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文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4 文案要设计趣味点

我们在生活之中常常会遇见很多有趣的事。某一天,我在朋友圈中看见了一张搞笑的图片:一辆车的后窗玻璃只擦洗干净了一半,另一半被人用手指在灰尘中写下六个大字“洗一半没钱了”。朋友将这张图片分享到朋友圈中,还附上文案调侃自己的近况,称这就叫作“没钱的尴尬”。我看到那条朋友圈后哈哈大笑,因为它是一个很有趣的创意文案,寥寥数语就勾起了人们的同感,真的很不错。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个话题——文案的趣味性。

一个巧妙的趣味性设计可以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分享欲、购买欲,让原本普通的文案更容易流传开来。

4.4.1 有趣的文案容易流传

在日常社交中,有趣的人比外貌突出的人可能更受欢迎。长得漂亮或帅气的人可能被同性嫉妒,但是有趣的人可以让大家都喜欢。

文案也一样,有趣是传播的基础。人们乐于将有趣的东西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从而彰显自己幽默的内涵。有趣,是文案得以传播的基础。

广泛流传在网络平台中的一些文案几乎都是有趣的,甚至有时候还很“扎心”。我曾经看到某家饭店的大厅里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我们的空调和你前任的心一样冷”,在吃饭的时候,我随手拍了张照片分享到朋友圈中。回想起来,那无疑是中了趣味文案的“毒”。结合自身经历,我深知如果文案设计好一个趣味点,那么足以引发强烈的自传播效应。

当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某品牌推出了一套菜市场文案,其中有一句是“Hey猪,don't be afraid.”,结合新闻事件和披头士乐队歌曲Hey Jude的歌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网友们自觉地转发与分享,从而达到了传播效果。

这就是有趣的魅力。有趣的内容,不仅从不招人讨厌,还能引起话题发酵,最终促进信息的传播。

4.4.2 打造文案趣味点的五个公式

如何设计趣味点让文案流传开来呢?文案的有趣,有的来自形式感,有的因为社交化,有的出于好奇心,有的充满参与感,有的源于极端场景的设计。通过对趣味文案的研究,我发现了以下五个速成公式,教你快速打造文案趣味点。

1.形式感=场景调性-内容调性

有趣的文案通常具有十分独特的形式感,这种形式感是“非正常”的状态,是区别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反差与巨变。文案的形式感越强,反差就越明显,带来的创意空间感就越大,给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

形式感=场景调性-内容调性,即场景调性与内容调性产生的强烈反差就是形式感。例如,在一个惜字如金的地铁广告中,某品牌却投放了一系列反差极大的“压键盘式”文案,将文案拉长为“租房付付付付付付付付付付什么押金!”在第一次看到这个文案时我很惊奇,它用文字模拟了一个结巴的口吻,突出了品牌本身的信息点,既明确又有创意,自然能提升分享度。当时很多微信公众号也用这样的方式写标题,提升文章的趣味性。

将一个领域的场景与其他领域的内容相互融合,往往可以打造出具有形式感的创意文案。例如,将视力表与竞选宣言相结合,将寻人启事与产品广告相结合,会产生更有趣的形式感,从而诞生创意文案。

2.社交化=刻板事物+人物情绪

社交化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建构互联网平台,模拟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话术、手段、情感,赋予冰冷的数字化网络以人格特色,进而成为一种营销模式。

对于创意而言,将刻板事物搭载一些人物情绪可以形成“新物种”。江小白早期的产品创意将酒瓶与文案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火遍全网的“表达瓶”。为刻板的产品赋予人格化的情绪,就是社交化的核心。

国外家居用品品牌Hefty设计过一系列产品包装的文案,有别于江小白的情怀文案,它采用的是直击人心的文案“不要建议,只要钱”,是不是很像之前在国内网站中流传的那句“我们不谈理想,知道你的理想是不上班”?

褚橙推出的包装也是让产品“励志橙”代言,像一个人一样“说话”,帮助品牌销售产品。

这些“产品+文案”的形式,本质上就是将刻板事物与人物情绪结合起来,让产品人格化。

在广告媒介发布费用越来越贵的情况下,包装无疑是相对便宜且便于互动的一种形式,通过印刷一些文案或其他有趣的内容,可以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从而产生消费行为。

即使你还处于一个比较传统的企业中,也可以试试让自己的产品或业务“说话”,可能会产生非同一般的化学反应。

3.好奇心=阅读性×冷知识

附着冷知识,可以让广告的阅读量翻倍。很多情况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产品卖点,广告就会变得特别乏味,也不会有人观看和分享。但是,如果你为广告增添一个冷知识,那么人们或许会因为这个冷知识注意到你要传递的商业信息。

好奇心的产生,来自人类对于某些事情的未知。而冷知识的趣味性,无疑是满足好奇心的有效手段。具有阅读性的冷知识搭载一条广告信息,可以让文案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

例如,你知道玛丽莲·梦露原先有11个脚指头吗?我是在看到一条房产广告的时候才知道的。这则广告的画面是梦露捂住裙子的经典场景,上面写着“玛丽莲·梦露原先有11个脚指头,北京市区有一片森林比19个天安门广场还大”,然后引出广告的关键信息:难以置信,却是真的。附着冷知识的广告,带有一种引人好奇的心理驱动,也为广告本身增添了很多趣味性。

人群中从来不缺少看客,好奇心就是吸引看客驻足的“引线”。好奇心=阅读性×冷知识,放大好奇心,也许我们就能形成文案的趣味点。

4.参与感=UGC³

营造参与感的核心要素是让消费者发言。参与感来自消费者,是消费者主动给予的内容反馈。将UGC(用户生产内容)无限放大,可以再次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形成文案的趣味点。

消费者是多面而丰富的,具有无穷的智慧。无论是与消费者聊天,还是挑选消费者的反馈评论,我们往往能找到具有趣味性的观点。让这些观点产生更大的曝光是所有文案创作者的使命,因为这些观点具有更加真实且有效的自传播效应。

香氛品牌LE LABO通过采集消费者的聊天内容,将其中有意思的片段用老式打字机打出来,并上传至Instagram进行传播。

我喷了Patchouli去参加比稿,这比我做的任何PPT都管用。

——知道这闻起来像什么吗?——什么?——艺术气息。

这些观点是消费者最真实、最内在的体验和感受,借助品牌之口进行传播,趣味性和共情力兼备,很容易形成自传播。

例如,网易云音乐之前在地铁上投放了大量用户评论的文案,句句“扎心”,句句来自民间智慧,一下子便刷爆全网。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想起该案例,这就是好创意的魅力,也是趣味文案的魅力。

5.极端场景∞=趣味创意

我们一定要设计文案出现的环境。文案出现在哪里很重要,出现在厕所中的文案与出现在餐桌上的文案,各自的调性肯定不一样。巧妙地利用文案出现的环境设计极端场景,可能会让我们的文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一辆车路过街道时,楼上的人看到的是什么?

某一家杂志社承包了一辆公交车,车身是其红色的品牌色。在公交车顶端有这样一句文案“Hello to all our readers in high office.”意思是“向站在高处的读者问好。”不过,“high office”是双关语,既指“高处”,又指“担任要职或身居高位”,而这句文案只有楼上的人才可以看到。“公交车车顶”这一极端场景为广告文案找到了一个天然的特殊角度,利用独一性彰显了广告的趣味感。

还有很多文案的场景创意,为原本平平无奇的内容增添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一个手提袋最大的功能是装东西,所以“装”是产品信息点。如何通过文案达成情感共鸣呢?具体方法是将“装”与一些形容词结合在一起,打造一系列有趣的包装文案,将“你就装吧”“装可爱”“装穷”等文案附着在包装上,让产品信息点情感化,带来令人心动的体验。

总之,强化任一维度的属性都可能让文案变得有趣,如内容、材质、空间、形象、长短等。形式感的増强,就是通过这些属性的变形与强化达到的。

还有一种创意的理念是:拉长时间,让文案变得有趣。一块广告牌上写着“This is the world's most boring billboard.We're going to leave it here for 12 years, just to show how long our products last.”自称为“世界上最无聊的广告牌”,因为它要被放置于此12年之久,以此证明其产品的耐久与品牌的经典。文案本身很朴实,却是一个好创意,这种场景设计也很有趣。

4.4.3 打破常规新创作

趣味的主要手段是打破常规脚本,趣味的核心价值是新鲜感。如果一件事情按照本来的方式进行,那就是常规脚本,不足为奇,也没有趣味性。但是,如果某一天它打破了常规,就能给人新的惊喜。一个内向乖巧的小女孩,某一天突然染了红头发,两臂满是文身,完全换了一种风格,你一定会说一句“哇!”因为她打破了常规脚本,给你带来了惊喜。

文案要设计趣味点,塑造别开生面的体验,这样才可以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