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记忆与认同:一个陕北村落的人类学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结

在本章中,笔者主要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著名姓氏的研究,从侧面展现出了一些陕北家族的历史形态特征。另外,笔者通过对艾氏家族史料的分析以及遗址的考察,从被刻写和被物化了的家族记忆的角度出发,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家族认同得以实现的两种重要途径。

第一,陕北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该地历史上形成了一个相对迟钝、相对封闭的文化圈,这一文化圈中的家族形态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笔者认为,它的形成不仅是一个自然繁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化不断投入的过程。它与陕北独特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以及儒生的实践都是分不开的。[58]

第二,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59]虽然今天,诸如家谱之类的史料、家族的祭祀活动以及俱乐岩、地藏庵、八仙洞、四角楼之类的文化景观或者只保留下了一些零散的文字和发黄的照片,或者只剩下了一些残存的形骸,然而,人类的社会是一个“符号的王国”,这些史料与遗址在今天则充当了家族成员彼此交流家族情感的媒介,它使得家族内部的成员仍然共享了一段共同的生活记忆与意义世界。


[1] 秦燕:《明清时期陕北宗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期。

[2] http://baike.baidu.com.

[3] 杜林渊、张小兵、雷楠:《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

[4] 刘蓉、王峥:《陕北主要姓氏来源及其特点》,《延安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5] 魏征:《隋书·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73,第830页。

[6] 赵玉光、文玉萍、李小红,《陕北历史上的书院》,《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 秦燕,《近代陕北绅士与乡村社会述论》,《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8] 刘志伟:《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51页。

[9] 秦燕、胡红安:《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修订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41页。

[10] 本节史料主要来自于艾有为主编的《米脂艾氏宗谱》和《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

[11] 清·洪蕙:《延安府志》卷4,光绪十年刻本。

[12] 明·马里、吕柟:《陕西通志》,嘉靖二十一年刻本。

[13]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7页。

[14] 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0页。

[15] 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米脂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85页。

[16]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7页。

[17]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948页。

[18]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第83页。

[19] 龙云:《陕北文化研究导论》,《陕北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20] 《圁川艾氏宗谱·文集》,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21]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997~998页。

[22]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945页。

[23]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5页。

[24] 《米脂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卷6。

[25] 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6] 明·高必升:《振麓艾君墓表》,载于《圁川艾氏宗谱》,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27]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2页。

[28] 《米脂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卷4。

[29] 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榆林地区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第133页。

[30]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891页。

[31] 租种,佃户从地主处取得土地使用权,地租按土地的面积计算,不论年景好坏,佃户都必须按照事先议定的地租来交租。伙种,流行于有地而无劳力或有劳力而无地的中农与贫农之间,一般采取一方出地,一方出力,牲口、农具、种子、肥料等协商解决的方式来经营,其劳动成果双方平分。按庄稼,是一种租佃向雇佣过渡的形式。地主不但要租给农户土地,还要供给其生产材料(包括牲畜、肥料、农具),借给农户日常所需(包括粮食和住窑),等等。等粮食收获之后,双方按照事先议定好的成数进行分配,农户将借的牲畜、粮食等归还。这类农户,一般无地或者少地,平时还得给地主家干些家务活。

[32] 艾天轶:《芝亭公轶闻点滴》(手抄本)。

[33] 《七世孙毓元初修宗谱序》,载于《圁川艾氏宗谱》,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34] 《圁川艾氏宗谱·谱例》,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35]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99,第102~130页。

[36]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952页。

[37] 《圁川艾氏宗谱·谱例》,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38] 艾质筠、艾肇商、艾嘉谟:《续修家乘序》,载于《圁川艾氏宗谱》,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39]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103~104页。

[40]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1006页。

[41] 《米脂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卷3。

[42]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100页。

[43] 《米脂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卷9下。

[44]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94页。

[45]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96页。

[46] 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米脂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670页。

[47] 《圁川艾氏宗谱·文集》,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48] 高自明:《俱乐岩记》,载于《圁川艾氏宗谱》,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49] 艾有为:《米脂艾氏宗谱》,1999,第964页。

[50] 艾希淳:《创修俱乐岩洞记》,载于《圁川艾氏宗谱》,道光十五年手抄本。

[51] 艾有为:《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三秦出版社,2004,第199页。

[52] 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在古代庙宇、陵墓、祠堂、街道路口、风景园林等前竖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它多以木、砖、石等建筑材料修筑,多有颂扬、标榜、记事的题刻文字。米脂的牌坊多以单檐石雕为主,做工精细,结构典雅庄重,造型以四柱三楼居多,是纪念缅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53] 《米脂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5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64~91页。

[55] 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60页。

[56] 高萍:《陕北宗族的形成与特征》,《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57]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8] 秦燕、胡红安:《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修订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48页。

[59]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