗辩预设的标准似乎有两个:主题和立场,揭示复杂主题谓之深入,而困于方法限制势必难以揭示复杂现象;运用自身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立场是深入的,而其他立场势必不接地气。但在所有研究——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定量、定性分析中,都既有深入的、也有肤浅的作品存在,其中揭示了复杂性的未必是没有方法,没有揭示出复杂性的,也未必是因为遵循了方法。很多复杂的阐述并没有揭示出多少新知识,也有不少看似简单的论述和数据统计,加深了我们对复杂现象的理解。这提示出方法和立场尽管提供了若干分析手段和视角,但研究的深入或者肤浅,基本上不是一个运用何种手段、采用何种立场的问题。而案例(定性)和统计(定量)研究的所谓“对立”,一直在方法、立场和主题层面争辩,尚没有在研究目标的专业标准意义上得到分析:以社会为对象的科学研究者,其基本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科学研究是否存在有“共同的”专业目标和标准?如果确实存在这一目标,那么方法的差异,就是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目标的不同手段。如果追求知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各种方法就成为互补的关系,独大及排斥反而有害于趋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