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教师是如何工作的
以下介绍一个真实案例,以便更清晰地讲解教练型教师是如何工作的。
从教练型教师培训中学习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某一线教师
教练型教师这一概念在近年来被引入国内,教育行业则抓住机会,积极引导教师接受教练的专业培训。北京市很多教育单位都展开了教练型教师的专项培训,参训的教师通过培训学到了新的管理班级、家校沟通等技能。我经过学校组织的教练型教师培训和数次一对一教练,在管理班级和学生及家长有效沟通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收获。
下面我想分享一个与家长成功沟通的案例。
沟通背景的基本介绍:明明(化名)初一时因为身体原因休学一年,之后跟着新一届的初一重读。重读的第一个学期,明明因为身体原因,请假次数位居年级最高,且经常不主动和班主任请假,就未到校。明明平时和父母、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除母亲外其他长辈们对她十分溺爱。
沟通缘起:周一早自习,明明因为没早起而旷课且没交作业。因为类似事件我之前不止一次和她的父母沟通过。在经过教练型教师培训和一对一教练后,我想运用教练方式和她的父母来次“不一样”的对话,因此借着这个契机联系了她的父母来校沟通。
下午放学之后,明明父母陪同明明在阅览室补作业和写检讨,在她完成各项作业之后,我便开始了和明明父母的对话。
由于明明身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所以谈话之前我心中头绪万千。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开始确实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谈。因此,沟通的最开始,我先请明明父母来说说明明的问题。
明明的母亲说到明明的问题时,泪流满面。这时,明明也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但她的表情是抗拒的且看起来根本不认同母亲的话。而这时她的父亲在一边打马虎眼,认真跟我说有问题的是明明的母亲。明明母亲说在跟明明沟通的具体过程中感觉到绝望,而且一家人都不支持她的工作。通过她的描述我了解到明明的父母做生意很忙,父亲溺爱明明,而母亲想严格管教,但是拆台的除了明明父亲还有爷爷、奶奶。在沟通期间,明明母亲的哭诉长达20分钟,明明父亲偶尔发言,明明默不作声。我看到父母和明明之间的隔阂,以及父母想要改变这种局面的迫切愿望。
20分钟过去了,我询问明明母亲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明明母亲很为难地沉默了,仿佛所有问题都无法解决一样,明明父亲这时回答说是起床问题,他说:“每到早上要上学时,家里总是‘鸡飞狗跳’。”在父母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明明的表情更敌对了,仿佛旁边坐的是仇人一样。这个时候我知道肯定不仅有明明自身的问题,还有她父母的问题。
最终确认本次沟通话题:
①父母和明明之间无法有效沟通;
②明明的生活习惯问题。
听到这里,我想到每周四在我和教练开始对话时,教练总是让我先说出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最想解决的方面,再引导我自己解决问题。我想,如果把这种方法也运用到明明的问题解决上呢?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我:在早上起床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明明:瞌睡,起不来。
我:你晚上几点睡?
明明:有时候睡得早,11点多;有时候睡得晚,12点多。
我:是什么阻碍了你早睡?
明明:不想睡,而且作业多,写完作业之后还想玩会儿手机。
我:这样你玩得高兴吗?
明明:玩的时候高兴,第二天就不高兴了,起不来。爸爸妈妈还说我。
我:你想要改变吗?
明明:想吧。
我:那就是还不太确定了。既然不确定,为什么还想呢?
明明:早上我也不是不想起,就是太瞌睡。
……
听到这里,我明白明明有想要变好的愿望,只是现在还做不到自控,且和父母关系不够亲密,身边缺少能够细致引导的人。于是,我就和她分享了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每天晚上工作到11点半之后休息,我也很困,早上起床也困难,那怎么办呢?我是不是这半学期以来,一次都没有迟到过?没有人是没有惰性的,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你猜猜我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对抗自己的懒惰?
和明明沟通到这里,她的表情自然了很多,同时她的父母看到明明开口说了这么多话,对我这个小班主任也有了更多认可。
我尝试着让明明自己给起床问题想办法,她在我的引导之下,慢慢说出了这些方法:隔3分钟定一次闹钟、设置偶像EXO的歌为闹铃、先在床上轻轻活动一下身体、吃一颗棒棒糖用味蕾唤醒自己沉睡的心……明明的心扉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打开了,自己找方法的时候表情轻松舒适了很多,父母的表情也轻松了,而明明对父母的戒备也少了很多。明明这边的问题通过教练方式解决得差不多了,父母这边的问题还要继续沟通。我告诉明明父母:明明毕竟还是孩子,虽然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家长也不能放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不是一天养成的,肯定也不能一天解决。家长这边也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啊!明明和父母听完都笑了。
将近1小时的沟通,让明明解决了自己的起床问题。家长来一趟,也不能只解决一个问题呀,那样岂不是浪费家长的时间?本着这个原则,我继续问明明父母,还有没有让他们很头疼的问题?明明母亲说还有一个问题:“明明寒冬腊月不穿秋裤。”听到这个,我一下子就乐了,大家一定都听过“有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忍住笑我再次展开了和明明的对话,同样还是不直接给建议和解决办法,只通过提问让明明自己找答案。
我:不穿秋裤冷不?
明明:不冷,教室里暖和。
明明母亲:还不冷,腿都冻青了。
明明:我就是不冷。
我:明明妈,让我先来和明明沟通您看好吗?明明,在这栋楼里肯定不冷,教师穿得也很少,你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冷吗?
明明:等车有点冷,下楼去上操时也有点冷。
我:既然如此你愿意忍着冷也不穿,肯定有你的理由,你可以跟我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明明:穿上秋裤之后,秋裤老是往上跑,我觉得不舒服。
明明母亲:你就是怕显胖。
明明父亲:你说你,穿一条秋裤能胖到哪里去。
我:爸爸妈妈先不要说话,咱们先听明明讲。你有没有问问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怎么能做到秋裤不跑?
明明:好像他们也不穿秋裤。
我:其实保暖也不是只有穿秋裤一种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了?
明明:我换个到脚踝的羽绒服,等车的时候也是一样不冷的。跑操就下去冷1分钟,跑起来就热了。
我:好啊。自己找到的办法很好呀。即使不穿秋裤也冻不到自己,对不对?
明明:本来就是不冷,爸爸妈妈太紧张了,但是我真的没有那么冷。
沟通到这里,明明的父母也不再坚持一定让明明穿秋裤了,毕竟只要孩子不冻着,别的都好说。气氛到这时已经很温馨了,我觉得还能帮他们家再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关系到之后他们家能不能和平共处。这就是明明和母亲之间的沟通问题。有了之前两个问题的预热,明明和父母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抱有极大的信心。
明明母亲:其实我小时候在我母亲那里很缺爱,所以我经常想要亲近明明,但是明明总是说别碰我,我很难受……(明明母亲说着就哭出来了。)
我:明明,看着妈妈哭,你在想什么呢?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让我看看你懂不懂妈妈的心。
明明:我不知道这句话对会伤妈妈的心,我做错了。(递纸巾给妈妈的时候她也哭了。)
我:那你想想,假设有一天,你和妈妈聊天很愉快,然后手挽手地逛街,你开心吗?
明明:肯定很开心。
我:那你愿意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些什么呢?咱们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
明明:可以放学回家跟妈妈说一句“我回来了”,聊几句学校的事情。
我:明明妈妈,您觉得为了美好的这一天的到来,您可以做些什么呢?
明明母亲:我可以直接和明明说说我的想法。
我:你们一家人觉得还能做些什么呢?
明明的母亲和父亲、明明:一起看电影、出去逛街、在家里闲聊……
就这样一家人的沟通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沟通中迎刃而解,一家三口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他们一家从对立有隔膜,到有些许缓和,再到冰雪消融,我心里的愉悦之情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那一刻,我仿佛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体会更深了,也更喜欢了。
这次沟通之后,明明第二天仍然迟到了。我当时心里五味杂陈,怎么会这样呢?但是我忍着没有问明明原因。从第三天开始,这个经常早自习迟到、旷课的学生,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迟到过,且文明礼貌方面的表现也受到了其他教师的夸赞。
我惊喜地看到教练式的沟通是真正有效的。守得云开见月明,在拥有教练型教师的思维和工具后,从此不再像以前一样毫无章法地和家长讨论学生的问题了。真庆幸我每周都坚持和教练做一个半小时的一对一教练,潜移默化之中使自己在沟通和解决问题时也不由自主地化身为教练,像教练帮我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一样,帮助家长和学生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在这样一次次成功解决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家庭矛盾和解决困扰学生许久的问题时,我更加觉得把教师称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是每个问题的出现都是我们通往卓越之路的垫脚石,每个问题都有解决方案,每个问题都不止一个解决方案。只要不放弃、只要坚持、只要踏实肯干,那个最好的自己,就在不远处向你挥手。
通过以上案例你对教练型教师如何工作是不是有了更多了解?读到这里,我们邀请你先停顿片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在你的教学工作中加入教练的元素,你期待会对你的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