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2
第一次听到“教练型教师”这个名词,感觉非常“违和”,似乎是把两个不同的职业放到了一起,因此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在我的思维认知中“教师”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古代对教师的定义。在东方文明中,教师是需要被仰望的,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标准会非常高,而且学生对教师都是非常敬仰的。
而“教练”源自西方管理学,在教练过程中非常地强调平等。国际教练联合会(ICF)教练的三大原则就定义了教练的陪伴作用,以及强调在某些方面教练可以没有被教练者有经验,但是教练能够通过系统化的提问,让被教练者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放到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我本人做过三年的数学老师,也学习了很多的教练技术,因此非常希望这样跨界的结合可以出现“奇迹”。
“教练型教师”的出现顺应了目前快速变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一代的出现,他们对知识的获取不仅通过课堂,还有其他更多的方式,如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课堂上学生在百度上找到解题方法而挑战老师的情况了”。在过去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教师们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对学生形成重要的指导,但是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不对称已经被打破,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来向教师挑战,而对于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很多教师都已经远远地不如学生了,因此在教师们不能仅依赖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学生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学生成长?”就成为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应用教练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找到自己内在的需要。
在中国,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互联网的到来,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00后们的教育会较以前出现非常大的不同,他们并不崇拜权威,他们更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独特的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型教师就会对学生有更大的帮助。感谢郑磊、忻春两位教练在这个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帮助我在杉树公益大学助成项目中,用教练的方式去跟大学生们沟通,让学生们觉得教师能够理解他们,同时通过一套结构化的问题引发他们思考,清晰个人未来的目标,且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教练型教师的魅力。
杉树公益主要是教育公益,关注支持年轻人成长,无论是高中助学、大学助成还是凉山支教项目,教练型教师的实践对我们帮助非常大,让每个孩子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帮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及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未来。经过实践后,我们都认可了教练型教师,也迫切需要让教练型教师被更多的人了解,同时用一套可快速复制的方法帮助每位教师成长,这就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感谢郑磊和忻春两位教练用多年的实践,将教练方法结合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非常直观地建立了教练型教师模型,并且从状态、行为层面给出具体的指导,提供了非常简单、实用的工具和技巧,让老师们可以快速掌握。通过书中的10个最佳应用案例,教师可以看到结果的呈现,对教师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
教育是百年大计,而教师是教育实践最重要的力量,教师的责任不是塑造学生而是点燃学生——“授人以渔”,在未来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让青年无惧未来。
丁捷
云学堂联合创始人、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