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竞争与 “中国制造” 升级: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3 价值链竞争的定义与基本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在资本循环理论基础上,将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实现了跨国化资本循环的资本所对应的竞争形式界定为“价值链竞争”。虽然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将“金融化”等因素纳入全球价值链领域,分析以借贷资本、商业资本和各类虚拟资本为载体的跨国竞争,尤其是关注这些竞争对于跨国价值转移和风险转嫁的影响,但是,就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所关注的主要竞争形式而言,其研究的焦点依然集中于产业资本的跨国化循环。此外,鉴于本书对价值链竞争的研究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本书所关注的价值链竞争界定在产业资本的范围内。这种安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跨国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属性下,本书所关注的资本循环和资本特性的主要差异也集中于生产资本循环方面,脱离了产业资本的生产资本形式和生产阶段,不利于准确把握价值链竞争的实质。

因此,价值链竞争可以定义为:生产资本以全球价值链为载体进行跨国循环的产业资本参与的不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相互争夺。

关于这个定义,我们做以下三方面的说明:

第一,价值链竞争是前文竞争三个层次中的第二个层次,即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资本跨国化循环对应的竞争形式。实际上,这也是第二层次基础上的一个“次级”层次的概念——按照长周期的历史视角,不同时代的竞争可以划分为: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两种形式,分别对应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而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垄断资本形成后则会进入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而价值链竞争是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背景下,与产业资本的生产资本跨国化循环相联系的竞争形式。

第二,服从于本书给出的“竞争一般”的规定性。这里的“价值链竞争”也并非仅限于产业资本跨国循环状态下面临的不同资本之间的“竞争关系”,同样要考察这种竞争关系作为外在强制规律对资本所施加的“提高获取剩余价值的能力”的内在规定性——这也正是价值链竞争与产业升级相联系的逻辑切入点。

第三,价值链竞争的主体是资本,其主要的竞争关系是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即剥削关系是这种关系的基础,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生产方式下劳资关系的差异,用于解释不同条件下的竞争关系与竞争手段等。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基本说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价值链竞争的主体,即哪些资本之间存在竞争。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可以对价值链竞争进行简要分类。在具体分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全球价值链的内涵。本书不对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做细致区分,所谓全球价值链就是指生产的产品参与全球范围的产业链或供应链,是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上下游增加值叠加形成的价值链中的一部分。同时,参与价值链的资本链上的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契约”关系。我们将这种参与跨国化资本循环的,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的资本称为链上资本。

关于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竞争关系的划分,同样涉及马克思竞争理论中的“部门内竞争”与“部门间竞争”,或者说是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部门内竞争和部门间竞争的时代特征和新的表现形式。

第一,链上资本与链下资本之间的竞争。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资本面临链下资本取代其地位,挤占其全球价值链中上游供货渠道与下降销售渠道的竞争。同时,链上资本与链下资本也存在要素市场上争夺生产要素的竞争,如土地、劳动力和信贷资本的竞争。这种竞争发生于链上与链下生产同类产品的资本之间,是部门内竞争。

第二,在同一条价值链上生产同种产品或参与相同环节的链上资本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同样涉及上下游渠道和同类生产要素的争夺。此外,还涉及价值链控制权的竞争,即控制上游和下游渠道中其他资本的竞争。这种竞争也是部门内竞争,但是对价值链控制权的竞争又涉及部门间的竞争。

第三,不同价值链上生产同种产品或参与类似环节的链上资本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上述竞争的基础上,还涉及以“价值链”为条件的竞争,即不同价值链可能为其链上资本提供不同的生产流动条件,对于其他链上的资本而言,这些条件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可能形成竞争中所依托的优势资源——当然,也可能因此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是一种以部门间关系为基础的部门内竞争。

第四,同一条价值链上相邻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议价”竞争。价值链以产品和服务的交换为媒介,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是部门间“价值转移”的重要渠道。这种“相邻”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可能在价值链中形成“层次传递”。这种“传递”使整条价值链的控制权形成一个整体,最具控制权的企业在整条价值链中具有议价和价值转移的能力。因此,部门间相邻或间接相连的企业之间都会争夺价值链控制权,最终会落实为价值链上中间产品定价权的竞争。但是在本质上,所有这些竞争都是一种部门间竞争。

第五,链上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之间的竞争。虽然作为竞争主体我们只关注产业资本,但是产业资本的运转不可避免地涉及与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之间的交易。在这些交易过程中,同样存在商务服务的定价和借贷资本的利息等“议价竞争”。因此,同样涉及价值转移和剩余价值控制权的问题,这种竞争也是一种部门间竞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竞争都具有“垄断竞争”的性质,都涉及不同资本所能够独占的生产流通条件。另外,上述所有资本都会涉及资本跨部门流动形成的竞争,即之前广义的“部门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