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帝乙归妹”
可靠的古代文献里关于殷商史事的记载为数甚少,特别是武丁以后帝辛以前的诸王事迹的记载更为罕见。因此《易经》中“帝乙归妹”的记载便特别令人注目,可算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的了。顾颉刚先生说“帝乙归妹”即帝乙嫁女给周文王,与《诗·大明》的“文王迎亲”是同一件事。1203此说影响很大,有必要重新探讨。
首先,在时代上是有问题的。顾先生说:“文王与帝乙及纣同时,在他的‘初载’,帝乙嫁女于他,时代恰合。”按,《尚书·无逸》:“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1204“中身”犹中年。中年继位,又享国五十年,文王当高寿九十余岁。据甲骨文、金文材料和文献记载,帝乙、帝辛各在位十几年以至二十年,伐纣是武王继位后十余年间的事情。若从灭纣之年算起,上溯四十年以内是帝乙继位的时间,上溯六十年以外方是文王继位的时间。文王继位时正值帝乙的祖父武乙(或其父文丁)在位。在文王初年,帝乙还没有继位,甚至还在襁褓之中,帝乙怎么能够嫁女给周文王呢?
其次,根据《诗经》的记载,历来认为文王娶的是莘国之女,而不是帝乙之女。《大明》篇云:“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1205这位莘国之女被周人尊称为大姒,说她能承继大任的美德,“则百斯男”1206,有了众多子孙。莘国之女也即是“大邦”之女。嫁给王季的大任原本挚国之女,可是《大明》仍然说“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莘国之属“大邦”犹如挚国之属殷商。另外,顾先生根据“缵女维莘”而断定莘国之女为文王“继配”,似属无据。缵有继之义,但并无继配之义;继有继配之义,然而却是它的后起之义。“缵女维莘”说的是莘女承继了大任的美德,它和《思齐》的“大姒嗣徽音”的意思是一致的,这里丝毫没有莘女是文王续弦的含义。既然文王所娶是莘国之女而非帝乙之女,那么就应当说《易经》的“帝乙归妹”和《诗·大明》里的文王娶妻并非同一件事。“帝乙归妹”当另有所解。
《易·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1207祉,旧释为福,于此很难通读。我以为当读沚,方国之名。这句话里的“以”同与,类于“不我以归”1208的以的用法。这句话说帝乙嫁女给沚国乃大吉之事。甲骨文里没有祉字,表示赐福之义则用沚字1209,可见沚与祉古音相同而通假。沚是殷代著名的方国,根据我的考察,它可能位于今陕西眉县一带。在武丁时期,沚与殷过从甚密,直到武乙、文丁时期还常出兵随殷征伐。1210关于沚在帝乙、帝辛时期的情况卜辞失载,而《易·泰》的记载则正好补上了这一阙略。
婚姻关系是殷与诸方国联盟的重要手段。商汤曾经娶于有莘氏之女,不仅联合了有莘氏的力量,而且召致了灭夏的重要谋臣伊尹。武丁时期卜辞里称“帚(妇)某”者有六十多位,可见商与诸方国联姻之广泛。商女外嫁者在卜辞里也可以称为子某,如“子目”1211“子”1212等。殷代后期颇有些高傲而不屑与诸方国联姻了。这时,周人则反其道而行之,王季从挚国娶大任,文王从莘国娶大姒。这很可能是周人为了争取与国、分裂殷的方国联盟而采取的策略。殷王武乙、文丁,据《史记·殷本纪》的说法,都是庸碌之辈。直到帝乙的时候才一反其父祖辈的做法,试图加强殷与诸方国的关系。帝乙嫁女于沚国便是一个重要步骤,似乎还取得了极好的成果,因此《易·泰》才把“帝乙归妹”视为“元吉”的象征。就这一点来看,帝乙可以算得上一位有远大眼光的人物。
(原载《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