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价值链竞争与“优势—价值链—升级”等范畴的比较与说明
本章只是明确了“价值链竞争”的基本概念,价值链竞争的具体理论和分析框架还需要在“竞争学说”的框架下进行解释。前文已经介绍,马克思主义竞争学说是一个讨论价格现实运动的理论,这一理论将为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研究提供一个讨论产业组织的“价格理论”。因此,下一章关于“价值链竞争”的分析框架,将围绕价格和利润等因素,构建一个包容“生产—管理—流通”不同领域,引入垄断因素的“价格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这里将“价值链竞争”的相关范畴与当前竞争优势、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相关范畴进行比较,就如何运用价值链竞争分析相关问题,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和交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升级”的概念。所谓升级,即“产业升级”,在狭义上指某一产业的整体产出效率提高。但是,考虑到价格因素形成的“价值转移”也会将某一产业置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参照当前产业升级研究的既定标准,将“升级”的范围放宽为“要素产出价值的提高”。这里的“产出价值”是产出量与价格的乘积,价格高于(低于)产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真实价值量的情况下,更高(低)的产出价值源于价值转移形成的价值增量(减少)。这一概念与波特定义的“竞争力”相一致,可视为“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我们明确“升级”对应政治经济学中的单位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附加值提高。在劳动价值论的视角下,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将劳动数量计为投入,其产出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构成这些产品能够“支配”的劳动量。两个劳动量的比率就是单位劳动的附加值。这个比值的提高就意味着“产业升级”。
再次,产业升级对应“超额利润”与工资上涨。既定要素获得更高的产出价值,意味着形成了超额利润或工资水平有所上涨。需要明确的是,超额利润并不一定归资本所占有,可能以“地租”和“税收”的形式被土地所有者和政府所占有支配,即“超额利润”存在“分割”问题。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假定工资相对稳定,因此,构成产业升级的“要素产出价值提高”对应“获取超额利润”或“利润率提高”。需要明确的是,本书中提到的利润率并非最终归资本占有的利润。
复次,支撑产业升级的竞争优势对应超额利润的来源。提高竞争力、提升要素产出效率必须具备相应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具备相应的“独占性”,否则更高的要素产出价值将在竞争中消失。这一点对应支撑超额利润的独占性生产流通条件,这些条件构成超额利润的来源:效率差异或结构性稀缺(见第3章)。
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确一下价值链竞争中业绩与产业升级效果的评价问题。由于竞争的主体是资本,最终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率高低的影响因素构成企业资本行为的基本规则。关于竞争中的行为分析,我们将以利润率的高低作为核心线索。但是,利润率的提高并不完全等同于“升级”——即使利润率没有提高,劳动报酬提高或劳动者生活条件获得了改善,依然可以视为产业升级了。相反,即使资本能够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如果劳动的报酬非常低,生产的效率非常低,我们也认为产业依然处于低层次。在这里,利润作为竞争标的和竞争成败核心线索的地位,不能取代要素附加值成为产业升级的判定标准。
(1) 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The Free Press,1990.
(2) AHUJA 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3).
(3) KRTKE STEFAN.Network analysis of production clusters:The potsdam babelsberg film industry as an exampl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
(4) TRACEY PAUL,CLARK,GORDON L.Alliances,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Rethinking clusters of innovation[J].Growth& Change,2003(1).
(5) PEKKA ANTTILA.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ange-how to stay competitiv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R].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Finnish Economy(ETLA),Opening Seminar,Marina Congress Center,Helsinki,2004.
(6) 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J].经济研究,1998(2).
(7)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8) 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5).
(9) 张其仔.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J].管理世界,2003(8).
(10) 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
(11) 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3).
(12) 赵彦云,秦旭,王杰彪.“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美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2).
(13) 向一波,郑春芳.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4).
(14) 邵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行业测度研究——来自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家,2015(1).
(15) 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1890.
(16) 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in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
(17) KRUGMAN P,J 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J].Quarter of Journal Economics,1995.
(18) FUJITA M,P R KRUGMAN,A J 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ass:MIT Pres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9(5).
(19) MARTIN P,G OTTAVIANO.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
(20) BALDWIN R.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2).
(21) BALDWIN R,E R FORSLID.The core-periphery model and endogenous growth:Stabilizing and destabilizing integration[J].Economica,2000(2).
(22) BALDWIN R,P MARTINAND G.Ottaviano.Global income divergence,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
(23) 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The Free Press,1990.
(24) SCHMITZ H.Collective e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return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5).
(25)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4(12).
(26) 杨丹萍,毛江楠.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5个制造业变系数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
(27) 王燕,徐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J].财经研究,2012 (3).
(28) 谢子远,鞠芳辉.同质集聚、异质集聚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15个制造行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2).
(29) 邵明伟,钟军委,张祥建.地方政府竞争: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的内生性研究——基于2000—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联立方程模型[J].财经研究,2015(6).
(30) 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1).
(31) CAVES R 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J]. Economica,1974(162).
(32) KOIZUMI T,KOPECKY K J.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omestic employment effec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0(1).
(33) YOUNG S,LAN P.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throug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Regional Studies,1997(7).
(34) 李平,刘建.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中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国际技术扩散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7).
(35) 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6)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7) 王春法.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J].国际经济评论,2004(3).
(38)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8).
(39)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1).
(40) 李平,崔喜君,刘建.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7(2).
(41) 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1).
(42) 苏为华,孔伟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0(2).
(43) 李燕,韩伯棠,张庆普.FDI溢出与区域技术差距的双门槛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
(44) 王华,祝树金,赖明勇.技术差距的门槛与FDI技术溢出的非线性——理论模型及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4).
(45) 余永泽.FDI技术外溢是否存在“门槛条件”——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门限回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8).
(46) 李晓钟,王倩倩.研发投入、外商投资对我国电子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比较——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与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
(47) DANIELS.Service industries:A geographical appraisal[M].Methuen,London,1985.
(48) HOWELLS,GREEN.Location,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UK services[J].Progress in Planning,1986(2).
(49) 郭跃进.论制造业的服务化经营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1999(3).
(50)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9).
(51)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52) 江静,刘志彪.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与中国产业升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7).
(53) 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54) 尚涛,陶蕴芳.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5).
(55) 张振刚,陈志明,胡琪玲.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1).
(56) 杨仁发,刘纯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J].改革,2011(1).
(57) FISHER-VANDEN K,JEFFERSON G H,LIU H,et al.What is driving China's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4(1).
(58) HUANG J P.Industrial energy use and structural change:A case stud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Energy Economics,1993(15).
(59) SINTON J E,LEVINE M D.Changing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ese industry:The relatively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shift and intensity change[J].Energy Policy,1994,(3).
(60) 于峰,齐建国,田晓林.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61) 张卫东,汪海.我国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62) 谢家平,孔令丞,陈荣秋.基于环境价值链的绿色产品设计成本分析模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
(63) ERNST D.Catching-up crisi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Evolutionary aspects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korea's electronics industry[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
(64) GEREI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1).
(65) 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
(66) 刘志彪,张晔.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8).
(67)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68) BALDWIN C Y,CLARK K B.The microstructure of designs[M].Division of Research,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97.
(69) BALDWIN C Y,CLARK K B.Design rules:The power of modularity[M].MIT Press,2000.
(70)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71) 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4(8).
(72)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73) 胡晓鹏.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74) 林民盾,杜曙光.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75)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
(76) 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2(9).
(77) 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
(78) 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79) 周星,张文涛.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1).
(80) 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81) 施振荣.再造宏碁(1992)[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82) KAPLINSKY R.Globalis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2).
(83) 江静,刘志彪.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与中国产业升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7).
(84) HUMPHREY J,SCHMITZ 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9).
(85) 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86)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1).
(87)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4).
(88) 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 (3).
(89) 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
(90) 程恩富,丁晓钦.构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战略——兼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9).
(91) 郭民生,郭铮.“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探析[J].知识产权,2006(2).
(92) 詹映,温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以印度软件产业的崛起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4).
(93) 孟捷,龚剑,向悦文.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2(10);孟捷,向悦文.克罗蒂和布伦纳的破坏性竞争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3(5).
(9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0.
(9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76-177.
(9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7-398.
(9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7,160,271.
(98)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0.
(99) 巴兰,斯威齐.垄断资本——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100) BRENNER R.The economics of global turbulence(special issue)[R].New Left Review,No.I/ 229,May-June,1998.
(101) CROTTY J.Rethinking marxian investment theory:Keynes-minsky instability,competitive regime shifts and coerced investment[J].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93,25(1).
(102) 高峰.关于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6).
(103) LÜTHJE B,HÜRTGEN S,PAWLICKI P,et al.From silicon valley to shenzhen:Global production and work in the IT industry[J].Rowman & Littlefield,2013.
(104) 谢富胜,黄盛.全球生产网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5(8).
(105) 孟捷,龚剑,向悦文.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2(10).
(106) 孟捷,向悦文.竞争与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 (6).
(107) BRYAN R..Monopoly in marxist method[J].Capital & Class,1985,9(2):72-92.
(108) WEEKS,J..Capital and exploita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155.
(10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7-398.
(110) 孟捷,向悦文.竞争与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 (6).
(111) WHEELOCK J.Competition and monopoly:A contribution to debate[J].Capital and Class,Winter,1986,10(3):185-196.
(112) 孟捷,向悦文.竞争与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6).
(113) 孟捷,向悦文.竞争与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6).
(114) 高峰.关于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6).
(115) 高峰.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垄断与竞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72.
(116) 高峰.关于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6).
(117) 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6.
(118) HOPKINS T K,WALLERSTEIN.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economy prior to 1800[J]. Review(Fernand Braudel Center),1986.
(119) CHRISTIAN PALLOIX.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circuits of social capital[A]// Hugo Radice(ed.)International firms and modern imperialism:Selected readings[M].Penguim Books, 1975:67-92.这篇文章摘自其1973年的法文文章:Christian Palloix.Les firmes multionationales et le procès d'internationalization[M].Maspéro, 1973:137-163,Tanslated by Judith White.中文版译文《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将由《清华政治经济学报》发表。
(120)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四卷)[M].1972:116.
(121) M=货币资本;C=商品;P=生产过程;c=商品形式中的剩余价值;m=货币形式的剩余价值;L=劳动力;MP=生产资料;M′>M;C′>C;P′>P.
(122) 威廉•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和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8-19.
(123) 西方主流经济学曾一度将其称为“产品内分工”和“模块化生产”。
(124) 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关系,可参见:张鑫,王一鸣.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基于全球价值链、全产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比较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14-20.
(125) 威廉•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和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
(126) 威廉•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和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17.
(127) 威廉•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和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
(128) 威廉•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和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7.
(129) 在本书中,“价值链竞争”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本书所构建的关于“价值链竞争”的基本模型和分析框架,也同样适用于解释国民经济内部的“价值链竞争”或“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竞争”。
(130) 谢富胜,黄盛.全球生产网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