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好文案,以“质”取胜
整个世界都处于喧嚣之中,广告世界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渐渐习惯于低头看手机,抬头看月亮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短、平、快”是这个时代的节奏。效率比感受更加重要,速度比舒适更加可靠,信息一闪而过,灵魂怅然若失。好文案在信息的瀚海之中微不足道,如同一滴被蒸发的眼泪。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我们每一天都在“生产垃圾”,也在“咀嚼垃圾”。涌现在我们眼前的许多文案,沾染了互联网简单粗暴和“数据至上”的习气,变得令人无感甚至沮丧。所谓“痛点文案、痒点文案、卖点文案”,走入人心的少之又少。一方面,我们越来越不敏感;另一方面,生活中确实缺乏好文案——那些拥有丰富质感与纹理的文案。
4.5.1 你的文案缺乏一点质感
这是一个缺乏质感的时代,文案也是如此。
对于一件事物,我们多用互联网化的口语来形容。例如,形容口红,我们会写“吃土色”“斩男色”,而不是“少女脸上高涨的潮红,与初恋那件小事揉成一团”。后者确实占用更多版面,但似乎更能调动我们内心的遐想与向往。
我们不断强调快感、突出快感,宣扬更快捷的成功之道,所以渐渐地疏离质感。质感与好文案相悖吗?并不相悖。那些动人的句子留驻于人心的时间,比某些金碧辉煌的建筑还要长久。
如果文案的字里行间缺乏一种质感的流动,那么一个文案创作者眼前的路必然崎岖。
什么才是有质感的文案?它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层次感,二是细节感,三是想象空间。
1.层次感
一句有质感的文案拥有丰富的纹理,可以勾起不同的情绪和感触,引发多个层次的联想。文学中有一个词叫作“弦外之音”,指的就是话语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例如,“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耳熟能详的文案,表面上是说“我”在家与咖啡馆之间“两点一线”,但是当你读到这句文案的时候,肯定不会这样简单地理解,你还会想象它所描述的惬意生活:“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是在温馨的家里,就是在文艺的咖啡馆里;同时,“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不仅是一种状态的表述,还是一种对惬意生活的追求。
一句好文案有多个层次,包括表象的、情绪的、理想状态的层次,这就是层次感。
2.细节感
只有细节感,最能动人心。在文案机理之中,每一个细节的调动都可以触发观者的同感,如:“一想到离家,小镇的车子也慢了下来”。这句文案表达人在离家时的恋恋不舍,因为恋恋不舍显得“车子也慢了下来”,切中“离家”的场景,选用一个人格化的物“车子”来表达人的情感——不舍。“小镇的车子”就是一个特别的细节,说物也是说人。
有质感的文案往往能描绘一幅具有细节感的画面,呈现令人心动的感觉,细致入微而又丝丝入扣。
3.想象空间
一句文案,只有能唤醒你的想象力,让你忍不住“咂摸”,才是有质感的文案。一句平凡的文案,看完了就结束了,你不会记住它;但是一句了不起的文案,会让你在看完之后被狠狠击中并牢牢记住,想象那句文案勾勒的世界,心驰神往。
“‘愤青’不老,他们只是伪装成了爸爸”,这句文案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在这句情感浓烈的文案中,你看到了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中年男人仍然保持着青春,他的心里还有激情,即使他已经成为一个爸爸。这句文案最妙的是“伪装”,通过这个词,你能想象出一个骄傲青年变为秃头爸爸的过程,也能想象出他在年轻时的壮心不已。
好文案能唤醒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质感的重要表现。
4.5.2 质感文案写作七要素
质感文案的形成,需要我们在细微处多多琢磨,让文案勾起人们的美好联想,从而走入人心。
我们可以在很多经典广告之中找到充满质感的文案,它们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通过探索这些文案内部的机理构成,我发现了质感文案写作的七个要素。
1.陈述为主
不仅是质感文案,一般的优秀文案也多以没有累赘的陈述句为主。“名词+动词”的组合效果大于一堆形容词的浮夸堆砌,这是好文案的“基本款”。
以陈述语气为基调的文案,给人一种笃定、沉稳的直观感受,利用一些微妙的词语,还可以营造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很多质感文案都是用陈述句表述的,不是一惊一乍,而是娓娓道来,如同一位优雅绅士的谈吐,充满平静、沉稳、令人神往的气质。文字的质感,似乎通过这种方式的表达,更显优雅与平和。
不过,仔细比较:“先生请留意”,五个字,在表达“朝我看”的意思的同时,还带有一种文雅的气质;普通文案可能会直接写上三个字“看这里”。两句文案貌似出发点一致,后者却美感尽失。可见,陈述只是基础,并不是最终目的。
例如,有一句文案是“开放,给了我舞台”,同样是一句陈述句,却有很大的遐想空间,让人在读过之后联想到很多场景,值得品味。又如,“大海从不招人讨厌”,看似一句平实的口语,实则借用了否定之否定的方式,读来比一般文案更有味道,再配以“海风海风,海洋文明治下的城市特区”,如一首现代短诗一样,简单又灵巧。
运用陈述句的文案就像熟人偶遇,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突然碰到一份惊喜,让人心里生出一份小小的雀跃,值得我们记忆与回味。
2.附着情感
写情感的文案很多,能把情感写得活灵活现又不让人讨厌却非易事。质感文案的另一大特点是附着情感,有些文案的情感细节描写如同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浓,越品越有滋味。
“看着她。错过她。怀念她。”三字一组,共九个字,挑起观者对于往事的怀恋,营造怅然若失的错愕与惊觉:我是在什么时候失去她的?由此开始,继续品读,我们才知道这其实是一则地产开盘信息。但是,文字制造的情感却怎么也驱赶不走,它会令你驻足,怀恋往事,这就是我们对于情感与生俱来的感知天分。
像这样的文案还有很多,这些附着情感的文案,天生带有令人念念不忘的气质,使人一读再读,十分怀念。生活离不开情感,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处理情感问题,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善于表达情感的文案,质感会更加丰富。
3.加点文化
文化是质感的风骨,加点文化,文案的质感会立刻显现。经典故事、历史文化、哲学思考等,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会大大提升文案的调性,让其更显深刻。
地产界有一则知名的广告“先生的玫瑰园”,其中有这样一句文案,“翻开二十四史,通篇写满的只有一词:土地。”借用“二十四史”这一文化IP,这则文案的气质便得到了升华。联想历史,不断更替的朝代兴衰、政权变迁,本质上不都是对土地的争夺吗?古往今来,大抵如此。
但是这则广告幽默的地方,是英文反白字(Who is God?Your wife.You know, sir.Sent her a rose every day.Then...something changed! Perfect!)与两人之间的“握手言和”,以历史矛盾隐喻夫妻之间的争执。那么用什么可以缓解这一切的矛盾呢?该文案说“每天送妻子玫瑰,有些事情将会改变”,而这里的“玫瑰”不单单指玫瑰花,还指“玫瑰园”。
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文案自带故事性和话题性,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蒋先生送蒋夫人的玫瑰园,就在阳明山下。”以民国故事为文化元素,不仅使文案看起来很有质感,购房体验也提升至豪华级别,无愧于“先生”的头衔。
上述文案只是用典,还有另一种特别有文化的文案,即以古诗词意象为文化元素,呈现出一种古典的精致美,如岸芷汀兰的“红树畔,人心入湾,湾流处,岸芷汀兰”,加入中式古典的文化审美,仔细品读,格调非常高雅。
文化不只是经典、历史、诗词,还可以是意识形态、哲学思辨主题等。有一则文案是“意识决定形态”,不仅文字内涵高深,画面也充满了哲学思想的氛围。又如,“名利场,风月场,角斗场。”浓郁的哲学氛围,浓郁的文化质感。
用文化充当“调味品”的文案自然更加耐读,值得反复琢磨。
4.语言精简
语言精简,不啰唆、不拖泥带水,是质感文案的基础。精简不一定是字少,而是在一句话中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是增之一分太多、减之一分太少的“刚刚好”。
无论是“摔杯为号”“来,动筷子”,还是“换个地方思考”“做个好梦吧”,或者“土地赠我安全感”,无一不是精简凝练的代表。
如果我们的文案不够有力,读起来也不顺畅,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精简,将其减缩至一个点、一句话,甚至半句话、一个词,或许可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5.偶尔对冲
文案创作者偶尔会用一种冲突/对冲的方式写文案,将一正一反的两个词语放在一句话之中,给人品读玩味的空间。
例如,万科出品的“物质之后非物质”,就是用词语的对冲表现人们在购房之后生活品质的提升,先物质后精神。该文案将对冲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很深刻的记忆点。
“生命,可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句流传了很久的文案,将“浪费”与“美好”形成对冲,反而突显了对美好事物的多花心思、不计成本,更加深入人心。
形成对冲的也可以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如将“动心的人”与“动手的人”形成对冲,通过对冲产生心理罅隙,通过罅隙承载品读空间:“这个世界永远是动心的人多,动手的人少。”这样,文案便突显了远见者、实践派的弥足珍贵。
冲突/对冲的方式可以加大文字之间的撕裂感,放大情绪空间的张力。有时候,文案的质感与书画的韵味一样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运用意象
意象是一个文学名词,指寓“意”之“象”,是采取主观视角的人在表达情思时选用的客观事物。例如,边塞诗人常用“大漠”“孤烟”等意象,田园诗人多用“飞鸟”“孤云”“桑麻”“菊花”等意象。有质感的文案,通常也会通过意象借物言情。
“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两个意象,前者是商务会议的标志,后者是自家庭院的象征,刻画了一幅事业与家庭之间的情感徘徊图,将地产“自然、品质”的特性用诗意的方式表现出来,营造了令人向往的氛围。
意象的使用可以打通感官体验,调动想象力产生画面感,赋予观者在脑海中描绘情景的空间,如以下文案。
一下雪,院子就更好看了!
下了雪,院子更好看了!
下过雪,院子的确更好看了!
该文案以“雪”为意象,雪前渴望雪、雪中感叹雪、雪后赞美雪,让“雪”成为美的具体象征。这份美被保存在别墅的院子里,勾勒出一种与美好共生的居住方式,让别墅更有情调,也为品牌增添了一份诗意。
熟练地运用意象元素,文案的质感会快速提升。因为意象本来就是凝缩的事物,其内在饱含思考性与畅想性的能量,只需轻触便能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7.句式翻新
文案创作者很爱玩“文字游戏”,句式翻新也不失为一种提升文案质感的方式。反问、反复、顶真、仿词、回环等修辞手法都能运用在文案之中,不过质感文案对于这种方式的运用更加巧妙和自然。我在写文案时,对这种方式的运用就略显粗暴,写不出那种优美的感觉,好在我从一些地产文案中找到了范例。
“不喜欢大连了,”上半句以否定句开头,将疑惑带给观者,吸引更多注意;下半句却是“假如大连没有海”,强调了“海”对于大连的重要性。这个语句的逻辑本来应该是“假如大连没有海,就不喜欢大连了”,但是这则文案巧妙地将结果前置,先给出一个反预期的描述,促使人们阅读下去。而且,这则文案本身语句简单,读起来很清新,有一种自然的美。
“最害怕的事,就是无所事事”,上下两句文案尾字相同,朗朗上口,扩展了这句文案的空间感,给人流畅的阅读体验。“月光如此美好,叫我如何是好”这句文案也是如此,尾字相同,塑造了美妙的审美意蕴。
又如,“富不还乡,等于锦衣夜行”,通过典故提升文案的质感,借用画面和历史故事,与受众沟通“衣锦还乡”背后渴望“富裕”的共同心愿。
句式翻新是借助修辞的方式改变平常的文案逻辑,塑造更新鲜的观感体验,以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在文案的质感之中,有一部分来源于新鲜感。句式翻新就是将平常语气的句子重新组合,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达到令人不断玩味、品读的效果。
无论是质感还是美感,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案意蕴的营造,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文案的质感是什么?它是读起来自然清绮、遐想万千的氛围,它包含一些基础的元素,但又不拘泥于此。
总而言之,文案的质感是在文字之外、以受众感觉为评判标准的审美认知,它有些抽象,而且根据每个人的感受层次不同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但是,与粗陋、浮躁的文案相比,质感文案通常拥有一个共同点——耐读且值得“咂摸”。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文案像濒危动物一样越来越少,越来越需要我们的珍惜和保护。
4.5.3 一层一层剖析质感文案的写作逻辑
如何写出有质感的文案?
这个命题,所有文案创作者都需要思考。其实在读与写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会听戏的人,不一定会唱戏;会评论电影的人,也不一定会拍电影。对于文案创作者来讲,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按照质感文案的逻辑和特性,完成自己的写作。
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案例:一到夏天,烧烤就会“火”起来。假设我们要为一家烤肉店写一系列文案,还要有质感,应该如何来写?
这家烤肉店是一家50多平方米的小店,营业到晚上12点,菜品和一般餐馆差不多,啤酒也是普通啤酒。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质感文案让这家烤肉店体现出差异化的个性呢?
其实,无论是质感文案还是基础文案,都应该沿着一套完整的逻辑进行思考。以下是我写作文案的基础逻辑,大家可以参考。
1.明晰表达主题
这里所说的“主题”,其实就是文案洞察。文案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洞察什么样的场景,就是其所要诠释的主题。
回到这个案例,一家普通的烤肉店,如何能让它拥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可以为其赋予一种情感。例如,喝酒烤肉不只是一种吃饭形式,还是一种社交形式或逃离喧嚣生活的放空形式。
所以,我们可将其定位为一家“自我放空”的烤肉店,来这里除了喝酒烤肉,还可以让自己真正放松下来,“吹”一些天南海北的“牛皮”,不怕表现出自己的窘迫。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具有个性及辨识度的主题:此食自在。
某家烤肉店。
#此食自在#
在其他时间和其他空间里,你伪装成别人期许的样子,只有在这里喝酒烤肉、“吹牛皮”的时候,你才是最自在的自己。
2.寻找视觉化场景
有了一个主题以后,我们需要寻找一些视觉化场景来表现主题。例如,在吃饭的哪一个时刻,你是最真实的自己?
以这个问题为思考原点,我们可以想到以下视觉化场景。
① 喝醉酒后吐真言。
② 用牙咬瓶盖咬不开的表情。
③ 吃着烤肉回忆学生时期吃烤肉的情景。
④“吐槽”老板。
⑤ 和同性聊异性的时刻。
⑥ 嘴角粘上蜜汁还只顾吃的样子。
…………
可能有许许多多的场景和瞬间会呈现在你的脑海中,文案的作用就是用寥寥数语抓住那些场景、刻画那种氛围,以唤醒人们品读的欲望。
3.写出关键词/句
写出你关于某个场景所能想到的任何关键词/句,先全部写出来,无论其是否关乎“此食自在”的主题,只管写出来。
例如,关于“喝醉酒后吐真言”的场景,我们可以写出以下关键词/句。
喜欢,脸红,头晕,真实,真开心,感谢组局,下次再来,想起了她,不自量力,好久不喝酒,摇摇晃晃的样子,今天我更懂他了,一会儿送她回家,人们总是囿于情感,原来这才是真心话……
每一个关键词/句都可以延伸出一个场景,作为文案描述的目标。
4.连成一句陈述句
我们可以将关键词/句联系起来,连成一句陈述句。例如,我们选择“喜欢”这个关键词,表现“此食自在”的主题,可以写成以下文案。
我喜欢你吃肉的样子,
更喜欢你喜欢我的样子。
#此食自在#
或者,我们选择“开心”这一关键词,表现今天和心爱的人吃烤肉的开心状态,可以写成以下文案。
开心就是放开了心,
也放开了吃。
#此食自在#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关键词描画一个场景,让其具有固定的“所指”,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反复加工,令其拥有上文所说的“质感”。
5.反反复复修改
“修改”这一道工序需要结合上文所说的质感文案写作的七个要素,令我们的文案具备质感文案应该拥有的层次感、细节感和想象空间。
以“我喜欢你吃肉的样子,更喜欢你喜欢我的样子”为例,如何让它更加富有质感呢?
(1)陈述
这句话虽然是一个陈述句,但还不够凝练,细节感不足,无法勾起更具象的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先从句式上进行修改,“我喜欢你吃肉的样子,更喜欢你喜欢我的样子”这句话太过啰唆,我们可以删掉“吃肉”的场景,改成这句文案:“喜欢请你,请你喜欢”。
这句文案以“喜欢”这个词作为媒介,上半句和下半句转换谓语,可以给人一些遐想的空间。
(2)情感
一开始的陈述句被改成“喜欢请你,请你喜欢”以后,好像有了一些遐想的空间。但是,怎么感觉它成了表白文案,缺少了推广这家烤肉店的功能呢?
因此,我们需要为文案赋予一些烤肉店场景中的情感价值。例如,让食物与人情味混合在一起,改成这句文案:“从骨肉相连开始,‘烤验’爱情”。
(3)文化
如果客户或老板觉得上述文案太日常,没有文化气息,想让我们在其中加点文化元素,那么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有关美食或美酒的诗词或典故,赋予这则文案更多的文化气息。
例如,“莼羹鲈脍”这一成语,历代众多诗词家曾引用其背后的典故写过大量诗词,我们可以化用这些诗词,赋予这则文案一些文化内涵。
莼羹鲈脍美,此食更自在。
从国企隐退的张处长,约老友至路边烤肉店小聚。凉风袭来,张处长掀开背心,露出“宰相肚”,拿手一拍,大叫道:“自在,自在!”看来身居高位多年,张处长受了不少委屈。退下来,路边店,更自在。
(4)精简
我们已经知道了质感文案的核心之一是精简。文案在写出来后可以继续精简,如将上文的“从骨肉相连开始,‘烤验’爱情”这句话,精简为这句文案:“爱情需要‘烤验’”。
修改后的文案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总之,精简后的文案,必须与广告画面的内容相呼应,能够互相佐证和说明,共同营造和谐的画面感。
(5)对冲
继续修改,换一种对冲的方式,我们可以写出什么样的文案呢?对冲的方式就是寻找一正一反的两个画面、两个场景或两个词语,然后将其组织为一句话,呈现对冲的状态。
在上班的时候,我们需要遵守很多条条框框,不能自由自在;而下班和朋友去烤肉店,我们终于可以不必顾虑那么多,放开自己舒适地吃喝,做个幸福的“吃货”。所以,我们可以让“上班”与“下班”的矛盾形成对冲,写出以下这句文案。
上班是吃苦,
下班是“吃货”。
#此食自在#
(6)意象
如果老板说,上文的文案都不行,没有意象、意象、意象!那么我们在接到这个新命题以后,应该首先思考吃饭喝酒会有哪些意象,然后将这些意象嵌入,就可以形成具有丰富感官体验的文案了。
例如,将“月亮”这一千古流传的意象与“美食”相联系,我们可以写出这句文案:“月色下酒,酒肉‘月’香”。
(7)句式
最后,我们还可以再加修改,因为一个句子可以有很多种逻辑关系和组成方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为一个句子换一种句式,它可能会更具新鲜感,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案。
例如,在上文的“月色下酒,酒肉‘月’香”这句文案中,“酒”作为上半句和下半句的中介,上半句是视觉描述,下半句是味觉提升,相互交融,给人带来更多的感官惊喜。
这句文案也可以借助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色人格化,写成这句文案:“月色才是我们的酒肉好友”。
它也可以改成“把”字句:“把月色当好友,把酒肉当知己”。
我们还可以把它改成尾字相同的句子:“月光伴酒肉,越吃越有肉”。
或者我们可以把它改成否定前置句,先说“不”,再说原因:“再也不喝酒了,如果毛豆和牛肉缺席”。
总之,通过不同方法,我们可以将陈述句的文案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质感文案需要我们精心打磨、仔细修改,才能更加耐读。
4.5.4 熟练是所有技巧的基础
在缺乏质感的时代,写作质感文案看似是一个费劲的工作,但是质感文案本身的美感又是文案创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质感文案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层次感、细节感、想象空间,那些可以让你停驻、遐想、玩味的文案,都可以称作质感文案。熟练是所有技巧的基础,质感文案的写作离不开大量练习,一个文案创作者的基本素养是为自己的审美负责,不断打磨与修改,直到写出真正满意的作品。
最后,我要分享出自欧阳修的哲理寓言故事《卖油翁》的一句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